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52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80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对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并提出主要外科技术及手术指征。方法: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患者30例,且根据所有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颈部血管多普勒超声、数字减影(DSA)、CT血管造影(CTA)等检查可确诊为脑卒中。对所有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绝大多数病例均采用全麻,几乎所有病例均采用转流管维持脑部供血,剥离颈动脉斑块。结果:随访6~24个月,30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脑缺血症状有明显改善,所有患者围手术期内均未出现死亡及脑卒中事件,并且在术后1年的随访中均未出现脑卒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且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结论: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对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2.
下牙弓后段可用间隙发育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下牙弓后段可用间隙生长变化特点。方法 :选取 188例下颌第一恒磨牙无近中移动及近中倾斜的初诊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 76例 ,女性 112例。最小年龄 11岁 ,最大年龄 18岁。由同一技师按照同一头位拍摄X线全颌曲面断层片 ,在X线片上沿牙合平面测量下颌第一恒磨牙远中表面切线到升支前缘之间的距离 ,用SPSS/PC对测量值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可用间隙性别组差异有显著性 ,女性大于男性。 (2 )可用间隙生长量年龄组差异有显著性 ,14岁以上女性患者均值大于 14岁以下患者 ,差值为 1.12mm。 16岁以上男性患者均值大于 16岁以下患者 ,差值为 1.91mm。 (3 )可用间隙生长量在牙合发育阶段之间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在安氏错牙合类型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上述下牙弓后段可用间隙生长发育特征有助于临床医生作出合理而正确的诊治计划  相似文献   
83.
目的 复制具有中医“肝郁”表现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并进行病理观察。方法 采用手术移植法加用肾上腺素皮下注射法复制模型,取动情期大鼠子宫内膜片段移植于卵巢周围或腹壁内侧面,3-4周后再以0.1%肾上腺素0.15ml/只,作皮下注射,每周一次,共4次,3周后,“肝郁”模型即成,对照组只作腹壁切开术,不作内膜移植。结果 移植物大体呈小囊状,色白透明或暗红,显微镜下小囊具有子宫内膜的基本组织结构,模型动物具有中医“肝郁”的临床症状及其肾上腺的病理改变,结论 造型方法简便易行,周期短,成活率高,有利于中医药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84.
锁骨下动脉损伤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锁骨下动脉的损伤在外伤中比较少见,但一旦发生,轻则出现同侧肢体功能障碍,甚至截肢,重则导致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我科在2001年1月~2002年9月共收治多发性外伤伴锁骨下动脉损伤患者5例,均做出了早期诊断,经过积极的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85.
86.
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是《中国药典》1995年版新增加的中药制剂,药典没有给出其各组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本文采用在高浓度氢氧化钠溶液中直接蒸馏出口服液中麻黄碱,再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麻黄碱的含量。1仪器和试药723分光光度计(上海分析仪器三厂),小儿清热止...  相似文献   
87.
在肛管和直肠具有一种肛管血管的组织垫 ,称肛垫 ,其由静脉、结缔组织和附着肛管粘膜肌壁上的平滑肌三者组成 ,也就是结缔组织和平滑肌构成静脉的支持组织及肛垫悬韧带。正常情况下 ,肛垫疏松的附着在肌壁上 ,排便后借其自身的纤维收缩作用 ,缩回肛管。当各种原因影响肛垫悬韧带致肛垫充血、肥大时 ,即易受伤而出血 ,并向下脱垂于肛管外 ,形成痔疮。由此学说诞生了一种全新的痔疮手术治疗的方法———肛垫悬吊术 (PPH)。通过切除松驰的直肠粘膜及粘膜下组织 ,拉紧肛垫悬韧带来治疗脱出的内痔和混合痔。从痔疮的发病机制来看 ,传统的手术方…  相似文献   
88.
组织工程化成肌细胞植入同种动物体内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组织工程化成肌细胞植入同种异体面部后的组织学变化 ,探讨永久性面瘫人工面肌修复的可能性。方法 :出生 3d内的SD大鼠幼崽切取四肢肌肉组织 ,经酶消化、分离、纯化、培养成肌细胞并与Ⅰ型胶原海绵体外复合培养 ,得到组织工程化的成肌细胞 /胶原海绵复合体。将其植入同种成年SD大鼠面部 ,分别于 4、8周取出植入的组织进行HE及肌球、肌动蛋白的免疫组化染色 ,对植入 8周的复合体进行肌电检测 ,观察组织学变化及功能情况。结果 :4、8周后均见植入的复合体形成肌肉样组织 ,其内可见血管生长 ;8周后见动作电位。结论 :组织工程化成肌细胞可能为永久性面瘫的功能性修复提供新的组织来源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003~2008年实施的60例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的切除方法、手术疗效及并发症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57例病人恢复顺利,术后胆漏3例,均经保守治疗治愈。结论在困难胆囊手术中,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可以简化手术,降低手术风险,可以收到胆囊造瘘和标准胆囊切除的疗效。  相似文献   
90.
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在胆囊手术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2003~2008年实施的60例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的切除方法、手术疗效及并发症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57例病人恢复顺利,术后胆漏3例,均经保守治疗治愈.结论 在困难胆囊手术中,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可以简化手术,降低手术风险,可以收到胆囊造瘘和标准胆囊切除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