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12篇 |
免费 | 333篇 |
国内免费 | 18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9篇 |
儿科学 | 110篇 |
妇产科学 | 46篇 |
基础医学 | 243篇 |
口腔科学 | 66篇 |
临床医学 | 440篇 |
内科学 | 341篇 |
皮肤病学 | 51篇 |
神经病学 | 70篇 |
特种医学 | 147篇 |
外科学 | 313篇 |
综合类 | 1048篇 |
现状与发展 | 2篇 |
预防医学 | 526篇 |
眼科学 | 17篇 |
药学 | 430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347篇 |
肿瘤学 | 20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0篇 |
2023年 | 45篇 |
2022年 | 113篇 |
2021年 | 174篇 |
2020年 | 126篇 |
2019年 | 68篇 |
2018年 | 59篇 |
2017年 | 87篇 |
2016年 | 74篇 |
2015年 | 130篇 |
2014年 | 177篇 |
2013年 | 193篇 |
2012年 | 330篇 |
2011年 | 365篇 |
2010年 | 361篇 |
2009年 | 330篇 |
2008年 | 308篇 |
2007年 | 296篇 |
2006年 | 284篇 |
2005年 | 196篇 |
2004年 | 151篇 |
2003年 | 94篇 |
2002年 | 78篇 |
2001年 | 75篇 |
2000年 | 84篇 |
1999年 | 23篇 |
1998年 | 20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17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6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3篇 |
1977年 | 4篇 |
1975年 | 3篇 |
1965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4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991.
地佐辛超前镇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地佐辛超前镇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40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成超前镇痛组和术后镇痛组。超前镇痛组在全麻诱导时静脉缓慢推注地佐辛0.1 mg/kg,术后镇痛组在手术结束时静脉缓慢推注地佐辛0.1 mg/kg。手术结束后3、6、12、24 h对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分并记录术后止痛药的需求情况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超前镇痛组术后3、6、12、24h 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后镇痛组。超前镇痛组没有患者术后需要止痛药,术后镇痛组却有4例。两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地佐辛术前应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能起到超前镇痛作用,可安全而有效地减轻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992.
目的:对北京普利生全自动动态血沉测试仪与魏氏法测定红细胞沉降率(ESR,简称血沉)的结果进行比较,以评价北京普利生全自动动态血沉测试仪测定血沉结果的可靠性。方法:随机抽取40名门诊患者,抽取患者静脉血,分别用北京普利生全自动动态血沉测试仪与魏氏法检测血沉,并对测定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与比较。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后,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在正常值范围内,结果基本一致,但当血沉结果大于20 mm/h时,魏氏法测定的结果高于仪器法,并且随着测定值的升高,二者之间的差异越显著。结论:北京普利生全自动动态血沉测试仪测定正常标本结果与手工法接近,而对血沉升高的异常标本则手工法测定结果更可靠。 相似文献
993.
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合并三尖瓣反流的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术前、术后超声心动图和彩色多普勒检查及手术所见,评价及明确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合并三尖瓣反流的机制.方法通过13例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合并三尖瓣反流的临床资料,经胸超声心动图术前诊断及术后复查,结合术中所见,观察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和三尖瓣反流的关系.结果所有病例均为中等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中等量的左向右分流,心室收缩期,二维超声心动图可见典型的三尖瓣前向运动及三尖瓣呈开放状态.彩色多普勒血流显象,大多数病例表现为经室缺的部分穿隔血流被隔瓣阻挡,但主要血流经三尖瓣隔瓣下缘穿过,冲击到三尖瓣的前瓣,导致三尖瓣反流.室缺修补后,三尖瓣反流消失.结论膜周室缺的穿隔血流可导致膜周室缺合并三尖瓣反流.二维超声心动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象发现该现象,这是外科手术修补室缺的良好指征.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布病病人血清IgG、IgM的水平及对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 394例门诊就诊者,以RBPT和SAT(WS269―2007)结合临床症状诊断布病病人918例和非布病病人1 476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IgG、IgM水平并比较分析其在诊断中的意义。结果布病病人血清IgG、IgM高于非布病病人,对判断布病感染有一定意义。结论血清IgM、IgG检测对布病早期(急性期)和亚急性期及慢性病人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5.
胰岛素对肾脏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多巴胺D5受体表达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胰岛素对肾脏近曲小管上皮(RPT)细胞多巴胺D5受体表达与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RPT细胞与多巴胺D5受体转染的HEK293(HEK-D5)细胞为研究对象,观察胰岛素对D5受体表达与功能的影响,并在Wistar-Kyoto(WKY)大鼠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RPT细胞上比较这种影响的区别.观察在胰岛素[10-7 mmol/(L·24 h)]预先作用与否的情况下,D5受体(D1 类激动剂 Fenoldopam)对Na -K -ATP 酶活性的影响.结果 胰岛素可升高WKY的RPT细胞D5受体表达,该作用呈现作用浓度与时间依赖性;在SHR的RPT细胞却出现截然不同的现象,刺激胰岛素受体却降低了D5受体的表达;基础状态下,SHR的RPT细胞D5受体的表达明显低于WKY细胞.与单用Fenoldopam相比,在胰岛素(10-7 mmol/L/24 h)预先刺激的情况下,Fenoldopam降低Na -K -ATP酶的作用增强.结论 胰岛素可调节RPT细胞D5的表达和功能,该调节作用异常可能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视黄酸(retinoic acid,RA)及其诱导的反义(anti-sense,AS)cyclin D1对HL-60细胞的细胞周期素激酶CDK4的影响.方法通过构建含有视黄酸反应元件(retinoic acid response element, RARE)的反义cyclin D1 RNA表达载体pCI-neo/RARE3-TK/Ascyclin D1,使反义cyclin D1的表达可受视黄酸诱导调控.以脂质体转染HL-60白血病细胞后,运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功能、NBT还原实验观测细胞分化状况,RT-PCR以及western-blot等方法观测视黄酸处理后CDK4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 RA处理后,细胞生长显著减慢,分化能力明显增强,CDK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有所降低,其中,以反义cyclin D1转染细胞经RA处理后变化更为显著.结论 RA及其诱导的反义cyclin D1对HL-60细胞的抑制增殖与诱导分化效应可能与CDK4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997.
ICU患者肠内营养并发腹泻证据汇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检索并获取ICU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期间并发腹泻的相关证据,为ICU相关科室提供参考,以降低ICU患者肠内营养腹泻的发生率.方法 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针对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并发腹泻提出问题,并使用计算机检索引擎检索关于肠内营养支持并发腹泻的相关研究,采用约翰霍普金斯循证护理实践模型对各类研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及证据级别评定.结果 结合专业人员的判断,汇总出33条ICU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并发腹泻的证据,包括腹泻的识别、评估、肠内营养腹泻相关因素、营养配方的选择、鼻饲/管饲给药、营养制剂的保存等方面.结论 建议临床科室在对证据进行应用时,需要评估所在医疗机构的临床环境/条件、医务人员应用证据的促进因素及阻碍因素、患者意愿及偏好等针对性的选择证据.同时,由于最佳证据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更新,应用者还持续对证据进行更新,最终通过应用最佳证据,以科学的护理方法解决肠内营养并发腹泻的问题,提升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98.
Objective: To explore whether Naotaifang (脑泰方) reduces brain iron deposition by regulating heat shock factor 1 (HSF1)/heat shock proteins B1 (HSPB1) pathway, inhibiting the deposition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and the production of lipid peroxidation products, reducing neuronal ferroptosis, and exerting a protective effect on cerebral ischemia injury. Methods: SD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ham group, model group, Naotaifang (27 g/kg) group ang deferiprone (125 mg/kg) group, drugs were given for intervention. Cerebral ischemia rats model was prepared by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CAO) method, and the neurological function was scored 2 h after operation. TTC staining was used to detect cerebral infarct volume;HE staining was used to observe the morphology and damage;Nissl staining was used to observe the number of Nissl bodies;Prussian blue staining was used to observe the level of iron accumulation in neurons;Western blotting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experiments werre used to detect the protein expression levels of HSF1, HSPB1, transferrin receptor 1 (TFR1) and ferritin heavy polypeptide1 (FTH1);Iron ion detection kits, malondialdehyde detection kits and reactive oxygen detection kits were used to detect brain iron, malondialdehyde and reactive oxygen content. Results: Compared with model group, the cerebral infarction volume of rats in Naotaifang group was decreased, and neurological function score was decreased (P < 0.01);Nissl bodies in cerebral ischemia area was increased, and the degree of cell damage was decreased;Number of iron-containing aggregate granule cells were decreased;Brain iron, malondioxide aldehyde and reactive oxygen content were decreased (P < 0.05, 0.01);HSF1, HSPB1 and FTH1 protein expressions were up-regulated (P < 0.05, 0.01), and TFR1 protein expression was down-regulated (P < 0.05). Conclusion: Naotaifang may up-regulate HSF1/HSPB1 pathway, inhibit the expression of TFR1 to reduce neuronal iron absorption, and increase the expression of FTH1 to increase the iron storage of ferritin, thereby regulating the steady-state balance of iron metabolism, inhibiting excessive ferroptosis of neurons in ischemic stroke caused by active oxygen produced by Fenton reaction and subsequent lipid peroxide. © 2021, Editorial Offi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All right reserved. 相似文献
999.
左旋肉碱对维持性血液透析1015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与中青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左旋肉碱对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入选血液透析患者1015例,其中老年(年龄≥60岁)患者537例,分为老年常规透析组(老年常规组)277例,老年常规透析+左旋肉碱组(老年治疗组)260例;中青年患者478例,分为中青年常规透析组(中青年常规组)232例,中青年常规透析+左旋肉碱组(中青年治疗组)246例。分析主要终点为随访期内心肌梗死、心绞痛、急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脑卒中及全因死亡,次要终点为患者营养状况(血红蛋白及血浆白蛋白)、透析相关低血压。结果老年常规组较老年治疗组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高(RR=1.76,95%CI:1.06~2.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P<0.05)。中青年常规组与中青年治疗组心血管事件、脑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率的减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补充左旋肉碱,能降低随访期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但对脑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无明显影响。各组患者透析后补充左旋肉碱均能改善营养状况,减少透析相关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00.
鲍氏不动杆菌β-内酰胺酶基因型研究及ADC型AmpC酶基因的发现 总被引:2,自引:7,他引:2
目的了解绍兴地区鲍氏不动杆菌(ABA)临床分离株中β-内酰胺酶基因型存在状况。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18种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对其中新发现的ADC型基因作核苷酸序列测定,并与GenBank已登录的相应基因进行比对。结果85株ABA中ADC阳性73株(85.9%)、OXA-23群阳性50株(58.8%)、TEM阳性23株(27.1%),其余基因均阴性;其中ADC基因氨基酸序列与GenBank已登录的基因比对有两个氨基酸不同,可能是新亚型,已被GenBank收录。结论绍兴地区ABA中普遍存在ADC型AmpC酶基因,同时存在TEM型ESBLs和OXA-23群碳青酶烯酶基因,是导致多药耐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