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34篇
药学   53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了解我国居民佩戴口罩行为模式。方法基于我国居民环境暴露行为模式研究,于2011—2012年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59个监测点的91 121名调查对象进行佩戴口罩行为模式的问卷调查。结果我国有16.05%的居民佩戴口罩,其中城市为17.42%,农村为14.89%,男女分别为3.89%、12.16%。西北地区比例最高(34.21%);其次为东北地区(22.33%);华北地区为16.23%,西南地区为12.37%,华东地区为12.35%,华南地区最低(7.00%)。戴口罩主要原因为防寒,约占13.29%;其次是为抵御空气污染,约占4.45%。农民戴口罩比例最高(7.01%)。结论我国成人佩戴口罩存在地域、城乡、性别和职业差异,在进行空气环境健康风险评估中应给予考虑。  相似文献   
102.
多环芳烃(PAHs)是广泛分布在环境中的复杂混合物,其中一些PAHs具有致癌性.对于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有利于说明人类暴露于此类致癌物质时健康风险的性质及程度.该文就目前所应用的PAHs生物标志物进行了分类说明,并对用于人类暴露PAHs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指出不同生物标志物所具备的优缺点,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  相似文献   
103.
国内外环境健康风险评价中的暴露参数比较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暴露参数是人体暴露和健康风险评价中的关键性参数,其准确性是决定健康风险评价准确性和科学性的关键因素之一。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已发布了各自的暴露参数手册,然而,由于人种、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国外的暴露参数不能代表我国居民的暴露特征和行为,这可能给健康风险评价结果造成较大的误差,从而影响环境风险管理和风险决策的有效性和科学性。该文主要介绍了暴露参数的调查研究方法以及在环境健康风险评价工作中的应用,比较了我国与国外暴露参数在调查和科研方面的差距和不足,为我国暴露参数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4.
为了进一步提高钛氧膜与内皮细胞的亲和性,研究了一种表面生物化学方法对钛氧膜表面内皮细胞生长的影响.先利用盐酸和双氧水活化钛氧膜表面,使其产生羟基基团,再涂覆多聚赖氨酸作为中间过渡层,最后在表面上固定纤连蛋白.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及接触角测量的方法对每步处理后的材料表面进行分析与测试.通过体外人脐静脉原代内皮细胞培养实验评价内皮细胞在样品表面的黏附和生长.研究结果显示,通过表面活化后涂覆多聚赖氨酸并固定纤连蛋白的方法能促进内皮细胞在钛氧膜表面的黏附和生长.  相似文献   
105.
主动脉缩窄(Coarctation of the aorta,COA)是一种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发病率国内外有所不同,在我国约占先心病的2%,临床上容易忽略.笔者应用二维显像、频谱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本病进行了分析,目的在于进一步了解本病的超声诊断特征及评价超声心动图对本病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6.
载药复合支架的抗血管组织增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氧化钛表面改性的国产不锈钢支架上涂覆一定量药物,制备出新型复合的抗增生载药支架.观察支架植入猪冠状动脉3个月后血管的开通情况及血管的内膜反应.将7枚国产的普通不锈钢支架和7枚制备的新型载药支架植入14头小型猪冠状动脉内,3个月后对支架植入段血管进行血管造影、光镜及电镜检查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动物处死前支架段血管开通率100%,支架X光下清晰可见,未经特殊抗血栓治疗,支架段血管内无血栓形成.扫描电镜显示两组支架表面都完全被血管内膜覆盖,表面光滑,无血栓形成.覆盖的血管内膜中内皮细胞沿血流方向成典型的铺路石状排列.组织学形态分析显示植入支架3个月后,所有支架植入段血管内膜都有明显的增生,增生内膜主要由细胞外基质和平滑肌细胞构成.结论:含有新型载药支架的冠状动脉血管段内膜增生厚度比普通不锈钢支架的冠状动脉血管段内膜增生厚度小,这种载药复合支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需扩大样本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分析肾脏替代治疗(CRRT)多器官功能不全(MODS)伴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96例行CRRT的合并AKI的MO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性回顾法分析其临床及随访,分析其CRRT治疗临床疗效及探讨可能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不同分期AKI患者其病死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好转组患者其年龄、Scr浓度、器官衰竭个数、多巴胺使用量、序贯性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MODS评分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态Ⅱ(APACHEⅡ)评分均明显低于死亡组患者(P0.05);本组研究患者病死率与器官衰竭个数有着密切联系(P0.05),但器官衰竭个数和病死率与AKI分期均无明显联系(P0.05);性别、是否机械通气、是否使用多巴胺及AKI发生地点均为影响合并AKI的MODS患者予CRRT治疗预后的因素;发生地点(医院)、器官衰竭个数(≥4)、多巴胺的使用及APACHEⅡ评分(20分)是影响合并AKI的MODS患者CRRT后其预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AKI不同分期对合并AKI的MODS患者预后无明显影响,而AKI发生地点(医院)、器官衰竭个数(≥4)、多巴胺的使用(需要)及治疗前患者APACHEⅡ评分(20分)为合并AKI的MODS患者CRRT后预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中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的频率及MDSCs与肝功能、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19年10月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或门诊就诊且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30例CHB患者作为CHB患者组,同时选取同一时间段的14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CHB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MDSCs的频率,对两组MDSCs频率的差异进行了组间t检验比较分析。分别用干化学法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两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两组HBV-DNA载量进行检测。Spearman相关分析MDSCs与HBV-DNA载量、ALT和AST的相关性。 结果CHB患者组的MDSCs频率(2.347%)高于健康对照组(0.9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CHB患者HBeAg阳性组和阴性组的MDSCs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0)。CHB患者MDSCs频率与ALT、AST呈负相关(r=-0.319、r=-0.214,均P<0.05),但MDSCs频率与HBV-DNA载量无相关性(r=-0.154,P=0.742)。 结论CHB患者组MDSCs频率高于健康对照组,且与ALT、AST呈负相关,提示MDSCs在CHB患者外周血中募集增多,可能与CHB感染的慢性炎症相关。  相似文献   
109.
患者男 ,16岁。胸闷 ,憋气 4个月 ,不能胜任劳动 ,近日加重。检查 :体型稍胖 ,面色红润 ,心率 88次 /分 ,可闻及期前收缩 ,心尖、主动脉瓣听诊区闻及收缩期杂音 ,心界扩大。心电图示 ;左室肥厚劳损 ,频繁室性期前收缩。彩超检查 ;多切面显示室间隔增厚 ,基底部 42 .9mm,前间隔 44 mm,后间隔 2 4mm,左室前壁36 mm,下后壁、侧壁 10~ 11mm。增厚的心肌回声粗乱 ,动度降低 ,右室腔增大 31mm,收缩 CD段明显前突。彩色多普勒显示 :左室流出道收缩期呈五彩湍流 ,流速宽 10 mm(图 1)。患者其母 42岁 ,健在 ,有心慌、胸闷症状及心电图 ST- T改变史…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分型基因芯片检测评估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6年8月~2007年6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附属望京医院妇科门诊进行新柏氏液基薄层细胞学(TCT)宫颈细胞学检查的5314例患者,对其中宫颈细胞学检查异常者741例患者进行TCT,HPV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三联检查的临床资料。[结果]在三联筛查的741例患者中,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组和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组以及宫颈鳞状细胞癌组高危型HPV感染率分别为88.39%(137/155)、97.43%(76/78)、100%(4/4),其中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组感染HPV16型的患者为67例,占81.7%,宫颈癌患者全部感染了HPV16型,病理诊断为低度病变的患者感染HPV16型的患者为9例,占6.5%。在三联检查TCT为AUCUS的患者中,无高危型HPV感染患者发生高度宫颈癌前病变的比率为2.30%(2/82),而感染高危型HPV患者发生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和宫颈鳞状细胞癌的比率为36.87%(80/217),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子宫颈癌密切相关,其中HPV16型病毒的感染与其他类型的高危型HPV病毒相比,与宫颈上皮内高度病变以及宫颈癌的发病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