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76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4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神经导航下显微手术切除脑深部病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深部病变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在BrainLabVV2神经外科导航系统指导下显微手术切除脑深部直径为8~25 mm大小病变46例。其中脑脓肿4例,脑囊虫病2例,脑膜瘤2例,侧脑室内室管膜瘤1例,胶质瘤22例,海绵状血管瘤7例,血管畸形4例和炎性肉芽肿4例。除脑膜瘤外,其余病灶平均距脑皮质约30 mm。分别利用神经导航系统定出手术切口、骨窗大小,指示手术入路。结果 40例病变全切(87%),6例次全切(13%)。骨窗平均30 mm×40 mm大小;平均导航误差小于1.2m。术后39例患者临床症状改善,7例无变化,无手术并发症。结论在神经外科导航系统指导下手术切除脑深部直径为8~25mm大小病变定位准确可靠,切口和骨窗大小适当,术中合理采用导航与手术分离的方法 ,利用自然沟裂,加之熟练的显微手术操作,可最大限度切除病变,减少副损伤和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2.
急性脑外伤垂体内分泌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急性脑外伤后垂体-甲状腺轴和性腺轴激素改变,以及脑脊液中环磷酸腺苷(cAMP)的环磷酸鸟(cGMP)含量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前瞻性的研究,分别于伤后或术后1-2天,5-7天,10-14天,20-22天探讨了18例急性脑外伤患者血中垂体,甲腺和性激素以及脑脊液中cAMP和cGMP含量,与对照组10例进行比较,结果:cNMP,cGMP伤后早期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中晚期逐步升高并接近对照组,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伤后早期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5,P<0.001),随意识好转T3接近正常,T4浓度增高,但未恢复正常,卵泡刺激素早期无显著改变,中期明显降低(P<0.01),晚期接近正常,睾酮观察期间均较对照组降低(P<0.01),虽晚期有所升高,但未恢复正常,皮质醇伤后早期升高,但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P>0.05),cAMP,血清T4与GCS评分减少有相关关系,GCS评分愈低,cAMP和T4降低就愈明显(P<0.05),随意识改善而逐渐升高,结论:急性脑外伤可影脑脊液(CSF)中cAMP和cGMP,及下丘脑垂体-甲状腺和性腺轴的功能,其变化程度与脑伤程度有关,对伤后判断病情和蔼和估计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适应证及其疗效.方法比较两种微创手术及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血肿清除情况.结果两种方法均较安全,两组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有效率大于72%;3~5天血肿残余率除穿刺组1例≤50%外,其余病例均<10%,穿刺组清除时间较碎吸组稍慢一些.结论幕上血肿大于25ml,或中线结构移位大于5mm都可考虑微创手术,特别适合高龄、心肺肝肾功能差、不能耐受或不愿手术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4.
1.1 概述癫痫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是一组以脑部神经元异常过度放电所致的突然、反复、短暂的部分或全部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特征、起因较复杂的临床症候群。目前.全球约有4000万癫痫患者,首次发作6月内明确诊断者约占50%,5年内明确诊断者约占85%,而仅1/4患者得到治疗。有关癫痫发病率,世界各地报告相差很大.根据WHO的报告:发达国家为5.0‰,发展中国家7.2‰、不发达国家11.2‰,若包括单次发作及热性惊厥在内,  相似文献   
45.
目的:分析颅内血管网状细胞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1975年~1996年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血管网状细胞瘤38例作一回顾性研究。结果:发病年龄多数为20~50岁,男性多于女性,绝大多数发生于小脑。26例行CT检查,肿瘤分囊性者23例,其中4例又作MRI检查,肿瘤为囊性者3例。瘤结节及实性肿瘤全切除36例,部分切除加放射治疗2例。结论:MRI检查对囊性血管网状细胞瘤的诊断有特异性;手术切除程度和病变呈多灶性与肿瘤复发有关;肿瘤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  相似文献   
46.
目的总结50例X刀治疗垂体腺瘤的治疗和临床、内分泌、影像复查资料,评价X刀治疗垂体腺瘤的临床疗效,探讨X刀治疗垂体腺瘤的方法学.方法用X刀对PRL腺瘤36例,GH腺瘤5例,混合性腺瘤4例,无功能性腺瘤5例治疗.肿瘤治疗剂量19.48±3.36Gy,等中心数1.24±0.68个/例,视交叉受重<8~9Gy.结果随访12~62月,平均32.6月,14例闭经患者恢复月经,共26例月经恢复正常,25例停止溢乳,3例患者溢乳减轻,5例患者受孕,6例患者肢端肥大改善,临床有效率96%.影像学复查肿瘤消失35例,坏死缩小12例,肿瘤控制率100%.在治疗后3~6月,可出现肿瘤坏死缩小,随时间的延长,肿瘤消失率增加,但大体积病变,肿瘤消失困难.结论X刀是一种垂体腺瘤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推荐无功能腺瘤>12-13Gy,分泌性腺瘤20-30Gy.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是X刀治疗垂体腺瘤的新课题和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47.
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探讨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机制及其时序空间分布。方法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生物素脱氧尿嘧啶核苷酸缺口末端标记法、琼脂糖凝胶电泳、透射电镜、流式细胞术、凋亡调节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轻、重度脑损伤不同脑域神经细胞凋亡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 X 刀治疗颅内肿瘤、脑血管畸形的方法与疗效。方法:X 刀治疗颅内肿瘤、血管畸形302例,单次治疗219例,分次83例。结果:平均随访16.36月,1年生存率87.35%,平均生存期21.69月,实际肿瘤控制率88.35%,血管畸形闭塞率90%。小病变肿瘤控制好,水肿率低(P<0.05)。大病变分次治疗优于单次,且水肿率低(P<0.05)。结论:临床和影像学结果肯定了 X 刀对颅内肿瘤、血管畸形的治疗作用。严格治疗指征,合理使用分次、多靶点治疗,注意治疗给量、综合治疗及联合手术治疗,有益于提高局部控制率和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49.
目的 分析CSPG2和HSPG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中国汉族散发颅内动脉瘤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关联研究方法,收集颅内动脉瘤患者537例以及年龄和性别匹配的正常对照1071名的外周血样各5 mL并提取基因DNA.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目的DNA,用单碱基延伸(SNaPshot)法进行SNP分型.选取文献报道的CSPG2和HSPG2基因的两个标签SNPs位点rs251124和rs3767137,分析其与汉族散发颅内动脉瘤发病的关联性.结果 CSPG2和HSPG2基因的两个标签SNPs位点rs251124和rs3767137的基因型均满足Hardy-Weinberg平衡.CSPG2rs251124的等位基因频率在患者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HSPG2 rs3767137的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之间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但其相应的OR值大于1(OR=1.12;95%CI=0.92~1.37).患者组与对照组rs251124、rs3767137的基因型频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0.53).结论 未发现CSPG2和HSPG2基因rs251124、rs3767137 SNPs与中国人颅内动脉瘤发病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显微手术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8年1月至2013年8月显微手术夹闭的31例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动脉瘤位于延髓前段9例、延髓侧段6例、扁桃体延髓段5例、终末扁桃体段7例、扁桃体上端区域4例;术前Hunt-Hess分级Ⅰ级10例,Ⅱ级14例,Ⅲ级7例;采用远外侧入路15例、乳突后枕骨下入路7例、枕骨后正中入路9例。结果术后6个月,运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患者预后,mRS评分0分20例,1分5例,2分3例,4分1例(Hunt-Hess分级Ⅱ级),6分2例(1例死于肿瘤感染,1例死于)。结论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破裂常表现脑干周围蛛网膜下腔出血,或仅表现为第四脑室出血;小脑后下动脉常有变异,CT血管造影不易发现动脉瘤;受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的位置和解剖变异的影响,手术入路应给予个性化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