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5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125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38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80篇
口腔科学   22篇
临床医学   262篇
内科学   140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53篇
特种医学   88篇
外科学   322篇
综合类   625篇
预防医学   190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99篇
  1篇
中国医学   208篇
肿瘤学   33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腰椎滑脱症手术治疗的方法,评价其在治疗中应用的效果。方法:30例腰椎滑脱症患者在常规椎管减压、联合应用滑脱型RF系统复位固定,椎间融合器融合后随访10-20个月。结果:综合30例患者临床症状和X线征象,对治疗效果作出评定,有效率达96.67%,优良率达90%。结论:滑脱型RF系统结合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2.
目的研究乳腺放射状瘢痕患者的影像学表现,以减少乳腺放射状瘢痕的误诊率和及早发现乳腺放射状瘢痕患者。方法采用病理活检和免疫组化方法来确诊5例乳腺放射状瘢痕患者,并分析乳腺放射状瘢痕的病理学表现,以研究其X线和MRI影像学表现。结果乳腺放射状瘢痕病灶呈放射状,弹力纤维变性,乳腺导管小而不规则,伴有不同程度的增生。免疫组化表明calponin分布细胞膜,腺体周围有腺上皮细胞。5例乳腺放射状瘢痕患者X线显示,癌灶周围可有钙化灶或小结节,结节周围有毛刺影。MRI中,呈类圆形结节,边缘模糊,呈等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结节呈不均匀强化。结论乳腺放射状瘢痕缺乏特异性影像学表现,但结合多种影像学改变有助于早期发现病灶。  相似文献   
103.
为了解广西玉林市食品从业人员培训效果 ,探索食品从业人员健康教育培训的适宜方法 ,广西玉林市卫生防疫站于 2 0 0 0年 6月对食品从业人员进行了培训 ,共 775人 ,男 3 69人 ,女 4 0 6人 ;最大 75岁 ,最小 1 5岁 ;文化程度自小学至大学本科 ,以中学文化程度为主。因为药店销售保健食品 ,故药店从业人员也列入食品从业人员中一并管理。方式为 :1 利用录像片进行培训 播放北京市食卫监所摄制的《食品卫生要求与管理》和广西卫生厅摄制《健康警世录》等专题录像片。要求人人集中系统学习 ,观看录像 1 5~ 3 0分钟 ,然后开卷测试 ,由培训主持…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究血清游离轻链κ/λ比率(sFLCR)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03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使用免疫比浊法检测所有人的血清游离轻链,计算出sFLCR,并将患者分为高比率组和低比率组;分析高比率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sFLCR与血清学指标的关系,进而评价sFLCR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作用。结果 比较高比率组与低比率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一般资料情况,发现两组年龄、性别、血清白蛋白和IgG相差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比率组患者的DS分期中Ⅱ和Ⅲ期人数更多,β2微球蛋白、sFLCR(≥100或≤0.01)和血肌酐也多于低比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有显著差异的相关因素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发现,β2微球蛋白(P=0.020)和sFLCR(P=0.011)差异更明显,为高比率组多发性骨髓瘤疾病的独立相关因素;对高比率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sFLCR与β2微球蛋白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sFLCR≥100多发性骨髓瘤患者sFLCR与β2微球蛋白呈明显正相关(r=0.680),而sFLCR≤0.01多发性骨髓瘤患者sFLCR与β2微球蛋白呈显著负相关(r=-0.709)。采用ROC曲线分析比较β2微球蛋白和sFLCR诊断的准确性,β2微球蛋白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疾病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7,而sFLCR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8。结论 sFLCR可定量、准确诊断高比率多发性骨髓瘤,因此可作为临床多发性骨髓瘤诊断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观察针刺对睡眠剥夺受试者面部新陈代谢热的影响。方法 将64例健康青年受试者随机分为4组:正常睡眠组(A组)、睡眠剥夺组(B组)、睡眠剥夺与小醒脑开窍针法配合申脉、照海穴针刺治疗组(C组)和睡眠剥夺与非经非穴针刺治疗组(D组)。A组保持正常睡眠状态,对B、C、D组同时进行24 h睡眠剥夺,次日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检测4组受试者面部热值,及观察C、D组针刺治疗后面部热值的变化。结果 红外热成像图显示,A组面部呈温热状态,B、C、D组面部呈高热状态。A组热值显著低于B组、C组和D组(P<0.05)。B、C、D 3组热值多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D组针刺治疗后面部热值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但C组治疗后面部热值降低值显著大于D组(P<0.05)。结论 睡眠剥夺可导致面部热值升高,小醒脑开窍针法配合申脉、照海穴针刺能够降低睡眠剥夺者面部较高热值,且疗效优于非经非穴针法。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探讨钽棒植入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髓芯减压钽棒植入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8例.术前根据影像学资料,按Steinberg进行分期,采用Harris评分系统评估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12~20个月,平均14个月.所有患者均在随访时间内进行疗效评估,对患者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65.28±4.26)分提高到术后末次随访平均(95.28±2.42)分,其中优5髋,良3髋.髋关节影像学稳定,股骨头无坏死进展.结论 髓芯减压钽棒植入可以延缓和逆转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进程.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观察缺血后处理对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30只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A组,假手术组;B组,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C组,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肠缺血后处理组,实验结束后取小肠标本进行小肠上皮细胞形态和呼吸功能指标测定。结果A、C两组线粒体的数目、周长均大于B组,A、C两组问比较,A组较大(P〈0.05)。A、C两组线粒体的面积、最大直径、最小直径、等效直径均小于B组(P〈0.05),A、C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线粒体的体积密度小于A组,面积密度、比表面和粒子数密度均小于其余两组(P〈0.05)。A、C两组间三维平面形态计量学各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线粒体呼吸控制比率(RCR)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B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小肠缺血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肠上皮细胞线粒体形态和功能均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的原因和防治对策。方法:观察176例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后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情况,对中耳积液耳聋者行鼓室穿刺抽液处理。采用χ^2检验比较患者年龄、性别、鼻咽原发病灶大小、部位以及放疗前后有否分泌性中耳炎等因素与放疗后产生分泌性中耳炎的关系。结果: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率为48.9%,而放疗后6个月内的发生率为51.2%。患者年龄(P=0.367)、性别(P=0.126)及鼻咽原发灶大小(P=0.147)等因素对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无显著影响,而放疗前有分泌性中耳炎和鼻咽肿瘤侵及侧壁与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长期存在显著相关,P值均为0.000。结论:放疗前有分泌性中耳炎、鼻咽肿瘤侵犯侧壁是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长期存在的危险因素。对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耳聋实行多次鼓室穿刺抽液和适当选择助听器是目前可行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观察刺五加治疗脑梗塞伴抑郁症的疗效。方法:10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刺五加组与复方丹参组。两组均不用其他抗抑郁药及扩血管药。结果:治疗一个疗程后,有效率:刺五加组为74%,丹参组为24%。结论:刺五加注射液为治疗脑梗塞伴有抑郁表现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10.
黄文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3):80-81
目的观察急性闭合性脾损伤的CT诊断结果,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07年2月~2010年2月急性闭合性脾损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先作B超扫描于左上腹作纵切、横切及斜切扫查,然后使用CT扫描,层厚10mm,层距10mm,连续平扫,从隔顶至肾下极,怀疑脾破裂者做增强扫描。结果本组80例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外伤性破裂。CT对脾损伤诊断敏感性97.50%、特异性95.50%、准确率95.00%,均高于B超检查的91.67%、92.96%、86.25%(P〈0.05).结论CT诊断闭合性脾损伤有特异性的声像图表现,可重复进行动态观察,具有无创无痛以及诊断准确率高等优点,因此应作为治疗中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