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1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63篇
耳鼻咽喉   27篇
儿科学   31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86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371篇
内科学   197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238篇
特种医学   157篇
外科学   123篇
综合类   678篇
预防医学   253篇
眼科学   37篇
药学   247篇
  2篇
中国医学   258篇
肿瘤学   104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6篇
  1975年   4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61.
目的探讨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尿动力学改变及膀胱功能康复的影响因素。方法220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分为2组:7d组122例,初次留置尿管7d;14d组98例,初次留置尿管14d。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尿动力学改变及膀胱功能恢复的时间,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①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7d,13·9%的患者膀胱无知觉,平均膀胱容量(256·2±64·9)ml,平均尿流率(7·6±2·9)ml/s;术后14d,2·0%的患者膀胱无知觉,平均膀胱容量(310·4±80·5)ml,平均尿流率(9·2±3·4)ml/s。(P<0·01);②7d组,术后14d、21d膀胱功能恢复的比例分别为86·9%、91·0%;14d组,术后14、21d膀胱功能恢复的比例分别为94·9%、99·0%。(P<0·01);③术后7d,尿路感染(UTI)发生率为37·7%,并发UTI者,膀胱功能康复率为52·2%,无UTI者为81·6%。术后14d,UTI发生率为62·2%;并发UTI者,膀胱功能康复率为91·8%;无UTI者为100·0%。(P<0·01)。结论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患者膀胱功能障碍主要为神经源性膀胱,留置尿管14d比留置尿管7天膀胱功能恢复好。随着留置尿管时间的延长,UTI发生率相应地上升。UTI也是影响术后膀胱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的超声检查与临床意义。方法对317例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与术前B超检查情况对比,并分析其声像图征象。结果289例(91.2%)急性阑尾炎的声像图有改变。其直接征象:右下腹阑尾区可见条索状低回声结构,随呼吸上下移动;周边有程度不一的无回声区;管内有强回声团或云雾状强回声反射;横切时呈“靶环征”;右下腹阑尾区或盆腔低回声块状占位。其间接征象为:右下腹回盲部肠管扩张,管内有液体或内容物淤积;右侧肾积水,右下腹游离无回声区,超声麦氏点压痛。结论对临床可疑阑尾炎进行腹部常规、阑尾区周围及盆腔的扫查,可提高检出率,减少误诊率,并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3.
目的 研究大蒜多糖体外抗柯萨奇病毒B3(Coxsackievirus group Btype3, CVB3)作用。方法 观察大蒜多糖A,B,C的细胞毒性、对CVB3直接灭活作用、抗CVB3吸附作用及对CVB3生物合成抑制作用。结果 大蒜多糖A,B,C对Hep-2细胞的半数中毒浓度(TC50)分别为1000, 800, 4000μg/mL;均无直接灭活CVB3及抗CVB3吸附作用;除A外,B和C均可剂量依赖性抑制CVB3生物合成.。结论 大蒜多糖B和C在体外通过抑制CVB3生物合成而发挥抗CVB3的作用。  相似文献   
64.
1.INTRODUCTIONSincethepastdecade熏RadiologyInformationSystem穴RIS雪andPictureArchivingandCommunicationSys鄄tem穴PACS雪havebeingemployedinanincreasednumberofradiologyde鄄partmentstoimproveprocesspro鄄ductivity熏providebetterqualityofimagingservices熏andreducemedicalerrors.Intherecentyears熏systemin鄄tegrationhasbecomethemajorneedofthehealthcareprovidersworld鄄wide熏todrivethedirectionofthede鄄velopmentofRISandPACStowardsafullyintegrateddigitalradiologyde鄄partment.Openindustrys…  相似文献   
65.
目的描述脑泡型包虫病(cerebral alveolar echinococcosis,CAE)在3.0 T磁共振和256层螺旋CT的影像学特征,对比两种影像学检查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的21例CAE患者的3.0 T磁共振和256层螺旋CT资料(16例3.0 T磁共振,18例256层螺旋CT,包括平扫和增强扫),对病灶的数量、大小、位置,内部结构和轮廓、周围水肿情况进行描述。结果 21例患者共45个病灶,病灶最大直径0.6~5.6 cm,其中12个位于顶叶,13个位于额叶,10个位于颞叶,5个位于枕叶,5个位于小脑半球。病灶呈实性、囊实性或囊性改变,病灶形态规整,边界清晰,病灶周围出现不同程度水肿。结论 CT和MRI检查是诊断CAE的重要手段,但是CT检查在钙化方面影像表现优于MRI,而MRI可以更好地显示囊肿内部情况并确定其解剖位置与邻近结构的关系,这对手术计划更有帮助。  相似文献   
66.
鲍广德 《中国保健营养》2012,(22):4955-4956
目的分析本地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情况,并提出防治对策降低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率。方法选取本地区2008年到2011年疾病检测系统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资料,回顾性进行分析,提出流行性腮腺炎防治对策。结果 2008年到2011年城市发病509例(509/625),占总发病例的81.44%;农村发病116例(116/625),占总发病例的18.56%;经回顾性分析,发现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高峰为春季、冬季,4年内4月-7月期间发病人数比较多;男性发病人数为432例(占69.12%),女性发病193例(30.88%),性别比例为2.24: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岁-19岁之间,此年龄段人群的发病数分别为143例(占85.63%),112例(占83.58%),122例(占78.71%),143例(占84.62%)。结论本地区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率还比较高,要提高防治力度,积极开展流行性腮腺炎免疫接种防治。  相似文献   
67.
传统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主要应用于左心功能的评价。由于右心室大部分位于胸骨后方、形态不规则等特点,传统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于右心室功能评价的准确性受到限制。随着超声心动图、多层螺旋CT、核磁共振及放射性核素技术的不断发展及相关后处理软件的开发、完善,使得影像学在评价右心功能方面不断创新,测得结果也更加客观、精确,在临床中具有较大的研究意义及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8.
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培养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建立便捷,成熟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体外培养方法。方法:本实验对常用的培养方法加以改进,采用胰蛋白酶及Ⅰ型、Ⅱ型胶原酶共同消化法,分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并对体外培养的心肌细胞的存活率、活力及纯度进行鉴定。结果:分离的心肌细胞存活率为96%,培养3 d后有60%~80%的细胞开始搏动,搏动频率平均50次/min,心肌细胞纯度在75%以上。结论:本实验建立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体外培养方法是成熟,可靠的。  相似文献   
69.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在脑、肾、肺、血管等组织中,花生四烯酸(AA)可以被细胞色素P450(CYP450)或15脂氧化酶代谢为15-羟化二十烷四烯酸(15- HETE)、20-羟化二十烷四烯酸(20- HETE)、环氧二十碳四烯酸(EETs)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最近研究证明,15- HETE与许多疾病如骨组织、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鉴于15-HETE在体  相似文献   
70.
近年来,高原山区急性血吸虫病(以下简称急感)疫情稳中有升,2002年四川省发生急感54例,云南省19例;2003年四川省58例,云南省73例。为了及时控制高原山区急感的进一步蔓延,探讨适合高原山区科学、有效的防治策略,针对2004年7月2日7省急感疫情周报,就四川、云南省发生的急感病例作了现场调查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