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目的 识别、分析某实验室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并进行控制效果评价。 方法 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验、检查表法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评价。 结果 项目的总体布局、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职业病防护设施、辅助用室、职业卫生管理等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项目实验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甲醇、异丙醇、乙腈、四氢呋喃、乙酸乙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锑及其化合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全部低于国家职业接触限值。 结论 该建设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一般建设项目,其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2.
了解佳木斯农村小学生忽视的影响因素,为制定科学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佳木斯市农村地区3所小学的1 242名小学生.采用“中国农村6~11岁小学生儿童忽视评价常模”中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统计方法包括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及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佳木斯农村6~8岁与9~11岁小学生的总忽视率分别为52.56%和53.25%,忽视度分别为(48.01±8.69)和(47.15±9.92);男生的忽视度及忽视率均高于女生(t/x2值分别为2.56,8.95,P值均<0.05).对6个层面及总忽视的危险因素分析,6~8岁组主要影响因素有性别、年龄、母亲年龄、父母亲外出打工回家周期、母亲文化程度、家庭类型、家中人口数、与父亲关系、父母间关系及是否为留守儿童(P值均<0.05);9~11岁组主要影响因素有父母工作地点变动、父母收入减少、与父母亲关系及父母关系(P值均<0.05).结论 佳木斯市农村小学生忽视情况严重且影响因素较多,危险因素主要有母亲外出打工回家周期、家庭氛围、亲子沟通互动、经济条件等,留守儿童的忽视情况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对胰腺移植受鼠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2只正常大鼠为对照组,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I/R组,n=12),供鼠缺血预处理组(DIPC组,n=12),受鼠双后肢缺血预处理组(RIPC组,n=12).I/R组、DIPC组和RIPC组大鼠均接受胰腺移植,再灌注后第5 d检测小肠黏膜通透性和吸收功能,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淀粉酶活性,取受鼠回肠黏膜组织检测小肠黏膜湿重、微绒毛高度及宽度、丙二醛(MDA)含量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同时取肠系膜淋巴结、肝及脾组织进行细菌培养,观察细菌移位情况.结果:再灌注后DIPC组和RIPC组血清TNF-α含量、淀粉酶活性、MDA含量、MPO活性、小肠黏膜通透性、细菌移位率和小肠黏膜损伤程度,均低于I/R组;血清NO和SOD含量、小肠黏膜吸收功能均高于I/R组(P<0.01).结论:供鼠和受鼠双后肢缺血预处理,均可保护大鼠胰腺移植受鼠小肠肠黏膜屏障功能,降低细菌移位率.  相似文献   
14.
单纯胰腺移植是治疗尚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的Ⅰ型糖尿病的有效方法,尚未在临床上普及,造成这种情况除了技术方面的原因之外,还包括众多的社会学和伦理学原因,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普通外科的历史源远流长,通过近100年的发展,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普通外科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理论观念不断更新,使众多有争议的问题摆在现代普通外科医师的面前,笔者就其中的几个问题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腺苷是否参与了大鼠双后肢缺血预处理对移植胰保护作用的信号传导机制。方法18只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I/R组,n=6);缺血预处理组(IPC组,n=6)和缺血预处理+8-环戊基-1,3-二丙基黄嘌呤(DPCPX)组(IPC+DPCPX组,n=6),各组大鼠均行胰腺移植。检测各组再灌注前、后血糖,再灌注后2h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胰腺组织中髓过氧化酶(MPO)和丙二醛(MDA)含量,并利用TUNEL法检测移植胰凋亡细胞。结果再灌注后I/R组血糖、TNF-α,胰腺组织凋亡指数(AI)、MPO和MDA含量均显著高于IPC组(P〈0.01)和IPC+DPCPX组(P<0.01),IPC+DPCPX组与IPC组再灌注后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鼠双后肢肢缺血预处理对大鼠移植胰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腺苷与这种保护作用无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4种PM2.5中的矿物粉尘对V79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将不同浓度的4种矿物粉尘分别作用V79细胞24h后,用噻唑蓝(MTT)试验测定细胞的存活率,检测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彗星试验(SCGE)检测细胞DNA的损伤程度。结果 4种矿物粉尘均对V79细胞存活率产生影响,随矿物浓度的增高,细胞存活率逐渐降低;4种矿物粉尘均能使V79细胞培养液上清液中的IL-6含量升高。4种矿物粉尘对V79细胞的DNA损伤呈现剂量—效应关系,矿物粉尘浓度越高,DNA损伤越明显。结论 4种PM2.5中的矿物粉尘对V79细胞均能产生细胞毒性,且能够引起V79细胞IL-6分泌的增加,对细胞DNA产生明显的损伤效应,PM2.5中的矿物粉尘可能通过炎症因子的释放和DNA的损伤等机制对细胞产生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Rd对正加速度(+Gz)暴露后大鼠运动和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64只雄性SD大鼠,体质量200~250g,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正加速度组(+Gz组)、人参皂甙Rd处理组(Rd组)和溶剂对照组(Vehicle组)。Sham组大鼠静置于离心机上但不给予+Gz暴露;+Gz组大鼠给予+10Gz,5min暴露;Rd组大鼠在+10Gz,5min暴露前30min腹腔注射人参皂甙Rd30mg/kg;Vehicle组大鼠在+10Gz,5min暴露前30min腹腔内给予等容量溶剂(20%丙二醇)。+10Gz,5min暴露后不同时间点,通过旷场实验观察各组大鼠运动能力的变化;通过水迷宫实验观察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结果在旷场实验中,Rd组大鼠的站立次数较+Gz组明显增多(P〈0.05)且在中央格的停留时间也明显减少(P〈0.05)。而Vehicle组大鼠的站立次数、中央格的停留时间与+Gz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水迷宫实验中,与+Gz组比较,Rd组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显著延长(P〈0.05)。而Vehicle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目标象限停留时间与+Gz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人参皂甙Rd能改善+Gz导致的运动和学习记忆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19.
背景:胰腺移植过程中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可以引起术后众多的并发症,其中继发性胰腺炎可以导致受体小肠黏膜的损伤,造成严重的后果。目的:观察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胰腺移植受体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胃肠外科。材料:实验于2001-09/2004-04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胃肠外科实验室完成。动物为SD雄性大鼠83只。方法:①取47只大鼠,自阴茎静脉注射脲链霉素65mg/kg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36只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供体缺血预处理组(DIPC组),受体双后肢缺血预处理组(RIPC组)3组,每组12只。剩余36只正常大鼠中随机取12只为对照组,另外24只为供体。②对照组仅行开腹术,其他3组行胰腺移植。DIPC组于获取供胰前阻断供体脾血管5min再灌注5min2次;RIPC组于供胰再灌注前阻断受体双后肢血流5min再灌注5min,重复3次;缺血再灌注组不作处理。主要观察指标:①手术后5d各组随机取6只大鼠检测小肠通透性(以血浆中FITC-dextran浓度表示)和吸收功能(以血浆中木糖浓度表示)。②各组其余6只大鼠于术后5d取血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NO、超氧化物歧化酶和淀粉酶活性,取回肠黏膜组织检测小肠黏膜黏膜湿重、微绒毛高度及宽度、丙二醛含量及髓过氧化物酶活性,同时取肠系膜淋巴结、肝及脾组织进行细菌培养,观察细菌易位情况。结果:经补充后72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血浆中FITC-dextran浓度:缺血再灌注组高于对照组、DIPC组和RIPC组(P<0.01)。②血浆中木糖浓度:缺血再灌注组低于对照组、DIPC组和RIPC组(P<0.01)。③细菌易位率:缺血再灌注组高于对照组、DIPC组和RIPC组(P<0.01)。④小肠黏膜损伤程度:缺血再灌注组低于其他3组(P<0.01)。⑤缺血再灌注组小肠髓过氧化物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NO水平低于其他3组,淀粉酶活性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高于其他3组(P<0.01)。结论:供体和受体双后肢缺血预处理均可保护大鼠胰腺移植受体小肠肠黏膜屏障,降低细菌易位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大鼠双后肢缺血预处理对移植胰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36只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I/R组,n=6);缺血预处理组(IPC组,n=6);缺血预处理+L-精氨酸甲基脂组(IPC+L-NAME组,n=6)和缺血预处理+8-环戊基-1,3-二丙基黄嘌呤组(IPC+DPCPX组,n=6);缺血预处理+纳洛酮组(IPC+Nal.组n=6);缺血预处理+维生素C(IPC+AA组,n=6).检测各组再灌注前、后血糖,再灌注后2 h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a)、胰腺组织中髓过氧化酶(MPO)和丙二酰二甲醛(MDA)含量,并利用TUNEL查移植胰凋亡细胞.结果:①再灌注后,I/RR组、IPC+L-NAME组、IPC+Nal.组和IPC+AA组血糖、血清中TNF-α、胰腺组织中MPO和MDA比IPC组含量高,IPC+DPCPX组与IPC组无显著差异.②再灌注后,I/R组、IPC+L-NAME组和IPC+AA组胰腺组织凋亡指数比IPC组高,与IPC+Nal.组和IPC+DPCPX组较IPC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①双后肢缺血预处理对大鼠移植胰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再灌注后一氧化氮(NO)、氧自由基和阿片样物质的释放有关.②腺苷与这种保护作用可能无关,阿片样物质介导的保护作用不是通过减少细胞凋亡途径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