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6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21篇 |
内科学 | 2篇 |
神经病学 | 12篇 |
外科学 | 29篇 |
综合类 | 76篇 |
预防医学 | 22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14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2篇 |
肿瘤学 | 3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17篇 |
2013年 | 17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16篇 |
2010年 | 14篇 |
2009年 | 14篇 |
2008年 | 16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9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预处理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颈静脉血肿瘤坏死因子(TNF-a)和脑脊液S 100 B蛋白含量的影响,探讨其脑保护作用。方法 26例择期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U组,n=13)和盐水对照组(C组,n=13),U组手术开始后通过外周静脉输注乌司他丁6 000 IU/kg,稀释到50 mL,30 min输完,对照组输等毫升数的生理盐水。分别于手术切皮前(T1),上临时动脉夹前(T2),上临时动脉夹20 min(T3)、动脉瘤夹闭后2 h(T4)、4 h(T5)抽取颈静脉球部血液测肿瘤坏死因子含量,通过腰穿管抽取脑脊液检测S100B含量。结果 与麻醉前比较,两组病人颈静脉球部血液TNF-a含量以及脑脊液S100B蛋白在上临时动脉夹时都轻微升高(P>0.05), 上临时动脉夹20 min、动脉瘤夹闭后2 h进一步升高(P<0.05),4 h后升高更明显(P<0.01)。两组之间比较,U组患者TNF-a含量和S100B蛋白含量在T3,T4,T5等时间点的升高都不如C组明显(P<0.05,P<0.01)。结论 乌司他丁预处理能抑制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围术期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炎症介质介导的脑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102.
脊髓背角核因子κB表达与佐剂关节炎大鼠的痛觉过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核因子kB作为炎症反应的启动因子,可刺激损伤部位或炎症局部基因的转录,促进炎性因子的产生,导致疼痛的发生,但其在参与慢性炎性疼痛脊髓机制中的作用目前研究甚少.目的:制备稳定的油包水剂型完全弗式佐剂单关节炎大鼠模型,并对大鼠疼痛行为学痛觉过敏及脊髓背角核因子KB表达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24只大鼠被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完全弗氏佐剂组,每组12只.大鼠右踝关节腔内注射含灭活结核杆菌的黏稠油包水型完全弗式佐剂,假手术组注射50 μL生理盐水至大鼠右踝关节腔内,观察大鼠完全弗式佐剂注射前2 d,注射后4,7,14,21,28 d的机械压痛、辐射热痛、关节肿胀周径(内外踝下缘周长)及脊髓背角核因子kB表达的变化.结果与结论:①注射3 h,大鼠右踝关节出现明显肿胀,但局部红、热不明显,注射24 h,右踝关节红肿显著且波及足跖面,并持续4周.②注射4 d~4周,大鼠右踝关节周径在较对侧及注射前显著增加(P<0.01).⑨与注射前及假手术组相比,完全弗氏佐剂组机械压痛阈值在注射后4 d明显下降,注射后21 d降至最低值(P均< 0.01);注射4 d,与注射前相比,完全弗氏佐剂组大鼠息侧辐射热痛阈值明显下降,7 d降至最低点后逐渐稳定,并持续4周(P均<0.01).④完全弗氏佐剂组大鼠患侧腰段脊髓背角Ⅰ~Ⅵ层核因子KB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证实关节腔内注射油包水型完全弗式佐剂可获得稳定的单关节炎疼痛模型,大鼠关节致炎后出现明显的辐射热及压痛痛觉过敏,且持续时间长,痛敏阈值稳定,脊髓背角Ⅰ~Ⅵ层核因子kB表达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脑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5只雄性维斯塔尔大鼠随机分成3组:Ⅰ组(空白组或假手术组)、Ⅱ组(缺血组)、Ⅲ组(治疗组),每组15只。采用线栓法制造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MCAO),各组于脑缺血2 h后进行再灌注,再灌注22 h后观察各组大鼠脂质过氧化降解产物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和线粒体标志酶SDH、CO的活性。结果①Ⅱ、Ⅲ组再灌注22 h后脂质过氧化物MDA含量均显著高于Ⅰ组(p<0.01或p<0.05),线粒体标志酶活性SDH、CO表达显著低于Ⅰ组(p<0.01);②与Ⅱ组比较,Ⅲ组MDA含量显著减少(p<0.01),SDH、CO活性明显增高(p<0.05)。结论乌司他丁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脑细胞线粒体功能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乌司他丁能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及清除体内自由基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4.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新时期赋予高校的重要任务,如何培养专业知识扎实又具有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是高校面临的新课题和难题。随着医学发展和临床技术进步,对麻醉学专业(本科)学生培养的要求不断提升,全面提高麻醉学专业人才质量是新时代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之一。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重点是构建符合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本文在“新医科”背景下,以获得省级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为契机,通过探索麻醉学专业以培养人文素养和职业素质为导向设计通识平台课程,以强化基础和胜任力为导向设计专业平台课程,以培养创新思维与能力为导向设计创新发展平台课程,为专业建设和改革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对胃穿孔修补术大鼠血流动力学及恢复翻正反射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右侧颈动脉置管成功的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成实验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0只。大鼠平均动脉压(MAP)监测建立后,实验组经腹腔注射右美托嘧啶30μg/kg(浓度4μg/ml),对照组注射同容量的生理盐水,腹腔注药15min后实施胃穿孔修补术。全程记录大鼠腹腔注药前(基础值)、注药后15min、以及整个手术过程的平均动脉压(MAP)变化,记录大鼠恢复翻正反射的时间。结果与C组比较,D组大鼠腹腔注药后5min和10minMAP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药后15minMAP下降,D组为(60.58±13.13)mmHg,C组为(81.82±18.75)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大鼠翻正反射恢复的时间,D组为(200.38±40.82)min,C组为(171.50±33.10)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腹腔注射右美托嘧啶(30μg/kg)15min后MAP开始降低,其对大鼠恢复翻正反射的时间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评价3种气管导管在五官科手术中的安全性及实用性。方法择期五官科手术63例,随机分为3组,异型气管导管组(A组,n=25);钢丝气管导管组(B组,n=17);普通气管导管组(C组,n=21)。观察插管前后及术中病人的MBP、HR、SpO2。结果三组之间插管前后比较无明显差异,术中B组出现2例因导管滑入主支气管引起SpO2下降;C组出现1例因导管打折致SpO2急剧下降,需紧急更换异型气管导管。结论与普通气管导管和带钢丝气管导管相比,异型气管导管具有特定的弯曲度,容易固定且价格低廉,在五官科手术中的应用比较完全、实用。 相似文献
107.
高浓度敌鼠钠盐一次投毒杀灭家鼠的观察黄焕森敌鼠钠盐是国内目前使用较多的抗凝血灭鼠剂,多采用0.025~0.05%。连续多次投毒。深圳市1986年分别于春、秋两季开展高浓度敌鼠钠盐(2%)一次投毒杀灭家鼠的群众性灭鼠工作。我们对此进行了现场观察,现将结... 相似文献
108.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麻醉医学教研室从入科教育、实习生在班制、临床操作规范化示教、麻醉计划书书写、病例讨论、专题讲座和兼职班主任职责等方面入手,着重加强实习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9.
临床中多采用药物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进行预防与处理,以达到脑保护效果.现就药物的抗氧化作用、抗凋亡作用、减少血脑屏障的损伤及抑制钙离子超载等方面对近年来神经保护性药物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为临床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0.
临床中多采用药物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进行预防与处理,以达到脑保护效果.现就药物的抗氧化作用、抗凋亡作用、减少血脑屏障的损伤及抑制钙离子超载等方面对近年来神经保护性药物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为临床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