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6篇
  免费   181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19篇
儿科学   21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50篇
口腔科学   216篇
临床医学   175篇
内科学   9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50篇
特种医学   364篇
外科学   176篇
综合类   347篇
预防医学   163篇
眼科学   21篇
药学   129篇
  1篇
中国医学   81篇
肿瘤学   4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评定下蹲运动试验对窦房结功能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300例窦性心动过缓并能耐受下蹲运动的患者,用患者就诊日期除以3,余数为1归为下蹲运动试验组(112例),余数为2归为阿托品试验组(80例),余数为0归为阿托品加下蹲运动试验组(108例)。并对3组阳性患者半年后行动态心电图及经食管心房调搏术随访。结果阿托品试验组阳性率高于下蹲运动试验组和阿托品加下蹲运动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5.0%(28/80)vs.11.6%(13/112)vs.10.2%(11/108),χ2=13.2,P<0.05],但下蹲运动试验组和阿托品加下蹲运动试验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品试验组动态心电图及经食管心房调搏术随访检查阳性率均低于阿托品加下蹲运动试验组及下蹲运动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14%(2/28)vs.18.18%(2/11)vs.23.8%(3/13),P<0.05;3.57%(1/28)vs.27.27%(3/11)vs.30.77%(4/13),P<0.05]。结论下蹲运动试验明显减少了阿托品试验的假阳性,提高了对窦房结功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B超引导局麻下经皮肾取石对高危。肾结石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依据术前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评分,将91例行局麻下经皮肾镜取石术肾结石患者分为高危组(ASAUI或Ⅳ)23例和低危组(ASAI或11)68例,所有患者均运用微通道(F18)PCNL钬激光碎石术。记录并比较两组年龄、体质指数、合并疾病数量、结石平均体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石清除率、平均术后住院时间及手术并发症。结果:高危组与低危组的平均年龄[(56.0士12.3)、(52.0±11.6)岁]、体质指数[(29.2土4.5)、(28.5±4.8)]、结石总体积[(3.12±1.13)、(3.27土1.45)cm^3]、术中平均估计失血量[(126±20)、(112±23)m1]、手术时间[(57±25)、(62±28)min]及主要并发症发生率(12.7%、13.5%)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与低危组在平均合并疾病数量[(4.7±1.8)、(1.4±0.7)]、平均术后住院天数[(8.5土3.7)、(6.2±2.3)d]、结石清除率(72.5%、91.3%)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局麻下经皮肾取石对高危肾结石患者同样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63.
64.
目的 探讨基于CT影像组学模型术前预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POPF)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6例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及腹部CT资料,其中POPF(+)组36例,POPF(–)组70例。采用ITAK-SNAP软件勾画CT图像感兴趣区域(ROI),Python程序的radiomics包进行影像组学特征提取,使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回归进一步筛选特征、建立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构建影像组学预测模型。然后将临床特征、Rad-score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POPF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临床预测模型以及联合影像学组学特征的混合模型。最后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不同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共筛选出7个非零影像组学特征并建立了Rad-score。BMI、胰管扩张及Rad-score均是发生POPF的独立危险因素。影像组学预测模型、临床特征预测模型及混合预测模型预测POPF的曲线下面积(AUC)为分别为0.72、0.69、0.80;Delong检验表明临床特征预测模型与混合预测模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基于CT影像组学模型在术前辅助预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OPF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联合临床指标能够提高模型的预测效能。  相似文献   
65.
杨龙江 《中国疗养医学》2007,16(11):662-663
目的观察对比不同地区疗养团成员健康状况,探讨不同地域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有利于采取针对性的疗养措施。方法将来自不同地区的疗养团成员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地区不同分为两组:一组西部边疆地区35例,另一组为东部地区56例。在同一体检中心进行心电图、腹部超声和血液生化等检查,并用SCL-90心理测量表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将两组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西部边疆地区疗养员其中16人共计43项结果异常,以"高脂血症"、"窦性心动过缓"为主。东部地区疗养员发现异常情况共计46人103项。其中以高脂血症、脂肪肝为主。两组疗养员在年龄、心电图结果、腹部超声和血液生化等方面结果类似,无统计学差异,在心理学评分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西部边疆地区和东部地区疗养员均存在血脂过高、脂肪肝等常见不良健康状况,西部边疆地区疗养员还特别需要重视心理健康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66.
目的评价不同类型内耳结构异常的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语言康复效果。方法选取人工耳蜗植入儿童10例(12耳),其中内耳结构发育正常的3例,前庭导水管扩大3例,Mondini畸形1例,蜗孔狭窄1例,内听道狭窄听神经纤细2例,分别采用电刺激诱发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electrically evoked compound action potential,eCAP)、助听听阈、听障儿童听觉能力、语言能力评估标准及方法,从听神经客观电生理水平、听察觉阈、听觉辨识与理解能力以及语言能力4方面评价患儿的康复效果。结果①客观电生理:单纯前庭导水管扩大患者听神经对电刺激敏感度与内耳发育正常者相似,Mondini畸形患者比内耳发育正常者略高,蜗孔狭窄及听神经纤细患者听神经敏感度较差;②听察觉阈:与内耳结构正常及轻度畸形(Mondini畸形)患者相比,蜗孔狭窄及听神经纤细患者听察觉阈偏高,高频比低频阈值低;③听觉辨识与理解能力:在安静环境近距离交谈情境下,单纯前庭导水管扩大、Mondini畸形及蜗孔狭窄患者对熟悉语词和短句的辨识与理解能力与内耳发育正常者无差别,听神经纤细患者得分较低;④语言能力:单纯前庭导水管扩大、Mondini畸形患者与内耳发育正常者无差别,蜗孔狭窄患者的语言交往与表达能力落后于内耳发育正常者,听神经纤细患者在语法、理解、交往、表达4个维度均落后于内耳发育正常者。结论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语言康复效果需要使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Mondini畸形患者给予足够电刺激量后,其听觉语言能力可达到内耳发育正常者水平。蜗孔狭窄、听神经纤细等严重内耳畸形患者,人工耳蜗对其听觉语言能力发展有一定帮助,家长需要建立合理期望值并坚持长期康复。  相似文献   
67.
目的:观察氦氖激光联合伐昔洛韦在带状疱疹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32例带状疱疹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62例).观察组采用氦氖激光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对照组采用更昔洛韦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为66例,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为43例,有效率为69.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203,P<0.05).同时观察组治疗痊愈+显效需要的时间为(5.76± 1.16)d;对照组为(8.17±2.2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1,P<0.05).结论:氦氖激光通过联合应用抗病毒药物伐昔洛韦,较单独应用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能够明显提高临床治愈率,并且缩短患者病程,是带状疱疹治疗的一个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68.
FFRCT自2013年提出后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在冠心病(CAD)诊疗中显示出重要的价值。随着CT技术及计算机算法的进步,FFRCT的诊断性能不断提高,临床适用人群也不再局限于稳定性冠心病病人。就2019年FFRCT的主要研究进展予以综述,包括如何提高成功率、探索最佳阈值以及最新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9.
为探讨PPH加消痔灵注射配合电凝切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回顾性分析10年来对560例混合痔患者施行PPH加消痔灵注射配合电凝切术治疗的资料,观察其疗效。结果显示,560例患者中,治愈500例(89.3%),显效53例(9.5%),有效7例(1.2%),总有效率i00%。住院时间7~14d,平均(10±1)d。术后随访3个月至10年,吻合口出血3例,均经过再次缝扎止血后治愈;吻合口狭窄4例,予以局麻下行电凝切狭窄松解术后治愈。结果表明,PPH加消痔灵注射配合电凝切术治疗混合痔,术后患者痛苦小,恢复快,并发症少,肛门功能正常,肛门外观平整,近、远期未见复发,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胆道支架置入联合介入化疗技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对比分析胆道支架置入联合介入化疗组(C组)、单纯胆道支架置入组(B组)及保守治疗组(A组)患者间的术前、术后肝功能改变,并发症发生率,支架通畅率及远期生存时间。结果共纳入病例58例,同A组相比,B、C组肝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与操作有关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9.1%(9/47),均经保守治疗后恢复,无严重并发症发生;B组术后第3、6、12月时支架通畅率分别为77.8%(14/18)、38.9%(7/18)、11.1%(2/18);C组术后第3、6、12月支架通畅率分别为85%(17/20)、55%(11/20)、30%(6/20);A组、B组及C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4、8.2及12.9个月。结论胆道支架置入联合介入化疗技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切实可行,安全有效,能显著改善肝功能,延长支架通畅时间,延长患者远期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