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6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47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石蜡组织芯片制备技术方法的改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0引言生物芯片(biochips)技术包括组织芯片(tissue chips)、基因芯片(gene chips)和蛋白质芯片(protein chips)技术,这一技术方法的建立大大推动了医学及生物学领域的研究. 我室进行了组织芯片制备技术的摸索,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并研制出了两种制备组织芯片的工具,即组织芯片空心蜡模的模具和组织芯片取样器,已获国家新型实用专利.  相似文献   
32.
目的:从外观形态、微血管计数、微循环血流灌注、组织形态学方面观察血管内皮抑制素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抑制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08/11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整形外科实验室完成。日本大耳白兔10只,随机将每只兔子的一只耳归入实验组,另一只归入对照组,每组10只兔耳。两组均进行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的复制。兔耳创面上皮化后10d,实验组瘢痕组织局部多点注射血管内皮抑制素,对照组瘢痕组织局部多点注射生理盐水,两组注射剂量及频率为0.2mL/次,1次/隔日,连续6次。30d后观察两组瘢痕组织外观形态、微血管计数、微循环血流灌注以及病理组织形态学的差异。结果:20只兔耳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外观形态变化:实验组瘢痕明显萎缩,略高出兔耳皮肤表面,颜色接近兔耳正常肤色,触之质软;对照组瘢痕呈增生期表现,明显高出兔耳皮肤表面,淡红色,质地坚硬。②微血管计数结果:实验组瘢痕组织表面微血管数量明显减少,散在分布;对照组瘢痕组织表面微血管数量丰富,相互交织成网状;40倍显微镜下微血管计数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17.63±3.34),(51.23±5.54)个,P<0.01]。③微循环血流灌注变化: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21.16±3.12),(64.27±4.28)个,P<0.01]。④病理组织形态学差异:实验组瘢痕组织真皮层变薄,血管及成纤维细胞数量明显减少,胶原纤维较细致,排列有序,呈成熟期表现;对照组瘢痕组织可见大量成纤维细胞,血管分布丰富,其间可见较多的炎细胞浸润,胶原纤维粗大,排列紊乱,呈增生期表现。结论:血管内皮抑制素对兔耳瘢痕增生及瘢痕组织的血管生成、微循环血流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提示血管的发生与增生性瘢痕的形成有着密切关系,在增生性瘢痕形成早期有针对性的进行血管靶向治疗可有效抑制增生性瘢痕的形成。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 α-转化生长因子 (TGF- α)及乙型肝炎病毒 S抗原 (HBs Ag)在人原发性肝细胞肝癌 (HCC)及肝硬变(L C)组织中蛋白和分子水平上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方法对 70例 HCC及 38例 L C组织进行研究 ,并采用 5例正常人类肝脏作为对照。结果  TGF- α在 HCC及其癌旁组织、L C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 74 .3% (5 2 / 70 )、88.1% (5 2 / 5 9)和 84 .2 % (32 / 38) ,TGF- α在高分化 HCC中 TGF- α的阳性率明显高于中、低分化的 HCC(P<0 .0 5 ) ,HBs Ag在 HCC及其癌组织、L C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 2 1.4 % (15 / 70 )、79.7% (47/ 5 9)、73.7% (2 8/ 38) ,二者的表达在 HCC癌旁组织 (γ癌旁 =0 .34)及 L C组织中呈显著正相关 (γL C=0 .36 ) ;在再生活跃或不典型增生的肝细胞中 ,可见 TGF- α和 /或 HBs Ag阳性 ;在 HCC及其癌旁组织中 ,TGF- α的原位杂交阳性率略高于免疫组织化学效果。结论  HBV感染与 HCC的发生有关 ,过量表达的 TGF- α可能参与 HBs Ag所致的损伤肝细胞的再生过程 ,持续的 TGF- α表达可引起肝细胞的增殖 ,从而导致肝细胞的不典型增生 ,最后致使 HCC的发生。  相似文献   
34.
目的分析囊性肾癌的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CT表现,提高囊性肾癌的CT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囊性肾癌的64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表现,部分病例行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重建(SSD)、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结果囊性肾癌增强扫描动脉期显示囊壁、壁结节及囊内分隔明显强化,囊性部分强化不明显。实质期及延迟期壁结节及囊内分隔强化程度减低,低于肾实质,病灶显示更加清晰,部分周围可见假包膜形成。结论囊性肾癌的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有特征性改变,绝大多数囊性肾癌都能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人涎腺粘液表皮样癌耐药细胞株MEC 1/ 5Fu细胞的耐药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观察该细胞及其亲本细胞中P 糖蛋白 (P gp170 )、cytokeratin(CK)及nm 2 3的表达。 结果 :P gp170在MCE 1/ 5Fu细胞中的阳性表达率为 95 .1% ,明显高于亲本细胞的阳性表达率 12 .3 % (P <0 .0 5 ) ,而CK与nm2 3在MEC 1/ 5Fu细胞与亲本细胞中的表达率分别达 90 %以上 ,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MEC 1/5Fu细胞具有多药耐药 (MDR)表型 ,其耐药性的产生主要是由P gp170高表达所介导  相似文献   
36.
酯酶染色又称ANAE染色,可对T细胞起特异性标记。单核细胞或巨噬细胞、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也对酯酶起阳性反应。本研究采用酯酶着色的组织化学方法研究炎症细胞在尖周肉芽肿病变中的相对分布,以及与病变类型的关系。  相似文献   
37.
犬Marshall韧带的电生理学特点及其形态结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 Marshall韧带 (L OM)的电生理学特点及其组织形态 ,探讨 L OM在局灶性房颤发病机制中的地位。方法 :选用健康犬 8只 ,放置心内电极导管和心外膜电极 ,同步记录高位右房 (HRA) ,左心耳 (L AA) ,L OM的电活动。射频消融 L OM靠近冠状窦的部位。比较消融前后 HRA- L AA间期 ,HRA- L AM(左房 )间期 ,HRA- L OM间期 ,L AM- L OM间期。切取 L OM,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窦性心律时 ,在 L OM上可以记录到双电位 ,前者是 L AM电位 ,后者是 L OM电位 ,消融 L OM靠近冠状窦的部位 ,L OM电位消失 ,消融前后 ,HRA- L AA间期、HRA- L AM间期对比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组织切片显示 L OM内含有心肌组织 ,与深层左房肌被脂肪层隔离 ,脂肪层内含有大量的神经组织。结论 :L OM电位是 L OM内心肌组织产生的 ,L OM可能是局灶性房颤的起源部位之一。射频消融 L OM靠近冠状窦的部位对左右房间传导无影响。对起源于 L OM的局灶性房颤 ,消融这一部位可能有效。  相似文献   
38.
尖锐湿疣(Condyloma Ccumiantum,CA)是一种性活跃人群中;常见的外生殖器等部位的一种良性病变,其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尖锐湿疣的发生与低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HPV),尤其是HPV-6/11感染密切相关^[1],在CA组织中,挖空细胞(Koilocyte)作为HPV感染后CA组织中的特征性病变,是光镜下诊断CA的重要组织形态学依据,我们应用DNA原位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ISH)技术检测分析了211例临床诊断为尖锐湿疣和疑为尖锐湿疣(Suspocious COndylona Acuminatium,SCA),乳头状瘤(papilloma)组织中的HPV分布情况及其与CA病理形态改变的关系,从分子病理学的角度分析寻找诊断CA的组织学依据。  相似文献   
39.
目的 了解西安及重庆两所医院20年来皮肤恶性黑素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发病趋势;比较两地差异;探讨皮肤恶性黑素瘤发病诱因。方法 收集1981年1月1日至2000年12月31日新确诊的30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185例具备完整病理资料者进行分析。结果 63.3%的皮肤恶性黑素瘤发生于肢端;依据临床病史,15.8%原发部位曾有先天性小痣;20世纪80、90年代皮肤恶性黑素瘤分别占同期病理活检数比例为0.053%、0.094%,该比例的年增长率为3.9%;20年来面、颈部皮肤恶性黑素瘤比例逐渐增加,足部减少。结论 肢端是皮肤恶性黑素瘤最常见的发病部位,20年来上述两所医院皮肤恶性黑素瘤占活检数的比例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40.
反义端粒酶RNA对SMMC7721细胞P16、P21表达的增强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反义端粒酶RNA对SMMC7721细胞周期的影响,检测P16和P21的表达,探讨端粒酶与细胞期调控间的关系及反义端粒酶RNA在肝癌基因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经脂质体介导,将反义端粒RNA真核表达载体pBBS212-hTR导入SMMC7721细胞中。细胞克隆转移扩大培养后,采用流式细胞仪、TRAP-PCR-ELISA及免疫组化技术,结合图像分析,在检测SMMC7721/pBBS212-hTR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同时,检测P16和P21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反义端粒酶RNA在抑制SMMC7721/pBBS212-hTR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同时,检测P16和P21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反义端粒酶RNA在抑制SMMC7721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同时,P16和P21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增高。结论 转染反义端粒酶RNA在封闭细胞端粒活性表达的同时,伴发P21与P16表达水平的升高。本实验研究为探讨肝癌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