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25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1.
目的 了解中大量自发性幕上脑出血急性期血浆纤维蛋白原(Plasma fibrinogen,FIB)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对象发病24小时内,首次脑CT扫描出血量≥20 ml的中到大量自发性幕上脑出血住院患者,入院当天测定FIB,并依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轻、中、重三个组.结果 纳人合格研究病例148例,患者的FIB水平范围是1.70~7.06 g/L,其均数为3.83±1.00g/L;轻度组与中度组比较无差别(P0.05);中度组与重度组比较两者有显著差别(P<0.05);轻度组与重度组有极显著差别(P<0.01).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1HSS)评分与FIB水平成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0.302,P<0.001).结论 中大量自发性幕上脑出血急性期FIB水平可以较好反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52.
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发病率及病原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发病率及病原体特点。方法:对并发肺部感染的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和病原学分析。结果:急性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总发生率为14.4%。标本培养检出病原体革兰阴性菌98株(41.9%),革兰阳性菌89株(38%),真菌47株(20.1%)。药物敏感性实验示不动杆菌、假单胞菌和葡萄球菌均耐药率较高。结论: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高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敏感度高。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较敏感。  相似文献   
53.
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的住院日及其影响因素,为缩短脑卒中患者的住院日提供依据。方法:用SPSS统计软件对2004年1月至12月共1434例脑卒中患者的住院日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影响住院日的主要因素是:尿路感染、交费方式、心脏疾病、呼吸道感染、言语障碍和住院科室。各个因素与住院日均呈正相关,其中尿路感染的作用强度最强,标准回归系数是0.221。结论:控制院内感染,强化医保管理,提高费用意识和诊疗水平是缩短平均住院日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4.
CD4 0配体 (CD4 0L)与CD4 0交联结合是T细胞激活必需的共刺激信号 ,为探讨CD4 0L CD4 0共刺激信号通路在MG发病中的作用 ,我们分析MG患者外周血CD4 0L的表达。研究对象 :MG组 :18例 ,9例作血清AChRab测定 ,阳性5例 ,阴性 4例 ;6例正用免疫抑制剂 ,1例施行了胸腺切除术(胸腺增生 )。对照组 :健康志愿者和献血员 16名。方法 :(1)取MG患者和对照者外周血 ,用Ficoll密度梯度法分离PBMC ,并调制成 1× 10 6/ml的细胞悬液 ;每毫升细胞悬液加入 5ng/mlPMA +5 0 0ng/mlionomycin共同…  相似文献   
55.
目的:研究CD5^+B细胞在重症肌无力(MG)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荧光双标记技术和流式细胞仪对39例MG患者和18例健康对照者周围血中CD5^+B细胞(CD5^+CD19^+)的百分率进行测定,同时用ELISA间接法检测MG患者血清中AChRab。结果:在MG患者周围血CD5^+细胞百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且在血清AChRab阳性和阴性MG中CD5^+B细胞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在血清ACh  相似文献   
56.
57.
穴位与肌肉注射弥可保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叶天申  韩钊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5):2230-2230
目的 观察针刺加穴注或肌注弥可保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差异。方法 将35例顽固性面瘫患(ENoG示损失≥90%)随机分为两组对照,针刺加穴注组采用针刺配合穴位注射弥可保,在针刺加肌注组中将弥可保改为肌肉注射,用改良portmann评分法评分。结果 疗效以针刺组为优,并减少了后遗症;穴注与肌注的副作用差异无显性。结论 针刺加穴注弥可保对顽固性面瘫疗效较好,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58.
目的:国内部分地区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脑卒中的平均发病年龄提前,为了解温州地区脑卒中发病年龄变化趋势和中青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而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温州地区8所医院(市级2所,县级4所,镇级2所)收集1990-01/2001-12脑卒中患者10563例,调查每例性别、发病年龄、脑卒中类型,对其中发病年龄≤50岁的1342例中的556例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调查分析,关注发病年龄、性别,职业,是否伴发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等,有无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结果:共收治脑卒中10563例,其中发病年龄≤50岁的有1342例,占脑卒中住院患者总数的12.7%,脑卒中的平均发病年龄呈下降趋势,1998/2001脑卒中的平均发病年龄为61.9岁,比1990/1993的64.3岁提前了2.4岁,≤50岁脑卒中患者比率呈上升趋势,为14.65%,比1990/1993的8.39%增加了6.26个百分点;反馈调查556例发病年龄≤50岁的脑卒中患者,平均年龄(44.03±6.89)岁,男女比例为1.27∶1,男性占55.9%,40~50岁者占≤50岁的脑卒中患者总数的83.1%,职业为农民的占59.9%(339/556),伴有高血压者50.5%(281/556)、高血脂者8.8%(49/556)、心脏病者5.6%(31/556)、糖尿病者2.2%(12/556)、血液病0.7%(4/556),嗜酒患者占31.4%(175/556),吸烟患者占30%(167/556)。结论:温州地区脑卒中发病年龄呈  相似文献   
59.
正良好的全脊柱矢状面平衡可以降低脊柱疾病的发病率,并且与术后症状改善密切相关。脊柱作为一个整体,人们逐渐意识到手术重建颈椎矢状面平衡时必须考虑胸、腰椎及骨盆序列对它的影响。目前对颈椎平衡与全脊柱平衡关系的研究较少,而且评价颈椎平衡的参数如C2矢状面轴向偏移(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C2-7 Cobb角、C0-2角、颈部倾斜角(neck titl,NT)等均仅能体现颈椎区域平衡,无法反映颈椎与其他区域的关系。第1胸椎(T1)可视为头颅及颈椎的"基座",颈椎前凸角(cervical lordosis,  相似文献   
60.
摘 要 目的:观察丁苯酞注射液及软胶囊对急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患者序贯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61例起病72 h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5~25分的左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1)和对照组(n=30)。对照组仅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序贯给予丁苯酞注射液及丁苯酞软胶囊治疗。疗程均为90 d。治疗前行NIHSS评分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治疗后比较两组随访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定[Barthel指数(BI)和改良Rankin量表(mRS)],并记录两组药品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BI分别为(88.55+16.74)和(70.67+26.18),mRS分别为(1.87+1.02)和(2.53+1.4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结论:丁苯酞序贯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且安全,能改患者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90 d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