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425篇
  免费   7692篇
  国内免费   4410篇
耳鼻咽喉   545篇
儿科学   1223篇
妇产科学   408篇
基础医学   4533篇
口腔科学   1602篇
临床医学   9485篇
内科学   6461篇
皮肤病学   680篇
神经病学   1446篇
特种医学   2910篇
外科学   7024篇
综合类   21222篇
现状与发展   22篇
预防医学   9679篇
眼科学   922篇
药学   9655篇
  88篇
中国医学   7319篇
肿瘤学   3303篇
  2024年   337篇
  2023年   971篇
  2022年   2362篇
  2021年   3005篇
  2020年   2614篇
  2019年   1407篇
  2018年   1503篇
  2017年   2067篇
  2016年   1580篇
  2015年   3004篇
  2014年   3911篇
  2013年   4992篇
  2012年   6962篇
  2011年   7409篇
  2010年   7020篇
  2009年   6229篇
  2008年   6390篇
  2007年   6115篇
  2006年   5277篇
  2005年   4192篇
  2004年   2942篇
  2003年   2410篇
  2002年   1827篇
  2001年   1599篇
  2000年   1255篇
  1999年   438篇
  1998年   112篇
  1997年   96篇
  1996年   97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8篇
  1963年   7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12篇
  1956年   5篇
  1955年   5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91.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分类与手术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2001年12月手术治疗219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诊治情况,探讨其骨折分类与治疗方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2.
子宫切除术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子宫切除术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对108例因良性疾病而行腹式子宫切除术者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进行调查问卷,观察症状、泌尿及胃肠功能、性功能、心理状况、社会生活状态的变化。结果:子宫切除术后3个月症状、压抑、焦虑程度减轻,社会生活状态显著提高,泌尿及胃肠功能、性功能无改变,这些改善持续至术后12个月。结论:子宫切除术可有效缓解妇科良性疾病所产生的症状,症状的缓解有利于改善生存质量。大多数因妇科良性疾病而行腹式子宫切除术的妇女,在术后1年,生存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93.
目的对胰腺原发性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探讨。方法收集长海医院15年间2115例胰腺手术患者中2例胰腺原发性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国内外报道46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8例胰腺原发性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瘤患者男女比例相当,平均年龄(60.5±13.4)岁。病灶位于胰头的27例,病灶平均直径为(9.2±4.7)cm,临床表现以上腹部隐痛及纳差为首发症状多见,生存期平均(24.5±12.3)个月。结论胰腺原发性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瘤临床罕见,极易误诊;好发于胰头,多为低度恶性,根治性或姑息性手术切除是其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4.
目的 探讨心率及重建相位窗对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80例健康体检者行16层螺旋CT回顾性心电门控条件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每位患者的4条冠状动脉分支(左冠状动脉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分别用于图像质量分析。心率≤60次/min者,有82.1%(46/56支)的图像可用于诊断;心率61~70次/min者,有63.4%(104/164支)的图像可用于诊断;心率71~80次/min者,有41.20h,(28/68支)的图像可用于诊断;心率80次/min以上者有31.2%(10/32支)的图像可用于诊断。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在60%~70%的重建相位窗时图像质量最佳,左冠状动脉回旋支在50%~60%时最佳,右冠状动脉重建相位窗为50%~70%较满意。结论心率及重建相位窗对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质量有重要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95.
经导管封闭治疗小儿继发孔房间隔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经导管封闭治疗小儿房间隔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16例ASD患儿.男6例,女10例;年龄2~14(8±4)岁,体重10~40(23±9)Kg.先行右心导管用球囊导管测量ASD大小,选择适合的封堵器,在X线及超声引导下释放封堵器堵闭ASD,术后随访疗效,追踪残余分流率和并发症.结果应用此法封闭16例ASD,全部成功.手术时间为(70±30)血n,透视时间(13±8)min,术中无明显并发症.术后随访右房、右室径较术前明显缩小,恢复正常(P<0.05);无残余分流发生.结论经导管封闭治疗小儿房间隔缺损术具有创伤小,成功率高,安全性好的优点,但其长期疗效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96.
胰腺假性囊肿的外科治疗:附89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胰腺假性囊肿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湘雅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89例胰腺假性囊肿临床资料,根据囊肿部位、形成时间及囊壁厚度,采用非手术治疗20例,经皮囊肿穿刺引流7例,开腹手术62例(外引流8例、内引流45例、囊肿切除9例)。结果: 全组无死亡病例,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9%,随访3个月至5年,复发率5.6%。结论:胰腺假性囊肿的治疗宜根据情况采用不同方式,非手术治疗适于无并发症者;急诊手术应选择外引流;囊壁成熟者,选择内引流术疗效好。  相似文献   
197.
预移植在胚胎移植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预移植在胚胎移植中的作用。 方法 :在超声波引导下胚胎移植 114个周期 ,其中 10 1个周期进行预移植。比较预移植与未预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 ;按预移植与实际胚胎放置深度差值分组 ,并比较两组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 结果 :预移植周期与未预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和种植率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5 9.4 1%和 6 1.5 4 % ,35 .81%和 31.4 3% ,P均 >0 .0 5 ) ;按预移植与实际胚胎放置深度差值分组后 ,两组妊娠率和种植率统计学差异也无显著性 (6 1.5 4 %和 5 8.6 7% ,4 0 .79%和 34.0 9% ,P均 >0 .0 5 )。 结论 :在胚胎移植技术中 ,预移植不能准确指引胚胎移植深度  相似文献   
198.
用标准微电极技术观察了中药蝙蝠葛的有效成分蝙蝠葛碱对奎尼丁诱发的豚鼠乳头肌早后去极化及触发活动的影响. 结果表明,奎尼丁2 μmol·L-1能诱发豚鼠乳头肌早后去极化及触发活动,早后去极化的发生率为8/20, 幅值为13.4±2.6 mV, 起始电位为-42±5 mV, 触发活动的发生率为2/20. 蝙蝠葛碱20 μmol·L-1能明显抑制奎尼丁诱发的早后去极化及触发活动,早后去极化的发生率为4/20,幅值为7.3±1.1 mV,无触发活动. 结果提示蝙蝠葛碱具有抗早后去极化所致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99.
StudyontheRelationshipbetweenCytogeneticsandPhenotypicEffectinTurner'sSyndromeHUXiaofeng(胡晓峰);ZHUBaosheng(朱宝生);LINHanhua(林汉华)...  相似文献   
200.
Atrial fibrillation (AF) is a common arrhythmia that can be treated with antiarrhythmic drugs and electrical cardioversion. New therapies such as the automatic implantable atrial defibrillator, multisite atrial pacing, and catheter ablation are being studied extensively. Ablation for AF is in its infancy. There are different mechanisms of AF, and, therefore, there can be no single approach to therapy. One question is whether radiofrequency electricity (RF) is the best source of energy for catheter ablation for AF. RF results have been disappointing for the treatment of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presumably because of the small size of the lesions that are produced. Other sources of energy such as microwave energy, which produces larger and deeper lesions, may be necessary in the future. RF might be modified to produce a larger lesion, perhaps by cooling the ablating electrode so that neighboring myocardium does not become charred and a higher dose of electricity can be delivered with greater penetration into deeper layers of myocardium. These efforts at producing larger lesions must be tempered by close attention to maintaining a high level of safety. AF usually is not immediately life threatening, thus a risky therapy will not be acceptable. The procedure should not expose the patient to excessive procedural time or an excessive radiation dose. From laboratory and clinical evidence, it is clear that a catheter ablation cure for some forms of AF will become available in the future, as long as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mechanisms of AF continues to increase and ablative techniques continue to evolv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