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44篇
  免费   678篇
  国内免费   192篇
耳鼻咽喉   146篇
儿科学   233篇
妇产科学   64篇
基础医学   549篇
口腔科学   121篇
临床医学   710篇
内科学   843篇
皮肤病学   149篇
神经病学   377篇
特种医学   198篇
外科学   608篇
综合类   1324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一般理论   2篇
预防医学   831篇
眼科学   192篇
药学   641篇
  3篇
中国医学   385篇
肿瘤学   337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146篇
  2021年   260篇
  2020年   181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158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231篇
  2014年   261篇
  2013年   367篇
  2012年   487篇
  2011年   542篇
  2010年   489篇
  2009年   402篇
  2008年   499篇
  2007年   536篇
  2006年   392篇
  2005年   311篇
  2004年   278篇
  2003年   238篇
  2002年   167篇
  2001年   167篇
  2000年   157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39篇
  1984年   33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24篇
  1979年   24篇
  1978年   18篇
  1976年   16篇
  1974年   21篇
  1970年   23篇
  1965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目的 :建立测定苍芷喷鼻液中丹皮酚、欧前胡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HypersilDivisionODSC18(150mm×4 6mm ,5μm ) ,流动相为甲醇 -水 (6∶4) ,检测波长为310nm ,流速为1 0ml/min ,室温操作。结果 :丹皮酚、欧前胡素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 4 % (RSD=0 69 % )、99 9 % (RSD=2 66 % )。结论 :本方法快速、准确 ,样品处理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72.
73.
2005年广东省临床分离猪链球菌的MLST分子分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2005年四川发生猪链球菌人间感染疫情期间.广东省也加强了监测,并发现了5个散发感染病例.从这5个住院临床病例中,分别分离了5个致病性SS2.通过测定猪链球菌基因组上的7个看家基因dpr、thrA、cpn60、recA、gki、aroA和mutS的部分片段.对这5个猪链球菌进行了多佗点测序分型.通过对上述测序片段进行比对分析发现,5个菌株的dpr、cpn60、recA、gki、aroA和mutS等6个基因片段完全相同;而thrA基凶片段存在两个等位基因型即thrA-c和thrA-h,在该等位基因片段的360位的亮氨酸码子第三位发生了一个中性突变(TTA→TTG).MLST分析结果显示,广东省的临床猪链球菌分离株L-SS002、L-SS003和L-SS005菌株.与四川疫情株相同,属于ST7型;而L-SS004和L-SS006,与香港地区发现的猪链球菌相同,属于ST1克隆;但这5个菌株亲缘关系极近,都属于ST1克隆复合物;这一点与四川省暴发的人间猪链疫情明显不同,后者仅由单一的ST7猪链球菌克隆引起.属于ST7的克隆菌株很可能来源于四川;而其余两个ST1克隆系菌株的来源尚待鉴定.  相似文献   
74.
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比例越来越高。但急诊PCI过程中,常常发生无复流现象,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本文就无复流的可能机制和处理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75.
上皮间质转化(EMT)在胚胎发育、伤口愈合、纤维化性疾病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发现EMT可以通过许多机制影响肿瘤发生发展,促进肿瘤迁移和侵袭。本文就有关于肿瘤中EMT的转录因子、信号通路、治疗等方面对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全口义齿再次修复的方法、关键步骤以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全口义齿再次修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修复效果好者48例(其中15例用钛制腭托),占67%;修复效果较好者23例,占32%;修复效果不佳者1例,占1%。修复效果满意程度与牙槽骨吸收程度无明显关系,72例中下颌牙槽嵴低平的有58例,占80%。结论在义齿制作过程中,要认真细致地处理每一个步骤,求得全口义齿良好的固位,修复材料的选择也.有助于提高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77.
2006—2010年上海市口服抗糖尿病药物的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口服抗糖尿病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6—2010年上海市ADR自发呈报系统数据库中口服抗糖尿病药物的ADR报告,采用描述性、非条件Logistic回归等统计方法全面分析口服抗糖尿病药物ADR的发生情况及其特征,深入分析其风险因子,并运用回归模型探讨药物相互作用对ADR的影响。结果5a间共纳人口服抗糖尿病药物的ADR报告812例。口服抗糖尿病药物的ADR报告逐年攀升,以老年、女性患者多见;ADR级别以一般为主,但2009—2010年新的(药品说明书或相关文献未记载的)ADR(一般及严重)报告数明显增多;ADR累及系统以胃肠系统损害、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和代谢与营养障碍最为多见,且ADR发生频率较高的药物品种为双胍类和磺酰脲类(SU);口服抗糖尿病药物ADB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日服药次数多、单一用药是胃肠系统损害的危险因素,体质量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的危险因素,联合用药、患者年龄是sU产生低血糖反应的危险因素;药物相互作用对ADR影响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二甲双胍与格列齐特联用易发生低血糖,二甲双胍与格列美脲联用易产生皮疹。结论口服抗糖尿病药物的ADR涉及系统广泛,且近年新的不良反应呈增多趋势,而性别、年龄、体质量、用药频次及联合用药等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ADR发生的风险,故口服抗糖尿病药物在临床使用时应加强ADB监测,重视和控制其风险因子,更安伞、合理她用药.  相似文献   
78.
目的了解化疗药物阿霉素(ADR)在人白血病敏感细胞株HL-60和多药耐药细胞株HL-60/ADR细胞内的分布和积聚变化及其与耐药的关系。方法应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研究ADR在细胞内的分布和积聚,以及维拉帕米、BSO、布雷菲尔得菌素、氯喹对细胞内ADR异常分布的影响。以3种特异染色线粒体、高尔基体和溶酶体的荧光物质Rhodamine123、NBD-ceramide和中性红作为探针,鉴定分隔储留ADR的细胞器。结果与ADR在HL-60细胞核、胞质均匀分布不同,在HL-60/ADR,ADR呈点棘状分布于细胞质,核内ADR荧光很少。这种分布方式与NBD-ceramide荧光在该细胞的分布极其相似。BSO和布雷菲尔得菌素可逆转ADR在HL-60/ADR的异常分布和积聚,而维拉帕米和氯喹无此作用。结论ADR在耐药细胞的异常分布和积聚与肿瘤细胞耐药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18F-FDG-PET/CT(PET/CT)]融合显像对颈淋巴结转移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照颈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结果,回顾性对比分析20例头颈癌患者颈部正电子发射断层(PET)、CT及PET/CT资料。结果:PET对颈淋巴结转移癌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度分别为92.3%、85.7%、90.0%,CT分别为77.0%、57.1%、70.0%,PET/CT分别为92.3%、100.0%、95.0%,PET/CT的诊断准确度显著高于CT(P〈0.05)、略优于PET。13例鼻咽癌放疗后患者,CT诊断正确7例,PET/CT诊断正确12例。7例N。患者颈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证实4例存在颈淋巴结转移,术前PET/CT均诊断正确。结论:PET/CT融合显像对颈淋巴结转移癌的诊断价值优于单独的PET及CT,尤其对于治疗后的患者,其诊断优势更加突出,有望作为是否需行颈淋巴结清扫术的指征。  相似文献   
80.
We examined the effectiveness of instruments that describe a child's locus of control and perceived self-competence as predictors of outcome in the treatment of encopresis. Fifty children 9 to 12 years of age completed such instruments prior to clinical interview. Clinicians were blind as to the results of these questionnaires and administered a standard encopresis protocol to all patients. Six to 17 months later, 45 (90%) of the patient's parents were interviewed to assess compliance and treatment outcome. Children who significantly improved had a more internal locus of control (P less than 0.05) and better compliance (P less than 0.05) as determined by two separate outcome variables. Locus of control and compliance were not, however,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each other; each appeared to have an independent association with outcome. There was no association between perceived self-competence and outcome. The positive association between locus of control and outcome was not mediated by socioeconomic status, age, duration of encopresis, severity of encopresis, gender, or time between initiation of treatment and follow-up. Measurement of locus of control in children with encopresis appears to be helpful in identifing a group at high risk for resistance of treat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