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4854篇 |
免费 | 11941篇 |
国内免费 | 665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392篇 |
儿科学 | 2401篇 |
妇产科学 | 689篇 |
基础医学 | 7109篇 |
口腔科学 | 2111篇 |
临床医学 | 15554篇 |
内科学 | 10201篇 |
皮肤病学 | 1190篇 |
神经病学 | 2229篇 |
特种医学 | 4062篇 |
外科学 | 10637篇 |
综合类 | 35596篇 |
现状与发展 | 25篇 |
预防医学 | 15519篇 |
眼科学 | 1178篇 |
药学 | 16330篇 |
170篇 | |
中国医学 | 12378篇 |
肿瘤学 | 467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75篇 |
2023年 | 1453篇 |
2022年 | 3765篇 |
2021年 | 4727篇 |
2020年 | 4262篇 |
2019年 | 2251篇 |
2018年 | 2377篇 |
2017年 | 3538篇 |
2016年 | 2462篇 |
2015年 | 4777篇 |
2014年 | 6371篇 |
2013年 | 8173篇 |
2012年 | 11519篇 |
2011年 | 11943篇 |
2010年 | 11266篇 |
2009年 | 10131篇 |
2008年 | 10141篇 |
2007年 | 9842篇 |
2006年 | 8899篇 |
2005年 | 6947篇 |
2004年 | 4911篇 |
2003年 | 3792篇 |
2002年 | 2958篇 |
2001年 | 2602篇 |
2000年 | 1890篇 |
1999年 | 713篇 |
1998年 | 146篇 |
1997年 | 113篇 |
1996年 | 114篇 |
1995年 | 101篇 |
1994年 | 114篇 |
1993年 | 85篇 |
1992年 | 49篇 |
1991年 | 47篇 |
1990年 | 29篇 |
1989年 | 28篇 |
1988年 | 21篇 |
1987年 | 37篇 |
1986年 | 28篇 |
1985年 | 18篇 |
1984年 | 18篇 |
1983年 | 14篇 |
1982年 | 14篇 |
1965年 | 21篇 |
1963年 | 11篇 |
1962年 | 19篇 |
1959年 | 13篇 |
1958年 | 26篇 |
1957年 | 30篇 |
1956年 | 1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71.
经CD34+纯化的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小儿皮肌炎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CD34^+纯化的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小儿皮肌炎的疗效。方法1例3岁皮肌炎患儿接受经CD34^+纯化的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采用环磷酰胺(CTX)+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方案动员外周血干细胞后,通过CliniMACS细胞分选仪分选CD34+细胞,预处理选用CTX、兔抗人T淋巴免疫球蛋白(ATG)和马法兰(MeL)。0天回输CD34^+细胞数9.45×10^6/kg。观察症状体征变化、造血重建及免疫恢复情况。结果动员获得单核细胞数为1.04×10^7/kg,经纯化获得CD34^+细胞占94%,CD34^+细胞回收率达67%,去除3个对数级CD3^+。+9d粒系植入,+14d巨核系植入。+19d皮损恢复正常,四肢肌力由移植前Ⅱ级或Ⅲ级转为Ⅳ级。+180d免疫恢复,+210d肌力恢复Ⅴ级。结论对常规治疗无效的小儿皮肌炎,可选择CD34^+纯化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172.
永生化骨骺软骨细胞的生物学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永生化骨骺软骨细胞与原代骨骺软骨细胞的生物学性状,为细胞替代疗法治疗小儿身材矮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SV40LTag诱导骨骺软骨细胞永生化,经G418稳定筛选后,观察细胞形态,应用MTT、血清依赖性实验、软琼脂克隆形成试验、裸鼠致瘤试验分析其生物学性状。结果原代软骨细胞体外传代至第6代左右即出现衰老现象,而转化软骨细胞可连续传代,未出现衰老迹象。转化软骨细胞更趋向于长梭形。两者的生长曲线比较相似,但转化软骨细胞的饱和密度明显高于正常软骨细胞。两者都对血清有依赖性,都为二倍体核型,均不能在软琼脂上形成克隆。经8周观察两者都不能使裸鼠致瘤。结论永生化骨骺软骨细胞为良性转化,为转基因细胞移植治疗身材矮小等疾病的研究提供了安全的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173.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全阳性模式一例分析及随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揭示临床实验室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少(罕)见模式客观存在的规律,探讨和分析了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全阳性模式病例的临床转归情况以及血清标志物的动态变化趋势.方法 以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为对象,用荧光定量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同步检测不同时段血清HBVDNA和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五项血清学标志物,并进行血清肝功能酶学指标的动态跟踪.结果 在长达3个月的时间段内,HBVM持续稳定在全阳性模式不变,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安福隆)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早期应答虽不明显,但治疗至5个月后,随着病毒的阴转,HBeAg和HBeAb也逐步阴转,肝功能酶学指标逐步恢复正常,但HBsAg与HBsAb仍同时保留阳性.结论 HBVM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同病程中可呈现不同模式的组合,而不能简单的用"大三阳"、"小三阳"或15阳性等模式进行解释,应动态观察乙肝两对半组合模式以及编码的变化,有利于对乙型肝炎的诊治和疗效评估. 相似文献
174.
2型糖尿病的社区管理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通过持续一年对同一目标人群社区管理前与进入社区管理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比确,确定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管理模式的有效性.方法 将目标人群在纳入社康中心管理前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值作为对照组.将同一目标人群纳入社康中心管理后每月血糖测定结果及每三个月所测糖化血红蛋白结果作为治疗组.结果 通过2型糖尿病的社区管理,糖尿病患者无论在血糖控制水平,24 h血糖波动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与管理前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结论 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对该类疾病的跟踪管理比单纯药物治疗更有效,而社康中心是管理这类慢性疾病的合适有效的平台. 相似文献
175.
研究蛋白传导域(PTD)与人野生型P53(WtP53)融合表达的P53融合蛋白PTD-P53对HepG2的增殖抑制和凋亡的影响.用PTD-P53处理HepG2后,采用MTT法分析处理后细胞的生长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FCM)分析处理后细胞周期变化及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情况.PTD-P53对:HepG2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细胞周期也出现阻滞现象,细胞凋亡明显增加.PTD-P53有一定的抗肝癌细胞作用. 相似文献
176.
177.
丙泊酚、芬太尼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气腹时SNAP指数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妇科腹腔镜手术气腹时的心血管反应和脑电双频指数(SNAP指数)变化关系以及丙泊酚、芬太尼对它的影响。方法ASAⅠ或Ⅱ级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80例,随机分芬太尼(F)组、丙泊酚(P)组、芬太尼-丙泊酚(FP)组和对照(C)组,C组不做处理,其他三组分别在气腹前5min静脉注射芬太尼、丙泊酚或芬太尼 丙泊酚。以咪唑安定、芬太尼、维库溴铵、丙泊酚顺序静脉注射麻醉诱导,然后异氟醚维持麻醉。气腹前5min按照分组静脉注射相应药物。结果气腹后C组和F组的SNAP指数、SBP、HR显著升高(P<0.01),FP组的SNAP指数显著降低(P<0.01)。气腹前后,C组、F组之间以及P组、FP组之间SNAP指数、SBP、H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拔管时间,C组明显短于其他三组(P<0.01),FP组明显长于F组和P组(P<0.05)。结论SNAP指数能有效监测妇科腹腔镜手术时的CO2气腹反应。丙泊酚或者芬太尼-丙泊酚可以有效抑制气腹反应,但使用丙泊酚 芬太尼会使患者苏醒延迟。 相似文献
178.
179.
目的:观察ICAM-1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CHD)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相关性,并观察ICAM-1的不同基因型与其血清中ICAM-1含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CHD患者(A组)56例、CHD伴OSAS患者(B组)58例、OSAS患者(C组)54例和健康者(对照组)53例。以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酶切长度多态性(RFLP-PCR)对基因组DNA中ICAM-1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①4组间的ICAM-1469C/T3种基因型的分布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B、C组的TT TC型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是86.44%、89.67%、90.74%均高于对照组的47.16%(P<0.01)。而对照组的CC基因型分布频率高于其他3组(P<0.01)。②T等位基因在A、B、C3组的分布频率分别是74.11%、71.55%、72.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85%(P<0.01),而A、B、C3组间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所有组中TT TC基因型的ICAM-1含量均高于CC基因型的含量(P<0.01),B组的黏附分子含量明显高于其他3组。结论:①ICAM-1469C/T的基因多态性与CHD有关联,C-T的等位基因突变可能是CHD的一种遗传易感因素;②OSAS患者存在与CHD患者相同的基因型分布,这种相同的基因多态性分布可能是OSAS与CHD的一种易感的遗传因素;③ICAM-1469C/T的基因多态性与血清中的ICAM-1含量有着明显的相关性,OSAS可能是通过改变血清ICAM-1含量来加重CHD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80.
目的研究颈部肿块性质与年龄和性别的关系,以期提高颈部肿块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6年1月经病理确诊颈部肿块病例2136例。根据肿块的性质分为先天性、良性、恶性肿块。按年龄段分为四组:0~19岁,20~39岁,40~59岁,≥60岁。统计各年龄组三种性质肿块的构成比及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三种性质肿块的构成比。结果三种性质肿块在不同年龄组构成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先天性肿块多见于20岁以下,各年龄组男女无差异;良性肿块多见于20~39岁,男女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多于男性,其余三组中男女无差异(P>0.05);恶性肿块多见于40岁以上,男女构成比相比在0~19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余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多于女性。结论颈部肿块性质与年龄和性别存在着明显的关系,年龄和性别对颈部肿块的诊断有很大的帮助,临床上诊断颈部肿块时应考虑年龄和性别的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