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49篇
  免费   313篇
  国内免费   193篇
耳鼻咽喉   45篇
儿科学   151篇
妇产科学   47篇
基础医学   476篇
口腔科学   86篇
临床医学   776篇
内科学   506篇
皮肤病学   79篇
神经病学   159篇
特种医学   255篇
外国民族医学   39篇
外科学   603篇
综合类   2223篇
预防医学   1443篇
眼科学   77篇
药学   755篇
  16篇
中国医学   910篇
肿瘤学   209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136篇
  2021年   171篇
  2020年   159篇
  2019年   145篇
  2018年   137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292篇
  2013年   322篇
  2012年   309篇
  2011年   400篇
  2010年   376篇
  2009年   417篇
  2008年   327篇
  2007年   360篇
  2006年   365篇
  2005年   328篇
  2004年   327篇
  2003年   323篇
  2002年   269篇
  2001年   367篇
  2000年   355篇
  1999年   258篇
  1998年   217篇
  1997年   207篇
  1996年   227篇
  1995年   186篇
  1994年   201篇
  1993年   159篇
  1992年   154篇
  1991年   126篇
  1990年   120篇
  1989年   89篇
  1988年   75篇
  1987年   77篇
  1986年   63篇
  1985年   84篇
  1984年   66篇
  1983年   33篇
  1982年   40篇
  1981年   27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15篇
  1978年   9篇
  1976年   7篇
  1965年   10篇
  195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MRI与B超互补作用对肝癌诊断价值的探讨李西有主治医师大连石油化工公司医院(116032)近些年来,由于AFP、B超、选择性肝血管造影、CT、MRI的应用,使肝癌的诊断有了很大进展。并由以往的、“临床诊断”发展到当今的“亚临床诊断”阶段,特别是近年来...  相似文献   
93.
我院自1993年3月~2002年3月收治19例自发性肾包膜下或肾周积液患者,现对其病因诊断和治疗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4.
土茯苓的新用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茯苓,为百合科多年生攀援状灌木土茯苓的根茎。性味甘、淡、平,归肝、胃经。它向来是一味清热解毒,除湿,利关节常用中药。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疮肿,湿疹,瘰疬淋巴结核,梅毒及风湿热痹引起的关节疼痛,屈伸不利,湿热下注导致的尿液短赤涩痛和白带异常等症。近年来,经临床证实,土茯苓还可用于治疗其它多种疾病。治疗蛋白尿:取土茯苓30g,金樱子10g,生芡实25g,丹参25g,泽泻10g,白术10g,水煎服。治疗心律失常:取其利湿降浊之功,能有效消除蛋白尿。取土茯苓60g,桂枝10g,龙骨、牡蛎各30g,大枣6枚,甘草10g。水煎服。此方用于心阳不足引起的心律失常,尤…  相似文献   
95.
有许多女生,为了生殖系统的健康,在日常生活中频繁使用外洗剂、高锰酸钾等消毒剂来冲洗阴道及外阴,以为这样能预防或治疗妇科疾病的发生。实际上,这种做法反而可能产生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96.
97.
306例输卵管复通术与复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306例输卵管复通术与复孕台山市人民医院(529200)郑大有梅秀云黄明护台山市卫生学校(329200)雷蔼容我院1977年3月至1996年10月对306例输卵管绝育术后妇女,按支架去留两种术式行输卵管复通术,在1991年后借助显微镜进行显微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98.
99.
侯氏黑散出自《金匮要略》,主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临床运用相当广泛,疗效显著.现将笔者多年来运用本方之体会兹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0.
中医食疗学认为,不同的食物在性能(偏性)上有差异,尽管都有其可食性和营养功能,但在患病服用中药时期,如果不了解“发物”和不重视“忌口”,饮食不当,则可能引起病变,产生不良反应和副作用。从而加重病情和引起严重后果。《金匮要略·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篇》指出“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以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