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7篇 |
免费 | 1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6篇 |
临床医学 | 5篇 |
内科学 | 4篇 |
神经病学 | 38篇 |
综合类 | 16篇 |
预防医学 | 1篇 |
药学 | 2篇 |
出版年
2014年 | 1篇 |
2011年 | 1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2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15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3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3篇 |
1983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61.
目的: 探讨基于稳态的三维高分辨扩散加权序列核磁共振在帕金森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20例,正常对照组13例,行常规核磁共振序列及基于稳态的三维高分辨扩散加权序列扫描,获得双侧黑质、红核的标准化体积、各向异性比值、表观弥散系数,比较两组的差异,并研究其与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震颤、强直、运动迟缓、姿势平衡障碍的相关性。结果: 帕金森病组与对照组红核及黑质的标准化体积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帕金森病组黑质的各向异性比值低于对照组(P<0.05),表观弥散系数低于对照组(P<0.01),帕金森病组黑质的各向异性比值与病程呈负相关,与年龄、病情严重度、震颤、强直、运动迟缓及姿势平衡障碍无相关性。结论: 应用基于稳态的三维高分辨扩散加权序列核磁共振能够获得较高分辨率的黑质、红核影像,可协助帕金森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62.
吡贝地尔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脑多巴胺D2受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常用抗帕金森药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吡贝地尔对脑多巴胺D2受体的影响。方法立体定位右侧纹状体注射6-羟多巴胺制备偏侧帕金森病大鼠模型,模型成功后予吡贝地尔灌胃治疗[30mg/(kg·d)]5周。分4组(正常组、术后4周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组、术后9周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经吡贝地尔治疗组、术后9周帕金森病模型大鼠未治疗组)行125I-依匹必利(125I-epidepride)大鼠脑多巴胺D2受体放射自显影。图像分析得到纹状体与小脑的平均光密度值,计算并比较各组左、右两侧脑多巴胺D2受体的特异性放射性摄取比值(纹状体/小脑-1)的变化。结果正常大鼠脑多巴胺D2受体对依匹必利的特异性放射性摄取比值左、右两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成为帕金森病模型后,右侧(损毁侧)比值较正常稍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治疗组帕金森病模型大鼠双侧比值较刚成模型时均明显降低,右侧(损毁侧)比值仍较左侧高;经吡贝地尔治疗后,双侧比值较未治疗组进一步降低,右侧(损毁侧)降低甚,比值较左侧低。结论长期吡贝地尔治疗可能会使帕金森病模型大鼠双侧脑多巴胺D2受体的数量减少,损毁侧减少为甚。 相似文献
63.
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CT及临床因素与继发脑损害的关系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急性期CT表现及临床因素与继发脑损害(再出血、迟发性脑梗死、脑积水)的相关因素,为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析SAH在颅内的分布情况、年龄、性别、血压、血钠、脑血管造影及治疗方法的选择等与SAH继发脑损害的关系。结果继发脑损害均与CT显示积血阳性、分布区域不同和低钠血症有关,其中再出血和脑梗死以脑表面有积血块或脑室有血者发生率较高(均P<0.01),预后也较差。脑血管有病变或CT显示SAH者发生再出血或脑梗死较多。结论SAH急性期CT及临床相关因素对其继发脑损害的预测有一定临床意义,并可据此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64.
广州市传染病院。2 讨论文献报道AIDS并发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一般为 0 2 %~ 5 %不等[1 ] ,以缺血性卒中为多见。一般认为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与颅内伴发病变相关 ,近年的研究还发现HIV感染可能是脑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2 ] 。Pinto复查有关文献[3] (共涉及 1885例AIDS患者 )认为静脉吸毒者发生脑梗塞的原因多为细菌性心内膜炎、血管炎、血管性痉挛以及外源性栓子栓塞 ;而脑出血的原因 ,主要是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破裂、节段性脑血管狭窄及心血管疾病。此外 ,AIDS病人合并脑出血还与血液系统疾病有关[4 ] ,包括血友病患者伴发HIV感染… 相似文献
65.
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 总被引:62,自引:5,他引:57
用内径为0.30mm的银夹钳夹双侧肾动脉,复制出一种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其血压峰值高且稳定在26.7kPa以上,并发生与人类高血压病类似的脑动脉损害:细小动脉纤维素样坏死、透明变性和微动脉瘤形成等,在此基础上,0.56的大鼠自发产生各种类型的脑卒中:脑梗塞、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混合性脑卒中。本文还着重将这种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与易卒中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66.
广东省容奇镇多发性硬化患病率调查①胡学强②黎锦如潘勇辉黄秋云③雷振宏③刘天琪(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广州,510080)主题词多发性硬化/流行病学中图号R744.51多发性硬化(multiplesclerosis,MS)是以中枢神经系统多发... 相似文献
67.
先证(Ⅲ11)男,59岁。自40岁起无诱因出现右手不自主“搓丸样”抖动,右上肢发僵感,动作不灵活,静止时明显,情绪紧张时加剧,睡眠时消失。至45岁时上述症状波及左上肢。自55岁起出现表情呆板,动作变慢,记忆力下降并呈进行性加重,生活部分需家人帮助。既往无外伤、中毒史,无颅内感染、脑血管病史?体格检查:呈面具脸,讲话声音 相似文献
68.
艾滋病所致的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附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提高对艾滋病所致的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的认识以及引起临床重视。方法 报告 1例证实的艾滋病所致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特点。结果 患者神经系统表现为高级神经活动障碍 ,双侧锥体束损害 ,左侧偏身感觉减退。血清抗HIV抗体阳性。脑脊液检查正常。MR双侧额叶、右侧颞叶深部白质内均见斑片状、指状信号影 ,T1W低信号 ,T2 W高信号 ,病灶无强化。结论 艾滋病可引致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 ,临床易误诊漏诊 ,应及时行有关检查及时确诊 相似文献
69.
1~6 月龄TX小鼠铜代谢和肝损害情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月龄TX小鼠的铜代谢情况、肝脏功能和病理学损害特点,为以TX鼠为模型的研究在选择不同月龄动物方面提供适合的时间点.[方法]选取1~6月的每月龄TX小鼠和同系DL小鼠雌雄各3只,分别作为病例组和对照组,测定肝、脑、肾、血清中的金属铜含量,测定血清铜蓝蛋白及谷草转氨酶等指标,肝脏标本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电镜下观察超微结构.[结果]TX小鼠自第2月起肝、脑的干体质量铜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肝脏增高幅度更甚,至4月龄时两组差异尤为显著,同期肾铜增高及血清铜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铜蓝蛋白明显降低;转氨酶的升高以第5月时为著;病理改变光镜下主要为变性坏死,胞核空泡样变,电镜下见线粒体、溶酶体中大量电子致密物沉积,以第4月时最重.[结论]理想的Wilson病模型和肝损害动物模型,症状前治疗的探索可选用1月龄的TX鼠,出现临床症状后治疗的探索应选用2月龄小鼠,病情高峰时期的实验可考虑选用4、5月龄的动物. 相似文献
70.
99mTc-TRODAT-1人脑多巴胺转运体显像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利用99Tcm 2 β [N ,N′ 双 ( 2 巯乙基 )乙撑二胺基 ]甲基 ,3 β ( 4 氯苯基 )托烷 ( 99mTc TRODAT 1 )进行人脑多巴胺转运体 (DAT)SPECT显像的可能性和方法 ,并对其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正常人与帕金森病病人 ,以99mTc TRODAT 1为显像放射性药物 ,进行SPECT显像。结果 99mTc TRODAT 1能快速通过血脑屏障入脑。注射后 3~ 5小时 ,正常人基底节区域有高度的放射性摄取 ,而大脑其他部分和小脑少或无明显放射性摄取。帕金森病病人 ,根据病情、病程不同 ,基底节放射性摄取有不同程度减少。结论 初步结果提示 ,99mTc TRODAT 1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脑DATSPECT显像用放射性药物 ,99mTc TRODAT 1DATSPECT显像对帕金森病的诊断、病情评估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