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656篇
  免费   24716篇
  国内免费   14550篇
耳鼻咽喉   2610篇
儿科学   4527篇
妇产科学   1501篇
基础医学   14301篇
口腔科学   4725篇
临床医学   31676篇
内科学   21908篇
皮肤病学   3085篇
神经病学   4920篇
特种医学   9235篇
外科学   23460篇
综合类   73150篇
现状与发展   70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31958篇
眼科学   2806篇
药学   32853篇
  362篇
中国医学   25187篇
肿瘤学   10587篇
  2024年   1248篇
  2023年   3153篇
  2022年   7945篇
  2021年   10014篇
  2020年   9059篇
  2019年   4577篇
  2018年   4940篇
  2017年   7079篇
  2016年   5349篇
  2015年   9623篇
  2014年   13005篇
  2013年   16589篇
  2012年   23774篇
  2011年   25108篇
  2010年   22937篇
  2009年   21013篇
  2008年   21311篇
  2007年   20320篇
  2006年   18211篇
  2005年   14710篇
  2004年   10162篇
  2003年   8212篇
  2002年   6255篇
  2001年   5799篇
  2000年   4486篇
  1999年   1553篇
  1998年   343篇
  1997年   285篇
  1996年   293篇
  1995年   254篇
  1994年   250篇
  1993年   155篇
  1992年   133篇
  1991年   80篇
  1990年   96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64篇
  1986年   61篇
  1985年   55篇
  1984年   38篇
  1983年   33篇
  1982年   42篇
  1963年   17篇
  1962年   18篇
  1958年   13篇
  1956年   16篇
  1955年   16篇
  1954年   12篇
  1949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CML患者CD4+和CD8+T细胞的TCR Vβ基因谱系和克隆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CML-CP)患者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中TCR Vβ亚家族T细胞的基因表达和克隆性.方法:利用RT-PCR分别扩增19例CML-CP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CD4^+和CD8^+细胞TCR Vβ亚家族基因的CDR3,阳性产物进一步经基因扫描分析其克隆性.结果:CML患者外周血CD4^+和CD8^+细胞分别表达部分(1~21个)Vβ亚家族,均以Vβ13的表达率最高,其次为Vβ9,多数患者的一些Vβ亚家族T细胞呈克隆性增殖,主要出现于CD8^+细胞中,分别以Vβ21(CD4^+)和Vβ11(CD8^+)亚家族的克隆性增殖多见.结论:CML患者外周血CD4^+和CD8^+细胞的TCR Vβ谱系均存在限制性分布,患者存在的克隆性增殖CD4^+和CD8^+T细胞可能与宿主抗CML抗原反应有关,它们可能在抗CML效应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2.
目的:用负载EB病毒抗原LMP-2表位肽段的鼻咽癌患者树突状细胞(DC)诱导自身CD8^+T细胞,观察其细胞毒性T细胞的免疫应答能力。方法:在体外分离并诱导成熟HLA—A2基因型鼻咽癌患者自身的DC,分别负载EB病毒抗原LMP-2的HIA—A2限制型两个表位肽段CLGGLLTMV(CLG)和LTAGFIFL(LTA)后,诱导自身CD8^+T细胞,培养2周后,运用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和HLA-肽四聚体法(Tetramer)检测诱导后T细胞的免疫应答情况。结果:经DC抗原呈递后分泌IFN-γ的CLG和LTA特异性CD8^+T细胞数,分别为(42.67±33.79)个/孔和(25.67±18.25)个/孔,而呈递前分别为(2.67±1.97)个/孔和(5.33±1.86)个/孔。两者IFN-γ^+CD8^+T细胞数均有明显增加(P〈0.05)。CLG和LTA肽段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的中位数在呈递前分别为0.135%和1.14%;呈递后则为1.045%和1.945%。两者较呈递前均明显增加(P〈0.05)。结论:负载EB病毒抗原LMP-2表位肽段的DC诱导鼻咽癌患者自身CD8^+T细胞,可产生特异性CTL,对鼻咽癌患者的免疫治疗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初步探讨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中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患者DC40L表达的变化以及意义。方法:HSCT治疗重型β-地中海贫血(n=12)和遗传性溶血性贫血(n=1)成功植入的儿童患者,其中脐血移植(UCBT)8例,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5例,在移植前、移植后发生GVHD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和比较外周血中CD40L和CD40的表达。结果:3例UCBT无GVHD,其余均发生了Ⅰ-Ⅳ度急性GVHD。急性GVHD发生时CD4^ CD40L^ 和CD8^ CD40LT细胞表达明显升高,allo-PBSCT者更明显;慢性GVHD发生时患者的CD40L^ 、CD25^ 和CD69^ 在CD4^ 和CD8^ T细胞上的表达亦增加。CD19^ CD40^ B细胞的表达在UCBT和allo-PBSCT的3个月内则一直处于低于正常的水平。结论:CD40L高表达与GVHD的发生相关,提示CD40-CD40L共刺激途径在GVHD的发生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4.
IL-6阳性细胞在小鼠胸腺内的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IL-6阳性细胞在小鼠胸腺的分布。方法:采用免疫酶细胞化学,免疫荧光双染及免疫电镜技术方法原位显示小鼠胸腺不同部位IL-6阳性神经的表达情况。结果:光镜免疫酶组织化学确定了IL-6阳性细胞的分布范围,即IL-6在胸腺皮质和髓质的某些特定的细胞表达;进一步采用免疫荧光双染色及免疫电镜技术对IL-6阳性细胞进行了解析,确定了小鼠胸腺内IL-6阳性细胞主要是胸腺实质中不同形态的巨噬细胞,IL-6不存在于胸腺上皮细胞及胸腺细胞。结论:巨噬细胞是小鼠胸腺IL-6的主要来源,参与胸腺细胞发育微环境的构成。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简化人体上肢结构,建立两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其进行数值求解。方法 以卡尔登角为广义坐标,运用多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上肢的动力学方程;运用MATHEMATICA计算软件对方程进行正、反数值求解并进行了比较。结果 得到了上肢的两刚体动力学方程和数值解,对比计算结果表明,将已知运动带入方程求得的主动力作为已知力反求得的卡尔登角与已知运动的卡尔登角基本一致,而且在反解时会出现奇点。结论 运用MATHEMATICA计算软件求解复杂的上肢两刚体系统方程,相当方便,为免奇点出现,应在适当范围内进行求解,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求得的解是可以接受的。  相似文献   
996.
ESWL实际焦点位置的理论和数值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从理论和数值模拟两个方面分析了ESWL中的非线性的动力学焦点和实际焦点的位置 ,给出三种典型的动力学焦点的数值结果 ,说明非线性动力学焦点和实际焦点一般不是几何焦点 ,指出正确确定实际焦点在ESWL技术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97.
热习服和热应激对血液流变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热应激和热习服对机体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观察日本大耳白兔在热应激和热习服时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沉、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等指标的变化.结果1.热应激组在受热1 h组全血黏度有所下降;受热2 h组和热习服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均有明显升高;2.血沉、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在热习服组显著升高,热应激组在受热2 h有明显升高.结论热习服和热应激均能对机体的血液流变性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98.
双歧杆菌脂磷壁酸延缓脾脏衰老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研究双歧杆菌表面分子脂磷壁酸 (LTA)在D 半乳糖诱导的衰老小鼠体内 ,对脾脏指数和脾细胞DNA损伤的影响。方法 在建立D 半乳糖诱导的衰老小鼠模型的同时 ,注射双歧杆菌LTA ;然后测定模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试验组小鼠的脾脏指数 ,并以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检测脾脏淋巴细胞DNA氧化损伤的情况。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模型对照小鼠的脾脏指数显著升高 (P <0 .0 5 ) ,脾淋巴细胞DNA受到了较严重的损伤 (P <0 .0 5 ) ;用双歧杆菌LTA处理后 ,试验小鼠的脾脏指数明显下降 (P <0 .0 5 ) ,脾淋巴细胞DNA的损伤程度显著降低 (P <0 .0 5 )。结论 双歧杆菌LTA能显著抑制衰老小鼠脾脏淋巴细胞DNA的氧化损伤 ,这可能与双歧杆菌抗衰老有关。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研究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经冠脉内注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球囊阻塞法制成AMI模型。经冠脉注入标记的MSC,4周后核素心肌断层显像检测相对心肌梗死面积、心肌灌注评分和射血分数,经导管检测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压力升高最大速率( dP/dt)和压力下降最大速率(-dP/dt)。免疫荧光法分析MSC的植入和分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细胞治疗组射血分数显著增加(P<0.05),心肌灌注评分和相对心肌梗死面积显著降低(P<0.01,P<0.05),LVSP、 dP/dt和-dP/dt显著增加(P<0.05,P<0.01,P<0.01),LVEDP显著降低(P<0.05)。标记的MSC在心肌中阳性表达肌凝蛋白重链、连接蛋白43、平滑肌肌动蛋白和Ⅷ因子相关抗原。结论MSC在体内分化为心肌和血管组织,可改善AMI猪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000.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心肌(样)细胞的诱导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向肌源性细胞分化,探索诱导后的MSCs移植于心肌梗死区的存活和分化情况。方法提取、分离、培养兔的MSCs。经5-氮胞苷诱导后,进行免疫组化,电镜观察。4',6二乙酞基-2-苯基吲哚(DAPI)标记MSCs,建立兔心肌梗死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两组:实验组(n=10)在心梗区域注入经诱导后的MSCs;对照组(n=10)在心梗区域注入不含MSCs的培养液。移植4周后,进行病理标本观察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5-氮胞苷诱导MSCs4周,部分细胞表达肌钙蛋白T(troponin T),电镜观察到肌丝形成。MSCs在体外用DAPI标记,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发蓝色荧光。移植4周后,在实验组中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可见梗死区组织标本中可见DAPI标记带蓝色荧光的供体细胞核,移植细胞表达troponin T。结论MSCs经5-氮胞苷诱导后可向心肌细胞转化。移植细胞可在心肌存活,并向心肌细胞(样)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