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4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66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8篇
口腔科学   25篇
临床医学   180篇
内科学   122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50篇
特种医学   46篇
外科学   225篇
综合类   413篇
预防医学   144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188篇
  3篇
中国医学   142篇
肿瘤学   6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术前等速肌力测试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目的研究将要接受全膝关节置换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肌力状况。方法正常人34例,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21例进行等速肌力测试,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肌力与正常人相比有显著下降(P<0.01)。患者健患侧肢体肌力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一侧肢体患病引起活动受限,病程较长时,导致对侧肢体肌力亦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62.
研究地椒的化学成分,利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和半制备HPLC等色谱方法分离纯化,结合其MS,NMR,UV,IR和CD等现代分析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从地椒的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并鉴定了4个二氢黄酮化合物,分别为(2S)-5,6-dihydroxy-7,8,4'-trimethoxyflavanone(1),5,4'-dihydroxy-6,7-dimethoxyflavanone(2),(2S)-5,4'-dihydroxy-7,8-dimethoxyflavanone(3),樱花素(4)。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并通过CD谱确定其构型,化合物3为首次分离得到的天然产物,并通过CD谱确定其构型,化合物2为首次从百里香属分离得到,化合物4为首次从地椒中分离得到。体外细胞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化合物1~4对人类肺癌细胞A549具有微弱的细胞毒性,IC50为74.5~135.6μmol·L-1。  相似文献   
63.
64.
目的:研究新型氮氧自由基(N1)对心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大鼠分别建立脑I/R模型和心肌I/R(MI/R)模型,将两种模型大鼠分别分为假手术(0.9%氯化钠注射液)组、模型(0.9%氯化钠注射液)组、阳性对照(传统的氧自由基清除剂Tempol,100 mg/kg)组和高、中、低剂量(N1,100、50、10 mg/kg)组,每组6只,均在建模前腹腔注射相应药物。就脑I/R模型,通过神经功能评分和脑梗死容积百分率评价N1的脑保护功能;就MI/R模型,通过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等容收缩/舒张期压力上升或下降最大速率(±dp/dtmax)和血清中肌酸激酶(CK)活性、丙二醛(MDA)的水平评价N1的心脏保护功能。结果:脑I/R模型中,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各剂量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均明显增加,脑梗死容积百分率明显减小(P<0.05或P<0.01);与阳性对照组比较,中、高剂量组大鼠脑梗死容积百分率明显减小(P<0.05)。MI/R模型中,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各剂量组大鼠的LVSP、±dp/dtmax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各剂量组大鼠血清中CK活性、MDA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阳性对照组比较,高、中剂量组大鼠的LVSP、±dp/dtmax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血清中CK活性、MDA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N1对大鼠的心脑I/R损伤均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且保护作用强于Tempol。  相似文献   
65.
溃疡性结肠炎(UC)原因不明,病变主要位于结肠黏膜层.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血管形成、促进细胞再生、抑制细胞凋亡、调节免疫、减轻炎性反应,促进创伤愈合[1].本研究将HGF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转入减毒沙门菌中以制备基因治疗药物,灌肠注人大鼠体内,探讨HGF基因治疗结肠溃疡的作用,探索UC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6.
目的:本文简要分析了采用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方法治疗尘肺病的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5月期间某煤炭疗养院尘肺住院病人42人,均采用经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效果。同时分析患者灌洗后的不良反应,探讨尘肺的防治措施。结果:患者治疗后症状人数明显低于治疗前,组问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共有3人出现不良反应,占据比例为7.14%。结论:利用经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方法治疗尘肺病症具有良好的疗效,不良反应低,值得推广。同时需要做好尘肺病的预防工作,保证患者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67.
高鹏 《现代保健》2014,(36):43-44
目的:观察周剂量的紫杉醇(PTX)与表阿霉素(EPI)联合用于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及毒副作用。方法:选择56例晚期乳腺癌患者进行研究,初治者与复治者各28例,采用周剂量PTX与EPI的联合方案施治,对比两类患者的疗效,同时观察患者的用药毒副作用。结果:初治者RR率为57.14%(16/28),复治者RR率为53.57%(15/28),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类毒副作用中,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71.43%(40/56),脱发发生率为73.21%(41/56),明显高于其他毒副作用的发生率(P〈0.05),但两者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周剂量紫杉醇和表阿霉素为晚期乳腺癌病患实施联合治疗,具有较高临床疗效,但是,治疗中应当对白细胞减少反应及脱发反应加以妥善处理。  相似文献   
68.
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中阑尾残端的两种处理方法。方法:2004年7月至2013年6月为216例患者行LA,将其随机分为夹闭组(n=86)与荷包组(n=130),夹闭组在处理阑尾系膜后采用钛夹或高分子结扎钉直接夹闭阑尾残端;荷包组处理阑尾系膜后缝扎阑尾残端,并荷包缝合包埋。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无中转开腹及严重并发症发生。夹闭组手术时间短于荷包组[(27±9)min vs.(38±12)min,P=0.04];术中出血量[(12±6)ml vs.(14±7)ml,P=0.17]、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26±8)h vs.(28±9)h,P=0.25]及术后住院时间[(2.7±1.8)d vs.(2.9±1.6)d,P=0.1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夹闭组中8例出现下腹不适,3例术后出现腹痛,5例出现术后发热,1例行二次手术;荷包组中3例出现下腹不适,1例术后腹痛,2例出现术后发热,无二次手术。夹闭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9.8%vs.4.6%,P<0.01)及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8.1%vs.3.1%,P<0.01)显著高于荷包组。结论:应用荷包包埋法处理阑尾残端手术时间略长,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是LA术中阑尾残端安全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5.8 GHz射频辐射(radiofrequency,RF)暴露对大鼠学习记忆和海马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的影响,为科学评价5.8 GHz RF的潜在健康危害提供理论和实验参考。方法 56只健康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假暴露组(Sham)和射频暴露组(RF),每组28只,RF组每天暴露1 h,连续暴露15 d或30 d,频率为5.8 GHz,全身比吸收率为1.15 W/kg。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Nissl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组织结构及神经元数量;Golgi染色观察大鼠海马CA1区树突棘密度;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内突触后致密蛋白PSD95、突触小泡蛋白Synaptophysin的水平;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海马组织内神经递质含量。结果 Morris水迷宫实验中,RF暴露15和30 d,Sham组与RF组大鼠的逃逸潜伏期、穿越平台次数、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及首次到达平台的潜伏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ham组和RF组海马区组织结构与神经元数量、CA1区树突棘密度(顶树突棘密度:15 d分别为5.10±0.20、4.89±0.24,30 d分别为4.58±0.27、4.49±0.24;基树突棘密度:15 d分别为4.81±0.17、4.79±0.34,30 d分别为4.20±0.27、4.22±0.17)、海马组织内PSD95及Synaptophysin表达水平及海马组织内多种神经递质含量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本实验条件下的5.8 GHz RF暴露对雄性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及海马神经元突触可塑性无影响。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