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伴随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医疗体制由原有的单一福利性事业向具有一定福利性质的公益性事业转变已成现实。医疗服务明显具备了市场特征,但由于医疗技术发展及服务的广延性,在检查诊断、治疗用药、价格收费、预防保健及医疗服务等医疗行为中,如何界定合理医疗,需要认真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32.
正确安装定向框架是脑立体定向手术成功的重要一步。准确定位是立体定向手术及检查的关键。定向框架摆位不正、倾斜、扭曲、错位等 ,既影响 CT扫描 ,又影响靶点坐标的准确性 ,甚至妨碍手术入路。为此我们在框架固定前 ,用自制固定布带代替耳塞 ,做好摆位调整后 ,再于颅骨固定针处做头皮局麻 ,行最终固定。  1 固定布带的制作与应用  (1)制作 :应用市售白布四层重叠缝制成长 6 0 cm、宽 4cm的布带 1条 ,其两端均缝上宽 4cm的尼龙搭扣 (如血压计的袖带 ) ,阴面长 10 cm ,阳面长2 0 cm,阴阳面在布带的同一面上。 (2 )应用 :固定布带中央放…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改良厚新鲜猪皮在深二度烧伤削痂创面应用价值。方法在传统新鲜猪皮制作基础上,用较厚皮、增加刷洗、消毒、抗生素浸泡,术前冷冻应用于深二度烧伤削痂创面中,术后尽早打开敷料减压。结果7例患者中2例行1次手术,5例行2次手术,均痊愈,无一例有并发症。结论早期削痂、自体微粒皮与改良厚新鲜猪皮混合移植治疗二度烧伤创面疗效确切可靠。  相似文献   
34.
背景:临床发现,脑损伤合并骨折有些部位骨痂过度生长,出现异位骨化,骨折愈合明显加快。 目的:对比观察脑损伤合并骨折与单纯骨折两组患者骨折愈合过程骨痂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分布,探讨临床意义及其作用机制。 设计、时间及地点:分组对照观察,于2006-02/2007-07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完成。 对象:合并脑损伤组与单纯骨折组骨痂病理标本各50例。合并脑损伤组:男41例,女9例,年龄19~55岁;单纯骨折组:男36例,女14例,年龄17~52岁。 方法:取两组患者各50例受伤7~10,11~15,16~20,21~27,28~35 d的骨痂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两组患者不同时期骨痂标本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含量高低,观察骨折愈合速度。 主要观察指标:①X射线观察结果。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图像分析。 结果:在骨折愈合的不同阶段,两组骨痂内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细胞来源一致,合并脑损伤组骨祖细胞、成骨细胞、软骨细胞中早期表达程度明显高于单纯骨折组,骨祖细胞增殖,成骨细胞、软骨细胞分化明显增加,7~10 d达到高峰,高峰持续30 d后逐渐减少;单纯骨折组在11~15 d出现高峰,高峰在20 d开始下降,峰值明显低于合并脑损伤组,配对t检验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合并脑损伤组在伤后4周即可见X射线片长骨骨折处大量骨痂生长,单纯骨折组在伤后7~9周才见到大量骨痂生长。 结论:脑损伤合并骨折患者骨折愈合早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显著强于单纯骨折患者,持续时间明显延长;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进骨祖细胞增殖,成骨细胞、软骨细胞分化明显高于单纯骨折组;骨祖细胞增殖、成骨细胞及软骨细胞快速大量分化,是骨折快速愈合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5.
目的 为了解鄂托克旗乌兰镇(镇区,牧区,农区)7岁以下健康儿童头发中微量元素锌含量的正常范围参考数值.方法 极谱法进行测定,共测定7岁以下健康儿童636份.结果 鄂托克旗乌兰镇(镇区,牧区,农区)7岁以下儿童发质中微量元素锌含量正常范围的参考值为:镇区(70.0~ 133.5)μg/g;牧区(72.1~126.8)μg/g;农区(66.3~130.0)μg/g.结论 调查结果可为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直切口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直切口小骨窗微创治疗46例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经验。根据出血部位、术中血肿清除情况及术后颅内压高低决定是否保留骨瓣。结果按日常生活能力评价(ADL)标准,术后3个月ADLⅠ级6例,Ⅱ级14例,Ⅲ级11例,Ⅳ级8例,Ⅴ级1例,死亡6例(13.0%),其中死于心肺功能衰竭2例,消化道出血3例,肾功能衰竭1例;术后1年随访,ADLⅠ级10例,Ⅱ级16例,Ⅲ级8例,Ⅳ级5例,Ⅴ级1例。结论直切口小骨窗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有效、简单快捷等优点,适用于皮层下及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  相似文献   
37.
目的评价CT测算胸腔积液量的准确性。方法(1)采用GE-sytec4000i全身CT扫描系统,对注水肺脏模型进行扫描,选取右侧肺脏共作15次测量。(2)由一名熟练的CT操作人员在积液最明显的一层上用轨迹手工圈划出积液的完整轮廓,预设感兴趣区的CT值上下限范围0~20 Hu,采用计算机体积测算功能,计算出各层满足上述要求的感兴趣区图像总体积。结果肺脏模型体积CT测值与实际注水量关系呈直线趋势,R2=1.000。回归系数t检验的t值=681.077,P=0.0001(P<0.001),故可认为肺脏模型体积CT测值与实际注水量之间有直线关系;直线回归方程为:Y=-0.238+0.999X。肺脏模型体积的标准差为893.27504,实际注水量的标准差为894.42719。肺脏模型体积CT测值与实际注水量的相关分析表明,肺脏模型体积CT测值与实际注水量高度相关。结论CT能够准确测量胸腔积液量,它可替代传统X线的粗略估算,是胸腔积液测算的客观准确方法。  相似文献   
38.
2005年1月~2006年12月,我们对经彩超确诊的布-加综合征(BCS)25例,行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并应用图像后处理技术进行影像学诊断,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9.
新鲜猪皮覆盖微粒皮治疗大面积烧伤13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尽早切痂移植微粒皮是近年来成功救治大面积深度烧伤的重要措施,但微粒皮的覆盖物一直是困扰基层医院的难题。异体皮覆盖效果好,但需要专门的存储设备,且来源困难。新鲜猪皮与人皮结构相似,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无需特殊存储设备。其不足是易感染,排异反应发生早。笔者对新鲜猪皮的制作及使用过程进行改进后应用于13例患者,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患者男8例、女5例,年龄21~47岁。烧伤总面积41%~87%,Ⅲ度38%~51%TBSA.首次切削痂时间为伤后2~5d,面积达16%~51%TBSA,切削痂部位为四肢、臀部、前躯。手术方法:(1)猪皮制备:术前1d选…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季节性偏头痛与Ⅰ型超敏反应的关系,并寻找相关致敏原。方法用北京协和医院提供的15种吸入性过敏原和美国DPC液相酶联免疫试验对已确诊的100例季节性、80例非季节性偏头痛患者进行过敏原皮试及IgE检测,并对比分析两组结果。结果季节性偏头痛组主要致敏原为夏秋花粉、早春花粉、豚草花粉、蒿属花粉,过敏原皮试阳性率94%,与非季节性偏头痛组(1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总IgE比较,前者高于后者,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季节性偏头痛的发病机制为IgE介导的Ⅰ型超敏反应,临床上对患者行过敏原皮试及IgE检测可作为本病诊断的重要指标,并为脱敏治疗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