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8篇
神经病学   3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0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舌咽神经痛(GNP)的技术要点及其疗效。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1年7月至2016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GNP患者18例。所有患者术前接受MR血管成像(MRA)检查,明确舌咽和迷走神经与周围血管的解剖关系,其中17例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1例采用远外侧入路;对患者均未行神经根丝切断术。结果 18例患者术前均有典型的舌根、咽部、扁桃体或外耳道深部等部位的发作性剧烈疼痛。术前MRA提示并且在术中证实,患者的责任血管均为小脑后下动脉主干或其分支。术中直视下将责任血管移离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的出脑干区,确保血管与神经不再相互接触。手术无致残致死,无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等并发症。术后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期为1~62个月。其中17例患者疼痛症状完全消失,疼痛数字量表评分(NRS)为0分;1例疼痛未缓解,出院时NRS评分同术前的8分。3例患者术后出现轻微的声音嘶哑、咽部不适,随访期内逐渐缓解。结论 显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GNP安全、有效的方法,小脑后下动脉是最为常见的责任血管,术前影像学检查、术中明确减压非常重要,对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切断需慎之又慎。  相似文献   
82.
颅内动脉瘤破裂是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其死亡率和致残率极高.动脉瘤夹闭术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常规手段.但有些宽颈,反复出血或大型动脉瘤难以手术夹闭.我院采用机械可脱性螺旋留成功地栓塞了1例大型颅内动脉瘤,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病人男性,35岁.汉族.以反复蛛网膜下腔出血4次入院.首次发病为打喷嚏后出现剧烈头痛、呕吐,继之意识丧失.经头颅CT和腰穿脑脊液检查证实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入院时体检:意识清醒,反应稍迟钝,时间和地点定向力差.血压16/11kPa,心率82次/min.脑膜刺激征阳性,双下肢腱反射活跃,巴彬斯基征阳性.经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确诊为前交通动脉瘤.因动脉瘤体较大(13mm×19mm),瘤颈较宽,不易夹闭,故于1995—09—20行血管内栓塞治疗.  相似文献   
83.
立体定向术中靶点的电生理验证新疆医学院一附院神经外科柳琛,郭怀荣,鲍遇海立体定向毁损术中靶点的正确与否决定了手术的成败。我们在手术中采用公式来验证靶点与内囊的关系,取得较好的疗效,避免了内囊损伤。根据公式进一步推导为其中D=丘脑腹外侧核(VL)与内囊...  相似文献   
84.
CT扫描常发现位于脑深部的低密度小病灶,定位困难,影响了诊断和治疗。我们在CT引导下行徒手穿刺病灶并作肿瘤细胞学检查,本组共9例。具体操作是:根据CT测量结果先在体表贴—小的金属物作为标记,行CT扫描调整穿刺点,使之更准确。再根据先测定的深度用14号脑血管造影穿刺针穿刺。复查CT确定针尖位置在病灶内,用注射器抽吸少量组织送查肿瘤细胞学检查,30分钟后再次CT扫描了解有无出血,手术结束。病理结果大部分为星形细胞瘤,其他尚有胶质细胞增生,慢性炎症。根据结果给以化疗放疗等治疗。我们认为此法具有简便安全、准确、并发症少、病人痛苦少等优点,只要病灶直径在1~2cm均可成功,在那些尚未开展立体定向手术的单位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5.
86.
本文报道了6例后颅凹包虫囊肿手术治疗,其中完整摘除囊肿5例,破溃摘除1例。我们使用脑室内加压与局部加压漂浮法相结合,可以使包虫囊肿缓慢脱出完整摘除。术中切开皮层分离外囊时需要特别仔细小心,动作轻柔、缓慢,以防将内囊弄破发生过敏性休克,使子囊随脑脊液种植到其它部位,形成多发生性包虫囊肿。  相似文献   
87.
供瘤动脉栓塞术在耳鼻喉科的应用(附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例鼻咽纤维血管瘤、2例鼻腔上领窦血管纤维瘤、1例鼻咽癌放疗后假性动脉瘤玻裂致死性鼻出血及1例上颌窦筛窦腺癌共7例,均在局麻后,以Seldinger法经皮穿刺右股动脉插管,应用数字减影技术,行供瘤动脉造影,然后选择性给供瘤动脉推注长期或中期作用栓塞物,其中5例在供瘤动脉栓塞术后3~5d行肿瘤切除术,取得非常满意的疗效,其中例3鼻窦腺癌采用放疗加供瘤动脉化疗同时栓塞,再放疗及手术切除的综合治疗新方法,病理检查显示瘤细胞退变.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脑膜瘤的软脑膜血供与其瘤周水肿形成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2月~2005年2月该科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60例脑膜瘤患者,所有患者均有脑血管造影和头颅CT资料。脑膜瘤的供血类型和位置通过脑血管造影来确定,瘤周水肿的位置通过头颅CT来确定,再将两者的空间位置关系加以整和分析。结果脑膜瘤的软脑膜血供与瘤周水肿的相关性通过χ^2检验(P=0.000)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其位置基本符合(符合率92.593%)。结论脑膜瘤的软脑膜血供与瘤周水肿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重建结合颅内动脉瘤孤立术治疗前循环复杂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4例载瘤动脉远端侧支循环代偿不良的前循环复杂动脉瘤患者,行大脑中动脉血流重建和动脉瘤孤立术。依据动脉瘤部位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血流重建方式,包括对M2段及其远端的动脉瘤采用低流量旁路移植5例,对M1段动脉瘤采用中流量旁路移植4例,对颈内动脉颅内段动脉瘤采用高流量旁路移植5例。术中或术后行脑血管造影和血管超声检查,以了解吻合口通畅与否及动脉瘤闭塞状况。本组患者随访期为2~60个月。结果低和中流量旁路移植的9例患者术后经过顺利,术后造影示吻合口均通畅。5例高流量旁路移植的患者中3例术后经过顺利,2例术后即刻出现新的神经功能障碍,超声检查显示移植的血管内血栓形成。再次手术取栓后,神经功能障碍1例完全恢复,另1例大部分恢复;术后复查造影示4例吻合口通畅,1例吻合口不通。结论大脑中动脉血流重建结合动脉瘤孤立术是治疗载瘤动脉远端侧支循环代偿不良的前循环复杂动脉瘤的有效方法,应根据动脉瘤部位和侧支循环状态,可选择高、中、低不同流量的旁路移植术式。  相似文献   
90.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病率约为10.5/10万人年,其中动脉瘤破裂约占80%,其病死率为51%,幸存者约有1/3重残。面对如此常见和严重的疾病,其最佳治疗方法的创建和选择无疑是重大的科学和人文问题。我们应该勇敢而科学地面对这个问题。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GDC)栓塞动脉瘤的技术出现后,传统的手术方法遇到了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