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5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3篇 |
内科学 | 9篇 |
神经病学 | 12篇 |
特种医学 | 7篇 |
外科学 | 5篇 |
综合类 | 8篇 |
预防医学 | 4篇 |
药学 | 22篇 |
中国医学 | 16篇 |
出版年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15篇 |
2011年 | 16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2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2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1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吸入一氧化氮对室间隔缺损手术后肺动脉高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吸入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治疗室间隔缺损 (ventricularseptaldefect,VSD)术后肺动脉高压 (pulmonaryhypertension ,PH)的疗效。 方法 2 0例VSD术后PH病人分别吸入 2 0×10 -6 、6× 10 -6 NO ,监测吸入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氧合指标。结果 吸入 2 0× 10 -6 NO后明显降低肺动脉压、肺循环阻力、肺内分流率、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 ,提高动脉血氧分压、氧供指数 ;以上指标停吸NO后恢复吸入NO前水平 ;再吸入 6× 10 -6 NO后恢复吸入 2 0× 10 -6 NO后水平 ,并维持至停吸NO后。吸入前后体循环压及阻力无变化。结论 吸入NO是治疗VSD手术后PH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2.
患者女,72岁,因突发失语、右侧肢体乏力24h,于2010年7月7日入院.患者在入院前25h(2010年7月6日)19:00突发言语不能、右侧肢体无力,口角歪斜,无恶心呕吐,无肢体抽搐,无意识丧失.自服安宫牛黄丸后,言语稍好转,晨起家属觉患者意识不清,嗜睡,完全不能言语,无法对答,右侧肢体无力,需家人搀扶下站立,而来广东省中医院求治.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入院体检:血压160/95 mm Hg(1 mm Hg=0.133 kPa),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11分,意识水平清楚,完全混合性失语,高级智能查体不能配合,不能配合查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 mm,对光灵敏,双侧眼球向左侧凝视,不能矫正. 相似文献
83.
目的 评估 3种停跳液的抗心肌再灌注损伤作用。方法 30只大耳白兔离体心随机分为温血停跳液灌注组 (温血组 ,n =10 ) ,冷血停跳液灌注组 (冷血组 ,n =10 ) ,及冷晶体停跳液灌注组 (冷晶体液组 ,n=10 )。观察心肌缺血后血浆心肌肌钙蛋白T(cTn -T)、内皮素 (ET - 1)、心钠素 (ANP)和心肌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①cTn -T在冷晶体液组较其它 2组明显增高 ;②ET - 1在冷晶体液组含量最高 ;③ANP在温血组最高 ;④心肌超微结构冷晶体液组损伤最重 ,温血组最轻。结论 血浆cTn -T、ET - 1、ANP及心肌超微结构改变 ,反映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温血停跳液的抗心肌再灌注损伤作用优于冷血停跳液和冷晶体停跳液 相似文献
84.
背景:树突状细胞具有双向免疫调节作用,成熟树突状细胞激活免疫应答,而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则倾向诱导免疫耐受。目的:探讨鼠CD1d分子在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诱导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以及在此过程中细胞因子的参与机制。方法:利用vIL-10转染的BALB/c小鼠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在体外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基因、脂多糖刺激成熟,经抗CD1d(anti-CD1d)干预。观察培养后的细胞表型、细胞因子表达。为探明CD1d分子在异体T细胞存在下的免疫作用,进行不同实验条件的初次、再次混合淋巴细胞培养(1stMLC、2ndMLC),观察T细胞增殖、细胞因子表达。结果与结论:Anti-CD1d的干预降低了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增殖异体T细胞的能力,anti-CD1d干预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致敏异体T细胞后其免疫功能低下;anti-CD1d干预在异体T细胞存在时影响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在功能上的成熟,主要表现在抑制白细胞介素12的分泌,加强白细胞介素10的分泌。 相似文献
85.
一氧化氮吸入疗法临床应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自 1991年Fratacci等[1 ] 在动物肺动脉高压模型的实验中证实了吸入一氧化氮 (NO)可降低肺动脉压力以来 ,开始了将NO应用于临床治疗的研究。NO已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 (FDA)认可。但目前NO吸入疗法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尚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就此予以综述 ,并提出对策。一、NO吸入治疗肺动脉高压的临床应用 吸入NO只作用于有通气肺泡周围的肺血管 ,使之扩张 ,增加血流量 ,而不通气的肺泡周围的血管因吸入NO无法到达而不扩张 ,从而使肺动脉压、肺循环阻力降低 ,减少生理分流量 ,提高氧合。这不同于其它扩血管药 (如硝… 相似文献
86.
医院制剂室用软聚氯乙烯 (PVC)袋作为大输液包装 ,因设备简单 ,操作方便 ,受到医院及部分厂家欢迎 ,是否合理 ,本文表述几点看法。①PVC袋的透气透水性 ,每袋装 5 0 0mL输液在常温下放置 ,每月失水约 3g ,影响主药含量 ,导致输液贮存期短 (3个月 )对用量小的输液品种极易过期[1] 。②灭菌后PVC袋有微粒脱落 ,输液中有乳光现象。PVC微粒在人体内不能被消除 ,可以阻塞毛细血管 ,使组织坏死 ,在静脉血管引起静脉炎 ,也可能在患者血管内与脂质颗粒一起形成血栓 ,导致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③医院制剂室预先印在袋上的说明书给灯检… 相似文献
87.
88.
侧脑室外引流在神经内外科应用相当广泛,然而引流后并发颅内感染一直是困扰临床的难题;如何保证有效引流以及预防其后感染等并发症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侧脑室穿刺外引流所采取的方法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2009年1月至2011年5月我院神经三科住院患者75例,根据病情需要在我院行侧脑室穿刺置管外引流;其中男48例,女47例,平均35岁;75例患者均为出血性疾病合并的急性脑积水.75例患者均入手术室全麻下行侧脑室穿刺,其中48例行耳后皮下潜行隧道,27例行非耳后皮下隧道. 相似文献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