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9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66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9篇
口腔科学   25篇
临床医学   180篇
内科学   122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50篇
特种医学   48篇
外科学   226篇
综合类   414篇
预防医学   144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188篇
  3篇
中国医学   142篇
肿瘤学   6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目的 研究野生型PTEN体外瞬时转染对人乳腺癌MCF 7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和对阿霉素敏感性的增效作用。方法 构建带有人全长PTENcDNA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 C1 PTEN ,以脂质体介导的方法转染MCF 7细胞,观察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以MTT法检测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结果 PTEN使MCF 7细胞出现皱缩变圆,胞质出芽等凋亡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转染PTEN 4 8hG0 /G1期细胞增加了14 79% ,并出现凋亡峰(10 6 0 % ) ;PTEN显著降低阿霉素处理后的克隆存活率;PTEN转染组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显著增加(χ2 =8 5 9,P <0 0 5 ) ,其半数致死剂量(IC50 )仅为空载体对照的1/ 2 (t=4 77,P <0 0 1)。结论 PTEN过表达诱导MCF 7细胞凋亡和周期停滞并显著增加对阿霉素杀伤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2.
总结阑尾粘液囊肿的诊治方法。报告1982~1996年收治17例阑尾粘液囊肿,既往患急性或慢性阑尾炎者13例,占76.5%。症状以右下腹包块及右下腹疼痛为主。术前9例诊断为急性阑尾炎,仅2例确诊。17例行手术治疗,2例于术后1年及3年再次手术,均痊愈。认为钡灌肠对本病有一定诊断价值,手术切除是治疗的唯一方法,术中防止囊肿破裂及充分冲洗腹腔是避免术后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研究尿液BLCA-1与BLCA-4检测对中国人群膀胱癌的诊断和复发监测的价值,初步探讨其对不同分期、分级的膀胱癌诊断效能的差异. 方法 制备BLCA-1和BLCA-4多克隆抗体,间接ELISA法检测尿液中BLCA-1及BLCA-4水平,研究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分期、分级膀胱癌组织标本中BLCA-1及BLCA-4的表达情况,分析比较各组间的差异. 结果 膀胱癌患者尿液中BLCA-1 与BLCA-4的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0 1)和良性泌尿系统疾病患者(P<0.000 1).Cut-off值为0.000 9 OD/μg时,BLCA-1检测膀胱癌的敏感度达92.7%,特异度达92.9%.Cut-off值取0.000 17 OD/μg时,BLCA-4检测膀胱癌的敏感度为97.4%,而特异度为100%.因受研究病例数较少的限制,未发现BLCA-1本身或联合BLCA-4检测对监测膀胱癌复发有价值.尿液BLCA-1和BLCA-4水平在各分期、分级膀胱癌患者间均无显著差异,但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尿液中BLCA-4的表达显著高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P=0.018).膀胱癌组织中BLCA-1的表达随肿瘤分级、分期的进展而逐渐升高,呈正相关(P<0.001),BLCA-1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组织中的水平显著高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组(P<0.001),膀胱癌组织中BLCA-4的表达水平与膀胱癌的分期(P=0.837 7)和分级(P=0.489 1)均不相关. 结论 尿液中BLCA-1与BLCA-4均为具有高度特异性及敏感性的膀胱肿瘤标志物,尿液BLCA-1联合BLCA-4检测对膀胱癌复发的预测价值仍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4.
难切性胆囊的腹腔镜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胆囊壶腹结石嵌顿伴胆囊积脓的腹腔镜胆囊切除(LC)的可行性及手术方法。方法 76例急性胆囊炎伴胆囊壶腹结石嵌顿胆囊积脓患者行LC。手术中见胆囊管增粗34例,阶梯施夹法11例,大号钛夹法9例,套扎线法4例,HOO-M-LOK结扎11例;手术中取出胆囊管结石9例,处理胆囊床出血6例;6例行胆囊前壁切除手术。结果 76例中LC全部成功,手术后均放置引流,手术后2例出现胆漏,经放置的腹腔引流管治愈,全组病例无术后出血,内脏损伤和胆道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急性胆囊炎伴胆囊壶腹结石嵌顿和胆囊积脓患者LC手术可行,可达到LC的良好效果,不是LC手术的禁忌症。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研究酒制对地龙体外抗凝活性的影响,为地龙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别采用传统水提法和仿生酶解提取法对生品地龙、酒制地龙进行提取,以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和抗凝血酶活力为指标进行抗凝活性测定,并采用BCA蛋白测定法测定可溶性蛋白、多肽含量。结果 采用水提取法时,PT和抗凝血酶滴定法均显示酒地龙与生地龙抗凝血活性相当,TT测定结果显示酒地龙抗凝血活性强于生地龙,APTT测定结果则显示地龙具有促凝血活性,且在一定范围内,浓度越高,促凝效果越强,蛋白、多肽含量为酒地龙大于生地龙;采用仿生酶解提取法时,APTT和PT测定结果显示酒地龙的抗凝血活性强于生地龙,并且蛋白、多肽含量测定结果显示酒地龙要多于生地龙,但TT和抗凝血酶滴定法并未比较出生品与酒制品之间的差异。结论 与传统水提法相比,仿生酶解提取法能更多地提取出蛋白多肽类成分,仿生酶解提取液具有更强的抗凝血活性,2种提取法均显示地龙酒制有利于可溶性蛋白、多肽的溶出,能增强体外抗凝血活性。  相似文献   
106.
回应谁应掌控科室进人权?(2011年第6期,P18,案例)人才是竞争的核心要素——这句话早已经深入人心。什么样的人是人才呢?一个人不是随意放在哪里都可以成为才,而一定要放在适合的位置上才有可能成为才。那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对于胰腺转移肿瘤的诊断以及治疗方法。方法针对自2008年11月至2010年8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诊治的26例胰腺转移肿瘤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原发性肿瘤为肺癌9例、胃癌7例、肝癌5、结肠癌3例、胆囊癌1例、食管癌1例。胰腺转移肿瘤距原发肿瘤时间间隔平均24个月(0~192个月)。B超下穿刺活检组织病理学诊断18例;临床诊断12例。胰腺体尾+脾脏切除术3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横结肠次全切除2例,胆道内金属支架引流术2例;化疗+放疗9例,局部放疗3例,全身治疗2例;5例未治疗。26例病例随访,手术组中位生存26个月(11~76个月),非手术治疗组中位生存11.5个月(2~18个月),未治疗组中位生存1.5个月(0.5~5个月)。结论手术治疗胰腺转移肿瘤可以延长患者的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108.
心血管外科直视手术中,心脏于复跳初期向循环泵入大量空气[1].气体进入人体循环和体外循环管道可导致气体栓塞,引起中枢或外周器官功能障碍[2].目前,仅通过外科手段排气效果不佳,临床上迫切需要寻找溶解性更好,安全性更高的气体取代空气覆盖术区,以减少气栓形成及其危害.有研究表明,向术区充入二氧化碳(CO2)可使心内气泡的数量减少,达到排气效果[3].本文将对CO2术区充溢(CO2 De-airing,CO2De-A)在基础实验及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热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9.
高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和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面对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观察分析近视人群结膜囊、睑缘带菌及药物敏感状况,指导LASIK手术前后抗生素的应用.方法 收集200例(400眼)LASIK术前患者用药前和使用泰利必妥滴眼液或托百士滴眼液后1 d、3 d、5 d的结膜囊及睑缘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再按照性别、年龄、角膜接触镜配戴史及用药情况进行分组统计.结果 用药前结膜囊及睑缘细菌培养阳性89眼,均为革兰阳性球菌,阳性率22.25%,其中表皮葡萄球菌占80.9%,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2.4%,溶血性葡萄球菌占6.7%.带菌率与配戴角膜接触镜及性别无关,与年龄有关,年龄大者带菌率高.药物敏感试验本组细菌对丁胺卡那、庆大霉素、利福平、妥布霉素及氧氟沙星的敏感性优于其他抗生素.用药后结膜囊细菌培养均为阴性,睑缘细菌培养阳性率2.2%.结论 LASIK围手术期局部合理应用抗生素,对于防治LASIK术后感染是有效且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