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2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76篇
预防医学   2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2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评价乌司他丁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时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135只,体重230 ~ 28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n=45):假手术组(S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乌司他丁组(U组).采用线栓法阻塞大脑中动脉2h恢复灌注的方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U组于再灌注即刻尾静脉注射乌司他丁10万U/kg,S组和I/R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于再灌注6、24和48 h时处死大鼠,取脑组织,采用TTC染色法测定脑梗死体积,计算脑梗死体积比,干湿比重法测定脑含水量,免疫组化法测定AQP4表达.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和U组各时点脑梗死体积比和脑含水量升高,AQP4表达上调(P<0.05);与I/R组比较,U组各时点脑梗死体积比和脑含水量降低,AQP4表达下调(P<0.05).结论 乌司他丁减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与下调脑组织AQP4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2.
目的 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气管黏膜表明麻醉对预防气管拔管时心血管反应和呛咳的效果,探讨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成年患者120例(ASA Ⅰ~Ⅱ级),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利多卡因乳膏组(L组,n=60)和对照组(D组,n=60)每组各60例.利多组(试验组)在麻醉诱导前给予2.5g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抹气管导管,而对照组则无特殊处理.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1),吸痰时(T2),拔管时(T3)的SBp、DBp和HR情况变化.记录两组患者在气管导管留置、吸痰及拔管时呛咳反射程度以及苏醒期躁动情况.结果 利多组吸痰时及拔管时患者的心率、血压升高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呛咳反射也明显弱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行气管导管表面涂抹实施气管黏膜表明麻醉,能有效地减少全麻拔管期患者的心血管应激反应和呛咳,减少患者躁动.  相似文献   
63.
目的 建立兔急性脑挫伤实验模型,观察实施不同程度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对血清S-100B蛋白和脑氧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实验兔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轻度血液稀释组(H1组)、重度血液稀释组(H2组),每组8只.参照Feeneys自由落体打击方法建立急性脑挫伤模型.C组不进行血液稀释,H1、H2组于脑挫伤后行ANH,目标红细胞压积(Hct)分别为30%和15%.于打击脑组织前(T0)、打击后30 min(ANH前,T1)、ANH后2 h(T2)分别采集颈静脉血检测S-100B蛋白浓度、乳酸浓度(VLAC)、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及Hct.结果 T0时各组S-100B蛋白浓度、SjvO2、VLA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时3组S-100B蛋白、VLAC较T0时升高, SjvO2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时3组S-100B蛋白、VLAC较T0时明显升高, SjvO2降低(P<0.05),但H1组的升降幅度明显小于H2组和C组(P<0.05).结论 以Hct=30%为目标实施ANH有利于兔急性脑挫伤后脑组织的氧供和氧利用,减少继发性脑组织损害发生,而以Hct=15%为目标实施ANH反而加重继发性脑损害.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抗氧化药物别嘌呤醇(ALP)对糖尿病心肌病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用高浓度的葡萄糖培养H9C2细胞建立糖尿病心肌病模型,实验分组为正常糖浓度培养组(NG),高糖组(HG)及高糖加ALP处理组(HG+ALP),检测细胞分泌乳酸脱氢酶活性,观察细胞形态,用Western Blot和实时定量PCR分别检测Nrf2及LC3蛋白表达量和mRNA表达量。结果:HG组较NG组LDH释放量增多及细胞表面积增大(P<0. 05),ALP处理后可以改善上述指标(P<0. 05,HG+ALP vs HG);与此同时,HG组Nrf2的蛋白量相比NG组下降,而LC3Ⅱ/Ⅰ比值升高(P<0. 05),在给予ALP处理后,Nrf2及LC3Ⅱ/Ⅰ比值均恢复至正常水平(P<0. 05,HG+ALP vs HG),而Nrf2 mRNA在3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ALP通过调控自噬修复Nrf2保护通路发挥糖尿病心肌病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6%羟乙基淀粉(万汶130/0.4)行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对脑缺血再灌注兔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和S100-β水平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分为3组,其中假手术组(S组,n=8);缺血-再灌注组(IR组,n=8);血液稀释-缺血-再灌注组(HIR组,n=8)。假手术组行假手术,缺血再灌注组和血液稀释缺血再灌注组经右大脑中动脉栓塞造成2小时局灶性脑缺血后再灌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参照ZeaLonga的线栓法。血液稀释缺血再灌注组从右股动脉放血,同时从股静脉补入等量6%羟乙基淀粉,20min内完成,稀释目标Hct值为30%。于缺血前30min(To)、再灌注即刻(T1)、再灌注3h(T2)、再灌注6h(T3)、再灌注24h(T4)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颈静脉血清IL-1、IL-6、TNF-α、S100-β含量。结果①在T1~T4时间点,IR组和HIR组的血清TNF-α、IL-1、IL-6浓度明显高于S组(P0.05),并且IR组比HIR组更高②与T0时比较,三组T1~T4时TNF-α、IL-1、IL-6浓度显著高于T0时(P0.05)。③在T1~T4时间点,IR组和HIR组的血清S100-β浓度明显高于S组(P0.01),且IR组比HIR组更高(P0.05)。结论应用6%羟乙基淀粉血液稀释可降低脑缺血再灌注血清TNF-a、IL-1、IL-6、S100-β的表达。  相似文献   
66.
大望村居民肠道寄生虫感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望村居民肠道寄生虫感染调查黄焕森1989年底,为配合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我们对深圳市罗湖区大望村居民肠道寄生虫感染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1.调查方法:分别取粪便作卢戈碘液直接涂片和改良加藤法涂片,查肠道原虫包囊及肠道蠕虫卵,14岁以下儿童加查蛲...  相似文献   
67.
地氟醚是一种新的卤族氟醚类吸入麻醉药 ,由于麻醉诱导迅速和苏醒快 ,我们观察腹腔镜胆囊手术用低氧流量( 0 8L/min)下吸入 1MAC地氟醚和复合小剂量静脉丙泊酚对循环的影响 ,并与低流量异氟醚吸入麻醉作比较。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选择ASAⅠ~Ⅱ级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4 0例 ,男 16例 ,女 2 4例 ,年龄 3 2~ 62岁。随机分为地氟醚(D)组和异氟醚 (I)组 ,每组 2 0例。麻醉方法 术前用药东莨菪碱 0 3mg、苯巴比妥钠0 1g术前 3 0分钟肌注。静注芬太尼 2 μg/kg、咪唑安定0 1mg/kg、1%丙泊酚 1mg/kg、维库溴铵 0 …  相似文献   
68.
临床中多采用药物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进行预防与处理,以达到脑保护效果.现就药物的抗氧化作用、抗凋亡作用、减少血脑屏障的损伤及抑制钙离子超载等方面对近年来神经保护性药物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为临床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9.
目的:观察氯诺昔康和曲马多用于颅脑手术后患者自控镇痛(PCIA)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60例ASAⅠ级~Ⅱ级择期颅脑手术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L组用氯诺昔康PCIA;Q组用曲马多PCIA。术后患者完全清醒后静脉连接PCA泵。术后接泵即刻、术后4h、12h、24h、48h分别观察VAS评分;Ramesay镇静评分、Glasgow昏迷评分;恶心、呕吐、眩晕、异常出血等不良反应。结果:氯诺昔康组和曲马多组镇痛效果相近;氯诺昔康组患者不良反应较少。结论:氯诺昔康用于颅脑术后患者PCIA是安全、有效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曲马多。  相似文献   
70.
目的观察不同气腹压力对老年患者腹腔镜中血流动力学和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 65岁以上择期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3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术中分别采用气腹压10 mm Hg(L组)和14 mm Hg(H组)。分别于气腹前15 min(T0)、平卧位气腹后15 min(T1)、气腹并体位改变后15 min(T2)、30 min(T3)、60 min(T4)、120 min(T5)、气腹结束并平卧位后15 min(T6)记录MAP、CVP、肺动脉楔压(PCWP)、肺平均动脉压(MPAP)、CO,计算CI、体循环阻力(SVR)、肺循环阻力(PVR),抽取动脉血测定pH、PaCO2、PaO2。结果与T0时比较,两组患者在T1~T5时MAP、CVP、PCWP、MPAP、PaCO2显著升高(P<0.01),pH明显下降(P<0.05);T1时CI和PVR明显下降(P<0.01),SVR明显升高(P<0.01);T2时CI和PVR明显升高(P<0.01),SVR明显下降(P<0.01)。T2~T5时,H组MAP、CVP、PCWP、MPAP显著高于、HR显著快于L组(P<0.05或P<0.01)。结论腹腔镜手术中气腹压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