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8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9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克隆及表达Fas死亡信号激发域(Fas Activation Domain,FasAD)片段,获得具有生物学活性的FasAD多肽。方法:应用半巢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扩增Fas死亡信号激发域cDNA片段,构建Intein表达型原核表达载体FasAD-pTYB12,应用IMPACT^TM-CN系统表达及进行一步法亲合层析分离、纯化FasAD多肽。结果:DNA序列测定显示克隆的FasAD cDNA碱基排列顺序与Genebank(M67454)所示完全一致。重组表达载体FasAD-pTYB12经IPTG诱导,成功表达可溶性融合蛋白,进一步分离、纯化获得分子量约5000的FasAD多肽,Westem blot显示FasAD多肽能被兔抗人Fas多抗识别。初步的生物学活性鉴定显示,该FasAD多肽抑制rhFasL诱导的细胞凋亡的生物学活性最高可达70%。结论:可利用IMPACT^TM-CN系统制备Fas死亡信号激发域的小分子量多肽,为深入研究Fas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及与配体的相互作用提供了相关的实验基础,为进一步开发相关的生物免疫调节剂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究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对降低手术器械感染率的作用。方法随机从本消毒供应中心中选取11名护理人员,按照2018年1~6月以及2018年7~12月作为划分标准,分别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上半年采取常规模式,而下半年采取PDCA循环模式,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两组评分对比,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器械感染中妇科1例,腹部外科1例,共2例,其感染率为18.18%(2/11);对照组:手术器械感染者中泌尿外科1例、妇科1例以及皮肤科1例,共3例,其感染率为27.27%(3/11),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PDCA循环应用到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可使手术器械感染率显著下降,效果显著,建议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3.
[摘要] 目的 探讨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外周血T细胞TCR α、 链CDR3 谱系漂移,为肺结核患者特异性T细胞免疫应答机制和免疫治疗研究提供基础。方法 采用基因扫描谱型分析技术,分析6例正常献血员及6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PBMC中T细胞TCR CDR3谱型分布特征及患者TCR Vα和Vβ基因家族的优势取用情况,对克隆性增生T 细胞CDR3区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6例正常献血员外周血中TCR 32 Vα、24 Vβ家族CDR3谱型均呈高斯分布(gaussian distribution),6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出现不同Vα和Vβ家族优势取用,对部分单/寡克隆增生T细胞α、 链CDR3区基因进行测序,证实存在不同的CDR3序列。结论 肺结核患者活动期外周血T细胞TCR α、 链CDR3谱系出现明显漂移,提示CDR3的选择性表达与结核患者细胞免疫应答机制有关,优势取用Vα、Vβ家族T细胞TCR CDR3序列的确定,为肺结核患者特异性T细胞免疫治疗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4.
目的 研究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hVEGF165)基因在Pichia.pastoris酵母中的表达,获得高效表达的具有生物学活性的重组VEGF165。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hVEGF165基因,经DNA序列分析后,插入含AOX1启动子和α分泌信号肽序列的Pichia.pastoris酵母载体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PIC9K/hVEGF165,转化酵母宿主菌KM71,筛选多拷贝整合转化子,摇瓶培养,1%甲醇诱导表达。结果 SDS-PAGE分析显示,诱导4d的培养上清中hVEGF165表达量达上清总蛋白的30%以上。ELISA及Western blot实验表明,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特异性。生物学活性检测证实其具有刺激HUVEC增殖的功能。结论 在Pichia.pastoris表达系统中实现了hVE  相似文献   
25.
摘要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支架材料及置入后炎症因子变化的关系。 方法:以“冠状动脉支架,生物相容性,炎症因子,细胞因子,血栓”为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网1998-01/2010-12相关文章。纳入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方面的文献,排除重复研究或Mata分析类文章。 结果: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有可能会引起冠状动脉血管的损伤,促进体内细胞释放炎症因子,通过炎症因子和细胞因子的表达,能很好的反映支架置入后局部血管损伤程度和炎症水平。药物涂层支架能够显著降低支架置入后再狭窄发生率及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率,但显著增加晚期支架血栓形成。通过凝血系统各因子水平评估,药物涂层支架置入前后充分地抗血小板治疗能够降低支架血栓的发生。 结论:支架置入体内后与血液及血管壁接触可产生炎症和致敏反应,因此支架置入前后应充分控制炎症状态和抗凝血治疗。 关键词:冠状动脉支架;生物相容性;炎症因子;细胞因子;血栓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1.12.037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人Flt-1胸外区2-3loopcDNA在Pichia,pastoris醇母中的表达,获得高效表达的具有生物学活性的重组Flt-1(2-3),方法:采用PCR扩增Flt-1(2-3)基因,经DNA序列分析后,插入含AOX1启动子和α分泌信号肽序列的Pichia.pastoris酵母表达载体中,构建重组质粒pPIC9K/Flt-1(2-3),转化酵母宿主菌GS115,筛选His^ Mut^s表型转化子,摇瓶培养,1%甲醇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CM-SepharoseFF阳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cry1S-100分子筛层筛析纯化后,测定其生物学活性。结果:SDS-PAGE分析显示,表达产物以可溶性分子形式存在于上清中,诱导4d的表达量达上清总蛋白的60%以上。ELISA及Westernblot实验表明,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特异性,经CM-SepharoseFF阳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crylS-100 分子筛层析纯化后,Flt-1(2-3)纯度达到90%以上,生物学活性检测证实其具有结合hVEGF165的能力和抑hVEGF165对HUVEC的促增残功能。结论:获得了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可深性重组Flt-1 受体胞外区2-3loop小片段,为进一步的动物和临床应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讨消毒供应中心开展细节护理对外来植入器械的管理效果。方法对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开展细节护理前、护理后100台手术资料进行分析,评估细节护理的开展对外来植入器械的管理效果以及对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结果细节护理实施后,护士的护理管理质量相比实施前均显著提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与细节护理实施前相比,实施后外来植入器械的管理质量明显提升,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开展细节护理,对加强外来植入器械的管理、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有明显作用,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28.
为观察全髋关节置换后早期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水平的变化,及其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选择2005-01/2007-12行全髋关节置换的57例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榆查下肢深静脉血流通畅情况,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6的浓度.结果全髋关节置换中超声检查发现25例形成深静脉血栓,32例未发现静脉血栓;置换后1,3 d,形成血栓的25例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6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未发现静脉血栓患者(P<0.05或0.01).提示全髋关节置换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早期相关血浆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增强,可能与深静脉血栓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29.
重组激活基因(RAG)能被诱导再次表达引起T细胞受体(TCR)二次重排,进而在TCR库的形成和丰富中发挥重要作用.二次重排发生于外周者称为受体修正(receptor revision),发生于中枢者则称为受体编辑(receptor editing).研究发现,TCR编辑/修正可存在于肿瘤、感染、移植及自身免疫等疾病状态下,且与疾病发生有密切联系.目前,国内外已有学者利用动物模型或人类细胞研究TCR编辑/修正,并对其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30.
病毒性疾病的免疫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性疾病尤其是慢性病毒性感染,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和健康,甚至诱发恶性肿瘤,对病毒性疾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免疫治疗和基因治疗技术的出现,为HBV,HIV等难治性病毒感染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