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49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4篇
  1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51.
前循环动脉瘤术中皮质和头皮脑电监测对手术策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皮质和头皮脑电联合监测在前循环动脉瘤术中对手术策略的影响,以及患者术后因临时阻断载瘤动脉发生缺血事件的情况。方法对行开颅手术的52例患者(58个前循环颅内动脉瘤)同时进行术中皮质和头皮的脑电监测。前者用于监测载瘤动脉临时阻断后可能的皮质缺血,后者用于监测麻醉药物对脑电影响。综合分析术中双相脑电变化对手术决策及患者术后病情的影响。结果对52例患者中的40个动脉瘤的41支主要动脉采用了临时阻断,其中34例皮质和头皮脑电均无明显改变,18例患者的19支动脉临时阻断后,皮质脑电出现明显抑制,头皮脑电无明显变化。在皮质脑电明显变化的18例患者中,发生术后阻断载瘤动脉相关缺血事件9例,其中永久神经功能障碍5例。脑电信息影响手术策略19次,其中因皮质脑电明显变化改变吻合方式1例,预防性去骨瓣减压2例,采用分次阻断7例,快速夹闭7例,另有2例阻断30min皮质脑电无明显变化而安全永久性闭塞载瘤动脉。52例中有1例因未充分理解脑电明显变化信息而行术后二次手术。结论前循环动脉瘤术中阻断载瘤动脉时,皮质和头皮脑电联合监测可实时监测局部皮质血流,为手术决策提供参考。重视并理解脑电提供的信息,可以减少阻断血管相关并发症及避免复杂的血管重建、二次手术等。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索一种监测前循环颅内动脉瘤术中载瘤动脉临时阻断后皮质缺血的简单、有效的方法.方法 2008年4-11月期间,对接受开颅手术治疗的52例前循环动脉瘤患者(58个动脉瘤)同时进行术中皮质脑电图和头皮脑电图临测.根据国际10/20系统将头皮电极置于O1、02、P3、P4、15和T6,用于监测麻醉深度变化;条形皮质电极置于术中可能阻断动脉的供血皮质表面,用于监测町能的皮质缺血.对临时阻断载瘤动脉后皮质脑电图出现抑制者与头皮脑电图变化进行比较,术后观察有无阻断血管相应供血区的缺血事件.结果 在58个动脉瘤中,有40个动脉瘤和41条主要动脉在术中采取了临时阻断,18例患者的19条血管临时阻断后,皮质脑电图有明显变化,而头皮脑电图无明显变化.术后仅在皮质脑电图明显变化组出现阻断血管相应供血区的缺血事件9例.麻醉深度改变对皮质和头皮脑电图影响一致.结论 同时监测皮质和头皮脑电图是监测前循环颅内动脉瘤术中皮质缺皿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并可有效辨别麻醉对脑电图的影响.  相似文献   
53.
正内镜颅底外科发展迅猛,已成为颅底肿瘤的常规手术入路之一。随着内镜设备、手术器械和手术技术的发展,随着神经外科医生对于内镜认识的提高,内镜颅底外科手术的病种和涉及范围越来越广。内镜神经外科医生越来越认识到,颅底重建是决定预后的关键因素[1-2]。内镜颅底外科手术,例如脑膜瘤、颅咽管瘤、部分垂体腺瘤等,需要打开颅骨,切开硬膜,进入蛛网膜下腔,才能切除  相似文献   
54.
目的:通过系统性回顾脉冲射频( pulsed radiofrequency,PRF )治疗肩痛的随机对照研究来分析 PRF 对于肩痛的疗效。方法电子检索 PubMed、EMBASE、Cochrane 图书馆、Web of Science 数据库,收集研究 PRF 治疗肩关节疼痛的随机对照研究(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RCT )。结果共纳入 RCT 研究5篇,这5篇研究对比了 PRF 与其它治疗方案如关节腔内注射皮质醇类激素、经皮神经电刺激等的治疗效果。PRF 治疗在改善活动度、(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疼痛评分、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指数( shoulder pain and disability index,SPADI )方面的优势。结论 PRF 在治疗肩关节疼痛时能取得至少12周的临床疗效。但是仍无法确定 PRF 是否优于其它治疗手段,包括关节腔内注射皮质醇类激素和经皮神经电刺激等。  相似文献   
55.
56.
目的评价人生长激素启动子调控的基因治疗系统对垂体生长激素腺瘤的靶向性治疗作用。方法构建生长激素启动子调控的基因系统,体外转染垂体生长激素腺瘤GH3细胞;观察治疗基因HSV—TK在细胞中的表达靶向性,以及该系统杀伤细胞的能力和杀伤靶向性。结果HSV—TK蛋白能够在GH3细胞中靶向性表达,予以更昔洛韦后,GH3细胞增殖速度明显减慢,而对照细胞无明显杀伤作用(P〈0.01)。结论生长激素启动子调控的基因治疗系统能有效地、靶向性地抑制GH3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患者血清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状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技术,检测45例老年肺癌患者、20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及15例健康志愿者血清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状态,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45例老年肺癌患者血清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域异常甲基化15例,检出率为33.3%,而2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及15例健康志愿者中检出率均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RASSF1A启动子异常甲基化在小细胞肺癌(SCLC)中有更高的检出率,但不同病理类型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异常甲基化的频率无明显差异。RASSF1A启动子异常甲基化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化、分期和治疗干预无显著相关。结论RASSF1A启动子异常甲基化在老年肺癌患者血清中有着较高的检出率,可能成为肺癌诊断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58.
垂体泌乳素腺瘤是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常见肿瘤,约占功能性腺瘤的40%~60%。近年来随着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研究和临床应用的不断深入,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已经成为大多数泌乳素瘤的首选治疗。本文就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在泌乳素腺瘤治疗方面的研究做一综述。一、垂体泌乳素腺瘤  相似文献   
59.
垂体生长激素腺瘤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大鼠垂体生长激素腺瘤(GH3)细胞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GH3细胞及阴性对照U-2OS细胞和阳性对照HO8910PM细胞的EGFR表达情况.结果 GH3细胞和HO8910PM细胞明显黄染,U-2OS细胞无明显染色;GH3、U-2OS和HO8910细胞表达EGFR的阳性细胞率分别为90.57%、4.84%和93.33%.结论垂体生长激素腺瘤细胞中存在着广泛的EGFR表达,而且具有较高的表达强度.  相似文献   
60.
1病历摘要(图1)2000年1月~2008年5月,我科收治非耳源性小脑脓肿3例,其中男2例,女1例;年龄39~54岁,平均46岁。临床表现为颅内压增高症状(头痛、呕吐)和小脑损害症状(眩晕、站立不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