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55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氟西汀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预防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采取随机对照的方法选择住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治疗组 33例,入院后在进行急性脑卒中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氟西汀胶囊 20 mg, 1次 /d口服.对照组 34例,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 4周后对照研究.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8%( 29/33),对照组为 59%( 20/3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 2=7.17, P< 0.01) ,治疗组 4周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 (t=-2.68, P< 0.01),治疗组 4周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iltion depression scale, HAMD)≥ 17分者为 2例 ,抑郁发生率为 6%( 2/33),对照组 4周后 HAMD≥ 17分者 8例 ,抑郁发生率为 24%( 8/34),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 (χ 2=40.24, P< 0.01).治疗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早期应用氟西汀能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和减少脑卒中后抑郁急性期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脑梗塞后锥体束Wallefian变性的MRI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常规Mill扫描发现有Wallerian变性的脑梗塞病人的临床及MRI资料。结果常规MR]在脑梗塞后1—2周也能发现典型的WaUerian变性,Wallefian变性的出现与梗塞的大小有关,Wallerian变性越重,出现的越早,病人的预后越差。结论Wallefian变性的观察有助于临床医师对病人肢体功能恢复的评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成人积水性无脑畸形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成人积水性无脑畸形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患者临床表现特殊,肢体运动功能受损较轻,1例轻度智力发育迟滞,2例患者均能融入社会生活,言语功能仍然正常。头颅CT和MRI一侧大脑实质大部分消失,代以脑脊液样组织。1例头颅MRA双侧大脑中动脉未见显影。结论成人积水型无脑畸形临床表现相对轻微,提示可能与胎儿时期的皮层重建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G-CSF治疗组及对照组,根据取样时间点的不同每组又分为7、14及21d3个亚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MCAO/R),治疗组于MCAO/R后24h予G-CSF50μg·kg-1·d-1,连续5d,对照组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观察不同时间点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NSS)。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FGF阳性细胞。结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7、14、21d治疗组NSS分别为(4.0±0.9)分、(3.8±1.1)分、(3.5±1.3)分,对照组分别为(5.5±1.3)分、(5.8±1.4)分、(5.7±1.6)分,治疗组NSS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大鼠脑缺血周边区均有bFGF免疫阳性细胞存在,并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减少,bFGF阳性细胞计数(个/HP)显示术后7、14、21d治疗组分别为25.4±4.2、17.1±3.3、12.6±3.4,对照组分别为18.0±4.0、12.0±3.1、6.4±2.0,治疗组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G-CSF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MCAO/R大鼠,可增加脑缺血后梗死边缘区bFGF的表达和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维生素C(Vc)两种影响因子单独或联合应用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体外生长及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用特定浓度的bFGF及Vc两种影响因子单独或联合应用,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用四唑盐比色法(MTT)法、流式细胞仪及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细胞的增殖及生长情况。结果细胞生长曲线、MTT法、流式细胞仪结果均显示第3~5天各组BMSCs增殖能力达高峰,其中Vc+bFGF组增殖能力最强(P〈0.05)。第7天,对照组及单独应用bFGF和Vc组细胞增殖力均有所下降,仅Vc+bFGF组细胞仍保持较强的增殖能力(P〈0.05)。结论bFGF和Vc均有促进体外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作用,联合应用bFGF和Vc促增殖作用最强,可以作为体外扩增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最佳培养条件。  相似文献   
16.
杜冷丁中毒致2次呼吸抑制董久松,韩漫夫,赫秋月吗啡可以抑制呼吸。杜冷厂是吗啡的合成代用品。本文报告1例杜冷丁中毒导致2次呼吸抑制的患者,望引同行注意。某男,26岁。因神志不清、呼吸浅表2小时来我院急诊室就诊。查体:神志不清,面色青紫,呼吸浅表,节律不...  相似文献   
17.
利用大白鼠四血管结扎再灌流(4VO)制成迟发性神经元坏死(DND)模型,观察光镜及电镜下的病理特点;同时利用该模型观察胸腺、脾脏细胞ConA反应性、胸腺细胞自发增殖反应和脾脏NK细胞毒性4项指标。结果发现:在再灌流后的不同时相中,4项免疫指标基本是先增高,后降低,即1~3d增高,5d后普遍降低。提示迟发性神经元坏死时伴有明显的免疫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 与葛根素对急性脑梗死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分析其不同作用机制.方法 63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常规西药(对照组)21例、常规西药加用G-CSF(G-CSF组) 21例和常规西药加葛根素(葛根素组)21例,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随访3个月时临床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63例均完成了3个月的观察.治疗后14 d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G-CSF组较对照组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而葛根素组较对照组疗效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个月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G-CSF组和葛根素组较对照组疗效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而G-CSF组和葛根素组疗效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G-CSF组和葛根素组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G-CSF及葛根素对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治疗机制虽有所不同,但G-CSF显示了更好的远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迟发性神经元坏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迟发性神经元坏死(DND)的研究是国内外近十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论述了 DND 的提出、目前研究的现状、适用脑缺血动物模型的建立、海马区 DND 时的光镜和电镜下的改变,并详细阐述了兴奋性氨基酸、细胞内钙超载、自由基的产生、酸中毒及蛋白质合成障碍等与 DND 产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急性脑卒中49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急性脑卒中497例临床分析程永杰韩漫夫隋一作者单位:130051长春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程永杰);深圳市红十字会医院(韩漫夫);吉林日报社卫生所(隋一)1996年1月~12月我科收治急性脑卒中病人497例,均经CT确诊,报告如下并做分析讨论。1临床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