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54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80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9篇
  1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1.
目的评估游离腓骨瓣结合下颌重建钛板修复下颌骨缺损中的应用.方法收集我科2004年10月至2005年5月应用下颌重建钛板塑形、腓骨瓣游离移植作下颌骨缺损一期修复的患者3例,对咬合关系、面部形态的恢复及并发症的发生等进行评价.结果 3例患者颌关系均在短期内得到恢复,面形恢复满意,术区、供区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下颌重建钛板与腓骨瓣相结合可以互补优缺点,系下颌骨缺损的理想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212.
双侧唇裂与鼻畸形同期整复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双侧唇裂与鼻畸形同期整复的方法和美容效果。方法2003年3月~2004年12月,收治先天性唇裂患儿26例,男14例,女12例。年龄10个月~11岁。其中双侧完全性唇裂13例,均伴双侧完全性腭裂;双侧不完全性唇裂9例,均无腭裂;混合性唇裂4例,均伴单侧完全性腭裂。应用原长法的原则进行唇裂整复,术中解剖口轮匝肌,复位后进行框式缝合;唇珠的形态由侧唇红唇肌肉瓣完成;红唇缘原有自然形态完整保存;同期初步矫正鼻畸形。结果术后患儿创而均Ⅰ期愈合。鼻底宽度及丰满度均较满意,唇弓形态好,无口哨畸形。上唇静态及动态时外形均较好。26例均获随访10d~3个月,双侧不完全性唇裂患儿有较好的鼻尖及鼻孔形态,均不需进行二期手术;双侧完全性唇裂患儿有一定的鼻尖及鼻孔形态,仅遗留鼻小柱过短;混合性唇裂患儿两侧鼻翼基脚稍不对称。结论双侧唇裂与鼻畸形同期整复时,对传统的整复方法进行优化组合,取长补短,并进行适当完善和修改,另加一定的缝合技巧,可在术后近期静态与动态均达到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13.
目的:评价直肠癌术前改良短程放化疗与经典长程放化疗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中下段局部晚期直肠癌按治疗方法分组,30例行改良短程放化疗(短程组),45例行经典的长程放化疗(长程组).改良短程放疗剂量30Gy,3Gy/次,5次/周,共10次;同步化疗方案希罗达850mg/m2,一天两次口服,第1~14天,休息2~3周手术;长程放化疗组处方剂量45Gy,1.8 Gy/次,5次/周,共25次;同步化疗方案为希罗达850mg/m2,一天两次口服,第1~14天和第22~35天,休息4~6周手术.结果:短程组和长程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25/30)和90.6%(29/32);T降期率分别为73.3%(22/30)、75.0%(22/32);N降期率分别为40.0%(12/30)、43.8%(14/32);保肛率分别为76.7%(23/30)、78.1%(25/3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短程组和长程组在新辅助放化疗后出现的骨髓抑制、放射性皮炎、放射性肠炎等不良反应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短程组和长程组在术后出现吻合口瘘、肠梗阻、会阴伤口延期愈合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短程放化疗和长程放化疗均可作为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治疗方案,且术前改良短程放化疗有治疗周期短、住院时间短、费用相对低、患者易接受等优势.  相似文献   
214.
215.
目的:比较热环境与主导管结扎后SD大鼠下颌下腺内Integrinα6β1、CD90.1阳性细胞的增殖能力.方法:15只SD大鼠平均随机分为3组(n=5).加热组大鼠在(34.5±1)℃环境饲养48 h;结扎组下颌下腺主导管结扎6d;正常组予正常环境饲养.实验终点时摘除双侧下颌下腺腺体行组织学观察;流式细胞术分析腺体中Integrinα6β1、c-Kit、CD90.1阳性细胞百分比.结果:加热组下颌下腺体积重量最大,结扎组最小.流式细胞检测加热组、结扎组、正常组腺体内Integrinα6β1阳性细胞数分别为(26.2±2.4)%、(16.9±2.6)%、(10.6±0.7)%(P<0.05),CD90.1阳性细胞分别为(33.0±5.4)%、(25.0±4.1)%、(18.1±3.4)%(P<0.05),c-Kit阳性细胞分别为(13.4±3.4)%、(13.8±3.0)%、(8.5±3.1)%,加热组与结扎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热环境比主导管结扎更能有效刺激下颌下腺内Integrinα6β1和CD90.1阳性细胞的增殖,但对刺激c-Kit阳性细胞增殖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16.
目的通过微卫星不稳定性(MSI)检测在中国新疆地区人群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家系筛查,为临床筛查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技术对新疆地区的HNPCC家系组(A组12例)、可疑HNPCC家系组(B组10例)及散发型大肠癌(C组20例)进行检测及分析。结果 HNPCC家系、可疑HNPCC家系组及散发型大肠癌高度微卫星不稳定(MSI-H)情况分别为83.3%、50.0%、10.0%,HNPCC家系、可疑HNPCC家系组分别较散发型大肠癌高度微卫星不稳定情况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SI与HNPCC情况高度相关,作为HNPCC筛查的重要手段,对指导临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17.
218.
目的:对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统计分析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局部复发患者中男26例,女15例;高分化3例,中分化26例,低分化12例;位于黏膜下层4例,侵及肌层23例,浆膜外14例;肿瘤周径小于1/4圈7例,1/4-1/2圈19例,大于1/2圈15例;上段9例,中段17例,下段15例。局部复发与性别、分化程度及肿瘤位置相关(P〈0.05),与侵犯程度及肿瘤周径无关P〉0.05。结论: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与患者的性别、分化程度以及肿瘤位置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19.
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0-01-2006-05间269例输尿管结石,行逆行尿路造影128例,检查出输尿管结石并息肉者36例;男17例,女19例;左侧15例,右侧21例,同时伴肾结石14例;年龄23~67岁;病程3个月~17年;有肾绞痛史28例;36例均为阳性结石,其中输尿管上段24例,中段9例,下段3例;本组均行IVU及逆行尿路造影;有长期或间断的服用中、西药排石史31例,行体外震波碎石1~4次18例.  相似文献   
220.
目的 探讨组蛋白甲基化酶SET结构域分支型1(SETDB1)对结肠癌细胞衰老与增殖影响。方法 利用多柔比星(DOX)诱导结肠癌细胞衰老,Western blot证实SETDB1在衰老细胞中的蛋白表达量。利用SETDB1的shRNA(shSETDB1#1和shSETDB1#2)和过表达质粒分别构建低表达和过表达SETDB1的结肠癌细胞模型,用Western blot检测SETDB1表达程度;用CCK8法和β-半乳糖苷酶染色法分别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及衰老细胞的百分比,p53和p21的变化由Western blot检测;针对p53过表达质粒行逆转实验。结果 DOX诱导细胞衰老后SETDB1的蛋白表达量可降低。低表达SETDB1后结肠癌细胞的增殖能力下降,衰老细胞比例由(22.00±4.35)%升至(54.00±5.56)%和(53.33±4.93)%(P<0.001);过表达SETDB1后结肠癌细胞增殖能力升高,衰老细胞比例从(43.33±6.11)%降低至(21.33±3.51)%(P<0.01);通过GSE56496数据富集分析发现SETDB1与p53信号通路有关,沉默SE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