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3篇 |
免费 | 9篇 |
国内免费 | 19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5篇 |
临床医学 | 34篇 |
内科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5篇 |
外科学 | 20篇 |
综合类 | 11篇 |
预防医学 | 8篇 |
药学 | 6篇 |
中国医学 | 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7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8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8篇 |
2010年 | 2篇 |
2009年 | 4篇 |
2007年 | 1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14篇 |
2004年 | 18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目的:通过对肩周肌筋膜炎的患者进行触发点针刺治疗,以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2-04/2004-10玉溪市人民医院骨科门诊治疗的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患者30例。肩关节前屈、外展受限。应用10g/L利多卡因注射液对肩周的三角肌、肱二头肌痛点进行针刺治疗,每隔7~12d1次,治疗两三次。并进行三角肌、肱二头肌的牵张锻炼,3次/d。治疗后3个月采用自拟评分对患者疼痛和肩关节活动度进行评定(共为8分,1分为无痛,8分为受累肌疼痛较重,整个肩关节活动受限,夜痛)。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30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患者疼痛评分:治疗后3个月疼痛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1.40±0.67),(5.90±0.99)分,t=48.7,P<0.01]。②患者肩关节活动度:治疗后平均外展、前屈角度明显大于治疗前治疗前(113.4°比46.3°,98.4°比33.5°)。结论:针刺治疗肩周肌筋膜炎能够明显地减轻疼痛,改善因其引起的肩关节活动障碍。 相似文献
82.
83.
目的观察分析外侧切口进行全髋置换的手术效果。方法68例患者采用外侧切口行全髋置换术,术后随访0.5~3年,并以Harris法进行功能评定。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在外侧切口下顺利进行,术中显露满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半年后患肢功能恢复良好,无髋外展无力和髋关节脱位显现,X线片显示假体位置良好,无假体松动,优良率达100%。结论外侧切口进行全髋置换术具有入路快捷、创伤小、出血少、显露良好、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患肢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84.
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病因学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肌筋膜触发点疼痛是临床常见的肌肉慢性损伤和疼痛疾病的症状,目前对肌筋膜触发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治疗手段和电生理研究,对肌筋膜触发点的病因学研究还较少,较为著名的是Simons在1999年提出的“整体假说”。此假说全面地介绍了可能引发肌筋膜触发点疼痛的各种因素,指导肌筋膜触发点的临床治疗并且为其提供了较为合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5.
目的 :观察针刺和拉伸灭活膝关节周围肌的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中老年膝骨性关节炎和缓解行走疼痛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至2014年在疼痛门诊治疗的108例中老年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资料。男35例,女73例,利用针来回穿刺膝关节周围触发点,要求引出肌肉的局部抽搐反应。针刺治疗后对膝关节周围肌肉进行拉伸锻炼,拉伸的幅度以患者可耐受肌肉拉紧的酸痛为止,循序渐进逐渐增大。对治疗前后关节活动度测量和行走时疼痛的VAS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1年后随访95例无疼痛。VAS评分,从治疗前重度7.6±0.5,中度4.9±0.7,下降至1年后随访的轻度1.9±0.6和无痛0.3±0.2。结论:对膝关节周围肌针刺和拉伸灭活其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可以缓解膝骨性关节炎造成的行走疼痛。 相似文献
86.
目的:观察局部损伤后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动物模型的自发肌电和触发点肌纤维的病理结构改变。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7周龄)随机分成4组,每组8只。A组对照组,不进行干预;B、C、D组为实验组,采取打击结合离心运动进行干预,每周1次,不同组采取的干预持续时间不同,B组干预4周,C组干预8周后饲养2周,D组干预8周后饲养4周。实验共12周。分别在不同时间检查大鼠受累肌的紧张带和局部抽搐反应,采用肌电仪观察自发肌电现象,然后解剖取材,检查触发点肌肉组织学改变,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A组各项检查均为阴性。其它3组与A组比较:(1)紧张带:B组未发现紧张带,阳性率为0;C组阳性率为100%(8/8,P<0.01),D组阳性率为75%(6/8,P<0.01);(2)局部抽搐反应:B组阳性率为37.5%(3/8,P<0.05),C组阳性率87.5%(7/8,P<0.01),D组阳性率为75%(6/8,P<0.01);(3)自发肌电图:B组阳性率为12.5%(1/8,P>0.05);C组阳性率100%(8/8,P<0.01),D组阳性率87.5%(7/8,P<0.01)。组织学观察显示:A组和B组均未发现挛缩肌纤维,C组和D组发现挛缩肌纤维。结论:采取打击结合离心运动干预1个月虽激活了大鼠触发点,但不足以形成慢性肌筋膜触发点疼痛综合征,而2个月的干预可形成稳定可靠的肌筋膜触发点疼痛综合征。 相似文献
87.
目的:观察肌筋膜疼痛触发点(MTrPs)模型大鼠外周血中前列腺素F2α(PGF2α)浓度变化情况,并通过体外注射PGF2α观察其对触发点肌电活动的影响,探究PGF2α与触发点的关系。方法:4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G组)、造模组(MG组)、生理盐水组(SG组)和PGF2α组(PG组),每组10只。除CG组外,其余三组采取打击结合离心运动进行干预8周,恢复4周,检测受累肌结节、紧绷带、局部抽搐反应和自发性电位;CG组正常饲养12周。12周后ELISA法测量各组大鼠血清PGF2α浓度。之后分别对SG组局部肌肉注射生理盐水,PG组局部肌肉注射PGF2α,CG组和MG组分别作为空白对照和模型对照不注射任何物质。干预后即刻记录各组静息状态下的自发性电活动。结果:与CG组相比,其余三组大鼠血清PGF2α浓度均显著性增加(P0.05)。给药后即刻,MG组、SG组和PG组大鼠均能记录到异常的自发电位,对照组大鼠基本无电活动,肌电波形形似一条直线。与CG组相比,MG组、SG组和PG组的肌电波频、波幅以及波长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G组显著高于MG组和SG组(P0.05)。MG组和SG组之间相比各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PGF2α能增加触发点肌纤维的肌电活动,促使触发点活性增加。 相似文献
88.
摘要
目的:探究一次腹部肌筋膜触发点针刺治疗和一次牵伸运动练习对原发性痛经女性在经期时的即刻镇痛效果。
方法:共54例原发性痛经女性参与试验,将所有受试者随机分为肌筋膜触发点组(20例)、运动组(18例)和空白对照组(16例),肌筋膜触发点组在经期第一天痛感最强时接受一次腹部触发点针刺治疗,运动组在经期第一天痛感最强时接受一次时长为30—45min的牵伸运动练习,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干预。在干预前后采集压痛阈值、McGill疼痛评分和痛经症状评分。
结果:即刻治疗后,组内比较时,肌筋膜触发点组在各个部位的压痛阈值显著升高(P<0.05)、McGill疼痛评分和痛经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运动组在腹部远端区域见压痛阈值显著提高(P<0.05),在部分腹部近端区域(腰椎左侧、上腹直肌处)见压痛阈值显著降低(P<0.05)、McGill疼痛评分显著降低(P<0.05),但痛经症状积分仅有下降趋势(P>0.05);组间比较时,肌筋膜触发点组与对照组之间仅在腕背部右侧、斜方肌右侧、下腹直肌左侧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经期时,肌筋膜触发点针刺治疗可以立即降低机体的疼痛敏感性和疼痛强度,以及缓解痛经相关症状,而即刻的牵伸运动可能提高机体的疼痛敏感性。 相似文献
89.
背景:有研究显示肥胖与骨骼肌疼痛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具体因素尚未发现。目的:分析肥胖人群中隐性触发点的可能性发展。方法:选择暑期减肥夏令营中体脂率均大于30%,年龄在9-20岁自愿受试者57名(18岁以下营员由父母签订知情同意书)。用压力测痛仪测量受试者左右手臂肱桡肌肌腱结合处(C点)、隐性触发点处(B点)以及附着点处触发点(A点)的疼痛阈值。另外,随机选取其中19名受试者进行2周以羽毛球和乒乓球为主的运动锻炼,测量运动前后肱桡肌A、B、C 3点的疼痛阈值。结果与结论:1受试者B点的疼痛阈值最低,C点的疼痛阈值最高。2男女比较,A点疼痛阈值存在明显差异,且女性明显低于男性。3B点的疼痛阈值随体质量指数的增加而增加。4运动前后,3点疼痛阈值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说明,人体9岁后可能在肱桡肌处产生隐性触发点,女性可能更易形成附着点处触发点,运动对肱桡肌处隐性触发点的活化或消除均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0.
目的:观察利用触发点疼痛原理对肱骨外上髁炎进行诊断及改善患者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01-01/2004-12玉溪市人民医院骨科门诊收治的肱骨外上髁炎患者35例。男24例,女11例,年龄23-65岁。对患者有肌筋膜触发点疼痛的部位反复针刺,每隔7~12天治疗1次。治疗两三次。辅助补充多种维生素和改善周围循环的药物3-6个月。并做肘外侧肌和内侧肌的牵张锻炼。疗程结束,按自拟疼痛评分标准进行疼痛评定,共分为6分,1分为无痛,6分为严重疼痛。结果:35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治疗后的平均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1.20&;#177;0.40),(4.40&;#177;1.03)分,t=16.8,P〈0.001]。结论:肱骨外上髁肘外侧肌群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肱骨外上髁炎的主要原因,对受累肌肉进行触发点疼痛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疼痛,是一简易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