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23篇
  免费   2731篇
  国内免费   1845篇
耳鼻咽喉   142篇
儿科学   420篇
妇产科学   95篇
基础医学   1476篇
口腔科学   429篇
临床医学   2804篇
内科学   2373篇
皮肤病学   208篇
神经病学   731篇
特种医学   1000篇
外科学   2001篇
综合类   6772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预防医学   2878篇
眼科学   327篇
药学   2959篇
  33篇
中国医学   3162篇
肿瘤学   986篇
  2024年   108篇
  2023年   353篇
  2022年   891篇
  2021年   1108篇
  2020年   1021篇
  2019年   491篇
  2018年   491篇
  2017年   699篇
  2016年   537篇
  2015年   963篇
  2014年   1231篇
  2013年   1637篇
  2012年   2432篇
  2011年   2606篇
  2010年   2265篇
  2009年   1863篇
  2008年   1878篇
  2007年   1804篇
  2006年   1553篇
  2005年   1304篇
  2004年   809篇
  2003年   728篇
  2002年   648篇
  2001年   595篇
  2000年   454篇
  1999年   149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制备布洛芬缓释骨架片并筛选其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累积释放百分率为考察指标,以羟丙甲纤维素(HPMC)、微晶纤维素(MCC)处方中用量及片剂的硬度等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设计L9(34)进行处方和工艺优化。结果:优化布洛芬缓释骨架片处方工艺中HPMC、MCC处方中用量分别为12.5%、3.0%,片剂硬度为80 N;制备的3批布洛芬缓释骨架片可持续释放24 h,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其释放符合Higuchi方程(r>0.980 0)。结论:优化的工艺可行,可延长布洛芬的释药时间。  相似文献   
992.
目的:研究白术茯苓汤中用生白术或熟白术对湿困脾阻模型大鼠的影响。方法:复制大鼠湿困脾阻模型。50只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等容生理盐水)组、模型(等容生理盐水)组、白术茯苓汤(生,8 g/kg)组、白术茯苓汤(熟,8 g/kg)组、平胃散(8 g/kg)组。测量大鼠体质量、腹围、腿围、平均进食量、饮水量,检测大鼠血清Na+-K+-ATP酶活性,神经降压素(NT)、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减少,腹围、腿围增加,平均进食量、平均饮水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血清Na+-K+-ATP酶活性减弱,SP含量减少,NT、VIP含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白术茯苓汤(生)组大鼠体质量增加、腹围减少,平均进食量、平均饮水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血清Na+-K+-ATP酶活性增强,NT、VIP含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白术之白术茯苓汤对湿困脾阻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较熟白术之白术茯苓汤为好,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同时调节Na+-K+-ATP酶、NT及胃肠激素(SP、VIP)的分泌而达到治疗湿困脾阻的目的,白术茯苓汤中的生白术不可用熟白术替代。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对海洋来源放线菌Actinoalloteichus cyanogriseus WH1-2216-6 产浅蓝霉素A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提高浅蓝霉素A的产量。方法 对培养基的组成、接种量、起始pH、盐度、发酵时间、前体浓度及大孔吸附树脂添加量等条件的研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选择最优发酵条件;结果 获得了浅蓝霉素A的最佳发酵条件,培养基组成(可溶性淀粉20 g,甘油20 g,蛋白胨20 g,CaCO32 g,2-吡啶甲酸400 mg,XAD-16大孔吸附树脂50 g,陈海水1 L)、装液量150/500 mL(体积分数)、5 d种龄、3.3%盐度、起始pH=7.5、摇床(180 r/min,28℃)发酵12 d。结论 以最佳发酵条件发酵,优化后的浅蓝霉素A的产量为优化前的7.0倍,达到610.5 mg/L。  相似文献   
994.
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是一种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在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中分布广泛,发挥着主要的抑制功能,GABA发挥其重要生物学功能的途径主要是通过与GABA相关受体的紧密结合,GABA究竟如何与其受体结合?如何发挥其生理功能?有何特点?对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进一步深入研究是当今神经科学的研究热点之一,也是我们课题所关注的焦点所在。目前的研究显示,GABA受体主要有GABAA、GABAB和GABAC三种类型,其中,GABAB受体为代谢型受体,在中枢神经系统内主要发挥缓慢的、介导持续时间较长的抑制性生物学功能和效应,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参与体内多种非常重要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过程,发挥其主要抑制性功能。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主要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外有关GABAB受体的研究现状,包括GABA B受体的结构、作用机制、表达、分布、生理作用以及与应激性防御反应的关系等,有助于更深入了解GABA B受体的具体功能,加深我们对大脑功能的了解。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5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PCI术,迅速进行术前准备,术中密切配合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术后加强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结果150例ST段抬高型AMI患者经PCI术后均取得满意的效果,治疗成功率为100%。结论对ST段抬高型AMI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可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提高PCI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对减轻血流感染患者全身炎性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重症监护病房(ICU)经病原学确诊为血流感染的患者27例,按随机原则分为试验组14例和对照组13例,2组给予相同的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2组治疗时间均为7d.观察2组治疗前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及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结果 2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CRP、PCT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能有效抑制血流感染患者的全身炎性反应,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9月~2013年9月本院收治的择期行胆囊切除术患者110例,根据患者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5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对照组55例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为(39.64±10.12)min、切口长度为(3.28±0.46)em、住院时间为(4.37±2.73)d,分别短于对照组的(59.62±11.37)min、(7.24±1.62)em、(9.82±3.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为(36.18±10.97)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88.24±11.79)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患者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j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腹泻综合征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的血清型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选取719份未使用抗生素腹泻患者的稀便、水样便、黏脓便或脓血便标本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増菌、各种选择性培养基筛选、生化试验,对符合株进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的血清型分型,然后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本次检测共检出65株血清凝集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分属EPEC、EIEC、ETEC,以EPEC为主,占83.08%,共8个血清型,其中血清型O55:H59、O128:H67占58.47%,药物敏感性高的抗生素为CFX(87.7%)、CTX(83.1%)和CIP(86.2%),耐药性高的抗生素为TET(56.9%)、GEN(69.2%)和NAL(52.3%)。结论本地区腹泻综合征中血清学阳性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以EPEC为主,常见血清型为O55:H59、O128:H67。腹泻综合征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差异较大,其中检测菌株对CFX、CTX和CIP具有较高敏感性。  相似文献   
999.
目的建立精子中父源印记基因H19上游区域MSRE-qPCR检测方法,并分析男性少弱精子症患者精子父源印记基因H19上游区域甲基化水平。方法收集20例正常精液样本,同时筛选30例少弱精子症患者精液样本,应用甲基化敏感性限制性内切酶法并结合定量PCR对所有样本父源印记基因H19上游区域甲基化水平进行分析。结果正常精液样本父源印记基因H19上游区域平均甲基化率为(99.8±2.72)%,高于少弱精子症患者精液样本的(82.4±1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SRE-qPCR法可用于父源印记基因H19上游区域甲基化水平的检测,少弱精子症者精液样本父源印记基因H19上游区域甲基化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简化的功能性颈部淋巴结清除术治疗高危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994年2月-2013年5月收治的高危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80例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994年2月-2011年10月施行功能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50例为FND组,2011年11月-2013年5月施行简化的功能性颈部淋巴结清除术30例为SFND组。术后坚持终生服用甲状腺素片,伴有腺体外浸润的6例给予131I内照射治疗。结果施行患侧腺叶全切除+峡部切除+对侧次全切除术71例,双侧甲状腺全切除9例。手术近期并发症共8例(10%),其中声音嘶哑、乳糜漏、症状性低钙血症发生率,FND组分别为4.0%(2/50)、4.0%(2/50)和2.0%(1/50),SFND组均为3.3%(1/3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3个月-1年为随访期限记录手术远期并发症,FND组与SFND组患侧颈、肩及上肢感觉异常发生率分别为16.0%(8/50)和0,活动障碍发生率分别为14.0%(7/50)和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的手术治疗是改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SFND用于高危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治疗,有助于保护患侧颈、肩及上肢感觉和运动功能,减少癌复发和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