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5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39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0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154篇
内科学   80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27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78篇
综合类   339篇
预防医学   105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40篇
  1篇
中国医学   102篇
肿瘤学   8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1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1.
目的分析德宏州鼠、蚤种群及密度变化,探讨鼠疫防治对策。方法采取专业与群众监测相结合方法,每月开展鼠情、蚤情、病原学、血清学常规监测。结果全州室内黄胸鼠年平均笼密1.96%;夹密1.21%;室外黄胸鼠夹密1.39%;印鼠客蚤指数0.46;病原学检验动物2 947份,蚤类673份,血清学检验846份,结果均为阴性。结论鼠密度、蚤指数均控制在较低水平,没有发现鼠疫流行迹象,鼠疫疫情得到稳定控制。  相似文献   
112.
目的探讨多重引物PCR和异源双链毛细管电泳技术(heteroduplex analysis HA)在B细胞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从普通石蜡切片组织中提取基因组DNA用多重引物PCR扩增。利用双链异源技术进行毛细管电泳,并对其产物进行分析。结果 32例B细胞淋巴瘤中29例检测有克隆性重排,检出率90.65%。10例反应性增生病例均成多克隆性重排。结论在B细胞受体IgH和IgK基因克隆重排检测中,多重引物PCR及异源双链毛细管电泳技术具有样本来源便利,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耗时短等特点,可作为B细胞淋巴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辅助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13.
魏冰  马杰  买玲 《医药论坛杂志》2011,(2):20-22,25
目的探讨DKK1与β-Catenin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DKK1,β-Catenin在54例食管鳞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DKK1在食管鳞癌高中和低分化组中阳性率分别为82.14%和38.46%,在TNMⅠ、Ⅱ期和Ⅲ、Ⅳ期组中阳性率分别为43.47%和74.19%,肿瘤浸润深度分组(浅肌层,深肌层,外膜)中,DKK1阳性率分别为50.00%,42.86%,74.19%,在淋巴结转移组与非转移中DKK1阳性率分别为76.00%和48.28%,统计学显示,以上四个变量均有显著差异(P<0.05)。β-catenin在食管鳞癌高中和低分化组中阳性率分别为46.42%和88.46%,淋巴结转移组与非转移中阳性率分别为44.00%和86.21%,统计学显示两变量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DKK1,β-catenin在食管鱗癌分化、增殖,转移中起一定的作用,DKK1作为Wnt/β-Catenin经典信号传导通路的拮抗剂,有可能成为新的药物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114.
马杰 《吉林医学》2010,31(28):4934-4935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和白芍总苷联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组3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经过甲氨喋呤和白芍总苷联合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3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经过甲氨喋呤单独治疗,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甲氨蝶呤和白芍总苷联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5.
目的 探讨胰岛素抵抗(IR)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以与代谢综合征(MS)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60例IR患者(IR组)与60例健康体检人群(对照组)对比研究,采用多层螺旋CT(MSCT)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肝脏检查,观察肝脏的CT表现和患者临床以及实验室数据,并分别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IR组与对照组比较,非酒精性脂肪肝以及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R患者存在明显脂代谢紊乱,临床表现为肝脏脂肪浸润和代谢综合征,提示NAFLD、MS与IR彼此之间存在着相互发生和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6.
目的 观察药物膀胱灌注治疗放射性膀胱炎的临床疗效,并对患者进行全面、系统的护理.方法 为患者行留置导尿,应用颠茄酊、地塞米松、庆大霉素、利多卡因进行膀胱灌注2次/d,连续10 d为1疗程.结果 经治疗患者尿急、尿频、尿痛症状减轻,血尿消失.结论 药物膀胱灌注治疗轻、中度放射性膀胱炎效果明显、安全可行,全面、细致的护理措施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  相似文献   
117.
目的 探讨上皮钙粘附素(E-cadherin,E-cad)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资料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19例胃癌组织中E-cad的表达水平.结果 本组119例胃癌中,E-cad异常表达率为51.3%(61/119),正常表达率为48.7%(58/119),异常表达表现为E-cad在细胞膜上的表达减少.E-cad的异常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预后显著相关,而E-cad表达与年龄、性别和胃癌的TNM分期无相关性.结论 大多数胃癌存在的E-cad的异常表达.E-cad在胃癌的侵袭与转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检测E-cad的表达可作为判断胃癌分化、浸润、转移和预后的良好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8.
目的探讨整合素β3mRN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18例胃癌组织中整合素β3mRNA、VEGF和CD34的表达。结果非肿瘤胃黏膜中整合素β3mRNA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胃癌组(P〈0.01);具有浸润性生长、脉管侵犯和淋巴结、肝脏、腹膜转移的T3~T4期胃癌组织中整合素β3mRNA、VEGF阳性表达例数和微血管密度值(MVD)值均显著高于膨胀性生长和无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肝脏及腹膜转移的T1~T1期胃癌组织(均P〈0.01):整合素β3mRNA、VEGF表达和MVD值之间均呈正相关性(均P〈0.01);整合素β3mRNA、VEGF呈阳性表达和MVD值≥54.9个/mm^2患者平均生存时间和5年生存率均低于整合素β3mRNA、VEGF呈阴性表达和MVD值〈54.9个/mm^2者(均P〈0.05或0.01)。结论整合素β3和VEGF可促进胃癌血管生成,并参与肿瘤侵袭转移过程,检测整合素β3和VEGF的表达可作为评价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和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9.
发展性学生评价是在选拔性学生评价和教育性学生评价整合的基础上形成的科学合理的学生评价模式。确立以发展性学生评价为基本价值取向的主导思想,从评价功能、评价对象、评价方法和评价主体几个方面把握发展性学生评价,并积极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0.
随着人类对肿瘤研究的日益深入,许多学者已经清楚地认识到,肿瘤的发生、发展不仅与细胞内基因突变、缺失等因核苷酸序列改变所导致的遗传调控紊乱有关,还与表观遗传调控异常有着密切的联系[1].所谓表观遗传,是指通过DNA甲基化、组蛋白乙酰化和甲基化、染色质构型变化等所导致的在基因表达水平的改变.它只影响基因的转录活性而不影响核苷酸序列的改变[2].其中,DNA甲基化作为常见的表观遗传学修饰模式,在哺乳动物基因表达调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异常甲基化可导致癌基冈的活化、非必需重复序列的转录、抑癌基因及DNA修复基因的沉默等,并能以半保留的方式高保真地传递到子代细胞的基岗组中,最终引发肿瘤[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