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4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96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20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05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340篇
内科学   146篇
皮肤病学   42篇
神经病学   107篇
特种医学   17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204篇
综合类   739篇
预防医学   222篇
眼科学   283篇
药学   250篇
  2篇
中国医学   270篇
肿瘤学   3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131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10篇
  1963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目的 探讨螺旋CT血管成像(CTA)与非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时间飞跃法(3D TOF MRA)在诊断肾动脉狭窄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临床拟诊为继发性高血压的患者病例资料220份,分别行双源CT肾动脉CTA及3D TOF MRA肾动脉造影检查,将影像检查结果 与临床手术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 对比,同时分...  相似文献   
172.
目的对比防旋股骨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抽取我院2010年1-11月收治的60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行防旋股骨髓内钉治疗;对照组30例,行动力髋螺钉治疗。术后随访6-12个月,将两组股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功能恢复时间、Harris评分三项进行对比,并对疗效结果进行统计。结果两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功能恢复时间、Harri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显效22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包括显效和有效)为92.8%,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行防旋股骨髓内钉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符合生物力学要求,并发症少,功能恢复时间短,复位满意,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重要方法,但应注意正确的防旋股骨髓内钉固定经验及相应规范的功能康复锻炼。  相似文献   
173.
目的:评估SonoVue谐波超声造影即刻判定经皮微波凝固治疗(PMCT)肝细胞癌残余瘤的疗效和用途.材料和方法:53例肝细胞癌患者的55个癌灶(1.3~6.0cm)经皮微波凝固治疗后,经肘部静脉团注射SonoVue,观察癌灶凝固治疗区造影的增强情况.引导临床实施肝细胞癌治疗区穿刺活检,对治疗区局部动态超声增强部位,追加二次 PMCT.治疗1周内,全部患者进行增强CT随访,之后,每月随访一次,随访6月.结果:46个无超声动态增强治疗区,其中1个组织病理证实为残余瘤存在.9个治疗区局部呈结节形或新月形动态增强,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为残余瘤存在.以病理组织学所见结果为诊断标准,谐波超声造影结果与之比较,其检测肝细胞癌凝固区残余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 90%、100%和98.2%.随访增强CT检查,9个补加PMCT肝细胞癌治疗区中,1个显示CT强化.结论:谐波超声造影是一种PMCT肝细胞癌后及时判断治疗效果,并指导临床治疗残余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4.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医院获得性肺炎的诱发因素、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5年我科重症监护室73例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标本均经人工气道直接从深部吸痰取样,应用VITEK2细胞鉴定系统对标本进行鉴定。结果:常见诱发因素为意识障碍、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术和机械通气治疗等;最常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药物敏感试验易出现多重高比例耐药。结论: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全身支持治疗是防治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5.
高脂血症(HLA)是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笔者自2000年来,采用自拟健脾化痰祛瘀汤治疗HLA50例,获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6.
目的 探讨先天性粉尘状白内障一家系的基因突变定位.方法 回顾性研究.对一先天性白内障家系成员(共32人,其巾患者15人)散瞳后采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晶状体,并取外周血提取DNA样品.选取常染色体上微卫星标记物,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进行扩增后,进行基因扫描.利用GeneMapper软件进行PCR扩增产物片段大小和单体型分析.分别通过Linkage 5.1和GeneHunter软件进行两点法和多点法对数优势记分(LOD)值计算.对候选基因通过测序进行基因序列分析.结果 家系成员中的白内障患者晶状体环胎儿核可见散在的类似于蚁卵的短棒状混浊.在不同患者间以及同一患者的不同眼别存在晶状体混浊程度和形态的差异.两点法计算LOD值,在重组率(θ)为0时,微卫星位点D20S186、D230S163、D20S915、D20S152、D20S98、D20S904、D20S875、D20S112、D20S1140、D20S432均获得正值,其中在D20S904获得最大LOD值6.02.通过单体型构建,发现微卫星位点D20S163在Ⅳ7患者发生交换,而D20S912在Ⅱ3患者发生交换.基因序列分析未发现BFSP1、PLCB4基因突变.结论 该家系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20p12.1-p11.23上微卫星位点D20S186和D20S912间5.47厘摩范围内.  相似文献   
177.
下斜肌转位术作为减弱下斜肌功能的术式之一,是治疗垂直斜视,尤其是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的分离性垂直性斜视(OVO)常用的手术方式,单独或联合其他术式在斜视临床治疗中应用较为广泛,疗效确切.目前下斜肌转位术在治疗原发性下斜肌功能亢进、继发于上斜肌麻痹的下斜肌亢进、DVD合并下斜肌亢进、上斜肌腱缺如等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但下斜肌转位术后可能出现抑制上转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8.
突触可塑性研究是探讨弱视发病机制的热点之一.长时程增强(LTP)是突触传递功能可塑性的重要表现形式.近年研究表明,沉默突触转化为功能性突触可能是LTP维持的重要机制.经典的沉默突触只含有NMDA受体,对突触前谷氨酸释放无反应,在突触形成和某些类型的突触可塑性过程中,神经元可通过突触后募集AMPA受体使突触激活.AMPA受体在视觉可塑性中的作用研究对探讨弱视的发病机制有重要意义.本文就AMPA受体的基本特征及其在突触可塑性尤其是视觉可塑性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9.
目的 探讨高度近视继发性内斜视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和手术效果.方法 将收治的15例高度近视继发性内斜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例轻症患者内斜视度数角膜映光+20~+25度行患眼内直肌后徙+外直肌截除.12例重症患者内斜视度数角膜映光>+40度,1组4例5只眼行内直肌超长量后徙+外直肌联结术(Jensen术式);2组4例6只眼行内直肌超长量后徙+外直肌眶骨膜固定术;3组4例行内直肌断腱+外直肌截除.术后1周检查均获得满意外观,外转功能不同程度改善.轻症和重症3组患眼眼位角膜映光水平斜视度为0~+5度,外展运动1例可过中线10~15度,余颞侧角膜缘距外眦<2mm.重症1组和2组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组术眼外转可过中线平均(13±5.7)度2组术眼外转可过中线平均(4.2±4.0)度,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眼球内转明显受限.结论 高度近视继发性内斜视患者外转功能的检查、被动牵拉试验和内直肌有无挛缩纤维化对手术方法选择非常重要.由于病人临床表现各异,应针对实际行个体化手术治疗,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80.
目的评价无缝线小切口隧道内碎核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无缝线小切口隧道内碎核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1094例(1249只眼)白内障患者。结果术后1周视力大于0.5者78.90%,术后1个月视力大于0.5者96.9%,视力在1.0-1.5者38.8%。术前平均散光度0.88±0.42(D),术后1个月平均散光度1.08±0.35(D),两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无缝线小切口隧道内碎核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术后视力恢复良好,散光小,经济,是适合我国农村的白内障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