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探讨大脑深静脉血栓形成(DCVST)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经MR或DSA证实为大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 DCVST临床特征以颅高压症状和认知、行为异常、意识障碍为突出表现;其影像学表现以双侧丘脑受累,尤其是伴有出血为主要特征.结论 当出现双侧丘脑受累为主要的临床及影像表现时,要及时想到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并尽快行MRV和DSA进行确诊.  相似文献   
42.
马青峰 《首都医药》2005,12(8):25-26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ACI)合并急性心肌损害(AMD)短期的临床预后。方法将79例ACI合并AMD患者的短期临床预后与79例梗死面积相同无AMD患者进行对比。结果ACI合并AMD患者比无AMD患者临床预后差,死亡率高(P<0.01)。结论ACI合并AMD可作为ACI短期临床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指标,应积极治疗AMD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院前转运方式对急性卒中患者治疗延误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6年3月至8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卒中患者255例,排除资料不全7例,获得有效病例248例。依据是否通过急救车转运到院,分为急救车组(88例)和非急救车组(160例),比较两组基线资料、院前情况、发病至到院时间、到院至评估时间、到院至CT检查时间、到院至静脉溶栓时间的差异,并分析急性卒中患者急救车利用的相关因素及院前转运方式选择的原因。结果 (1)248例患者急救车利用率为35.5%。急救车组患者年龄、冠心病比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高于非急救车组[(65±11)岁比(61±11)岁、15.9%(14/88)比5.6%(9/160)、9(3,17)分比2(1,5)分],卒中比例低于非急救车组[23.9%(21/88)比37.5%(60/160)],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急救车组与非急救车组的自我判断病情紧急与自我保健意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3)与非急救车组相比,急救车组患者发病至到院时间,到院至评估时间、CT检查时间、静脉溶栓时间更短[102(64,150)min比136(86,230)min、3(1,8)min比7(4,11)min、15(18,23)min比16(22,27)min、(41±9)min比(50±10)min,均P0.05]。(4)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大(OR=1.04,95%CI:1.01~1.08,P=0.01)、NIHSS评分高(OR=1.13,95%CI:1.08~1.19,P0.01)、患者或知情人判断病情紧急(OR=17.08,95%CI:5.78~50.41,P0.01)、不适会及时就诊(OR=38.13,95%CI:10.13~143.61,P0.01)、不适会自行服药(OR=6.82,95%CI:2.33~19.99,P0.01)的急性卒中患者更倾向于通过急救车转运到院。结论使用急救车可减少急性卒中患者的治疗延误,有自我保健意识者更易选择急救车转运。对卒中患者应加强利用急救车重要性的宣教。  相似文献   
44.
目的总结分析低颅压综合征(SIH)合并颅内静脉血栓形成(CVT)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报道2例低颅压综合征合并颅内静脉血栓形成,并回顾文献报道15例同类病例,分析其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治疗和病理生理机制。结果17例患者均以亚急性起病,其中14例患者表现为体位性头痛。常见的伴随症状有恶心、呕吐、复视、耳鸣等。所有患者的影像学检查都存在SIH和CVT的表现,头部核磁共振(MRI)加静脉成像(MRV)是诊断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手段。结论低颅压综合征是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之一,了解两者内在的病理生理联系和临床特征有利于对该病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在急性缺血性卒中临床实践中应用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1年4月至2014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 068例,均为发病12 h内。其中资料不全(7例)、存在绝对禁忌证(465例)者被排除,最终有596例无绝对禁忌证的静脉溶栓候选者被纳入研究。以有无进行静脉溶栓治疗为终点事件,根据是否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将静脉溶栓候选者分为治疗组(133例)和对照组(463例)。比较两组年龄、性别、发病至入院时间(OTD)、发病日期、多模式影像检查和卒中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等的差异,分析年龄、性别、OTD和基线NIHSS评分对静脉溶栓决策的影响。静脉溶栓的绝对禁忌证包括OTD超过6 h、卒中模拟病、影像学证据提示的出血性卒中、未获得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等。结果小卒中及症状快速恢复卒中(MRIS)是静脉溶栓候选者中最常见的相对禁忌证[47.5%(283/596)],其次为发病至评估结束时间超过4.5 h[34.7%(207/596)]。治疗组NIHSS评分高于对照组,OTD低于对照组,MRIS比例低于对照组,多模式CT检查比例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NIHSS评分:9.0(5.5,12.0)分比2.0(1.0,5.0)分;OTD:120(74,170)min比210(120,285)min;MRIS:12.0%(16/133)比61.1%(283/463);多模式CT检查:33.1%(44/133)比21.8%(101/463),均P0.01];两组间年龄、性别及工作日发病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有无静脉溶栓治疗为终点指标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及OTD与静脉溶栓治疗决策呈负相关(OR=0.97,95%CI:0.95~0.99,P0.05;OR=0.99,95%CI:0.98~0.99,P0.01),基线NIHSS评分及多模式CT检查与静脉溶栓治疗决策呈正相关(OR=1.24,95%CI:1.17~1.31,P0.01;OR=17.55,95%CI:4.28~71.88,P0.01)。结论 MRIS及发病至评估结束时间延误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排除溶栓治疗的最主要原因,多模式CT影像和较重的基线卒中程度是促进静脉溶栓临床决策的正性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急救系统应用移动电话预通知措施对缺血性卒中急性期静脉溶栓治疗院内时间延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5年8月至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缺血性卒中患者96例,依据有无采用院前预通知措施分为有预通知组(18例)和无预通知组(78例)。以入院至治疗中位数时间及入院至治疗时间≤60 min(入院至治疗时间达标率)的比例为主要终点指标;以入院至评估时间、入院至获得影像结果时间、入院至获得实验室结果时间、静脉溶栓决策时间、发病至治疗中位数时间以及发病至治疗时间≤180 min的比例为次要指标。比较两组各变量及时段的差异。结果有预通知组冠心病发生率、基线NIHSS评分水平、溶栓前紧急降压治疗比例明显高于无预通知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3.3%(6/18)比10.3%(8/78),9(4,17)分比4(3,9)分,27.8%(5/18)比7.7%(6/78),均P0.05];其余基线资料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预通知组入院至治疗时间、发病至治疗时间、入院至评估时间明显低于无预通知组,入院至治疗时间达标(入院至治疗时间≤60 min)比例高于无预通知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5(33,49)min比51(40,60)min,134(110,165)min比167(127,215)min,1(1,4)min比8(4,12)min,100%(18/18)比75.6%(59/78),均P0.05];两组发病至入院时间、入院至影像结果获得时间、入院至实验室结果获得时间、静脉溶栓决策时间及发病至治疗时间≤180 min比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急救系统的院前预通知方案可以缩短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院内时间延误,提高入院至治疗时间达标(≤60 min)率。  相似文献   
47.
目的 通过对脑干梗死患者进行长期MRI随访和临床评估,探讨其梗死灶体积和表观弥散系数(ADC)的演变规律,及其与临床症状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11例脑干梗死患者分别于发病7天内、15天、1个月、3个月及6个月进行MR检查,测量各时期梗死灶的体积和相对ADC(rADC)值,同时进行临床运动功能评分。比较脑干梗死病程发展的不同阶段病灶体积和rADC值的变化,及其与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关系。结果 随着发病时间的延长,梗死灶体积逐渐缩小,发病1个月后梗死灶体积明显小于急性期(发病7天内)和亚急性期(发病15天)(P 均<0.05);rADC值逐渐升高,发病1个月后梗死灶的rADC值明显高于急性期(发病7天内)和亚急性期(发病15天)(P 均<0.05)。但梗死灶体积和rADC值均与临床运动功能评分无明显相关性(P 均>0.05)。结论 脑干梗死患者的梗死灶体积、rADC值随病程演变呈动态变化,具有规律性,但与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未见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死伴发焦虑患者焦虑水平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采用特质焦虑量表(TAI)、纽芬兰纪念大学主观幸福感量表(MUNSH)对60例2型脑梗死伴发焦虑患者进行测评,并随机分成西药组、中西医结合组各30例。西药组予以帕罗西汀治疗,中西医结合组给予帕罗西汀加中药逍遥散加减治疗8,周后再次测定TAI、MUNSH水平。[结果]8周后,两组患者特质焦虑量表得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主观幸福感得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中西医结合组主观幸福感得分较西药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显著降低患者的焦虑程度,提高患者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49.
目的 应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研究脑梗死不同时期扩散张量的变化规律,探讨脑梗死区的扩散张量及皮质脊髓束受累程度与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内囊周围区脑梗死患者20例,分别于发病<7 d,15d,1、3、6个月进行5次DTI检查,测量各个时期脑梗死区相对部分各向异性分数值(rFA),应用Fugl-Meyer量...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因素,为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75例发病8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CT平扫、CT灌注成像(CTP)检查,在发病当天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价临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在发病90 d时采用改良的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价预后功能残疾水平.通过logistic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与临床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75例患者中,40例(53.3%)预后较好,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病时NIHSS评分(OR=1.361,95%CI:1.125~1.648)和溶栓治疗(OR =0.135,95%CI:0.036~0.510)与预后评分有明显的相关性,患者的高血压、糖尿病和房颤病史以及CTP各参数与90 d的临床预后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应进行综合评估,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尽早选择溶栓治疗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