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4篇 |
免费 | 3篇 |
国内免费 | 30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9篇 |
内科学 | 33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外科学 | 2篇 |
综合类 | 45篇 |
预防医学 | 7篇 |
药学 | 14篇 |
中国医学 | 2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3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6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11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目的 :观察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与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两种“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 (Hp)的根除效果及治疗Hp相关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5 5例Hp阳性的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病人分为 2组 :A组以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口服 ;B组以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口服 ,疗程均为 5d。观察记录Hp根除率、胃炎及溃疡的临床疗效和药物的副反应发生率。结果 :A、B两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 96.9%和 92 .9% ,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 .8%和 96.4% ,经 χ2 检验 ,两组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过程中均有轻微的不良反应 ,但不影响治疗。结论 :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与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两种“三联疗法”Hp根除率及胃炎、溃疡的临床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评估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S)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TIPSS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观察其近期疗效、合并症及3年随访结果。结果25例门静脉建立有效分流,成功率893%,门静脉主干压由术前(406±086)kPa[(3053±6.45)mmHg]降至(233±0.79)kPa[(17.55±6.00)mmHg],P<001。分流后食管静脉曲张基本消失率为36%,减轻率为40%。术后腹水减轻率为762%。脾脏缩小一半以上者60%。术后2周内丙氨酸转氨酶升高大于20U/L占52%,总胆红素升高大于17μmol/L占48%,并发症总发生率28%。随访3年,复发出血375%,病死率313%。结论TIPSS可迅速降低门静脉压力,近期疗效满意,中期疗效欠佳,术后并发症较多。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缬沙坦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PHT)ET、NO、TNF-α浓度的影响.方法 36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肝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缬沙坦80 mg/d,疗程为1个月.治疗前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ET、血清TNF-α浓度,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清NO浓度.结果 治疗组在加用缬沙坦后,ET、NO、TNF-α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ET、NO、TNF-α也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缬沙坦可能通过改变血管活性物质的浓度降低肝硬化门静脉压力. 相似文献
104.
丽珠胃三联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及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丽珠胃三联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Hp阳性的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55例,给予丽珠胃三联治疗,均为2次/d,疗程7d。观察记录Hp根除率、胃炎及溃疡愈合情况、1周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48例完成治疗及复查,失访7例。Hp根除率分别为慢性胃炎93.3%,消化性溃疡94.4%,总根除率为93.8%。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慢性胃炎90.0%,消化性溃疡88.9%。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有轻微不良反应,但不影响治疗。结论:丙珠胃三联7d治疗方案具有药物剂量小、疗程短、Hp根除率高、炎症减轻和溃疡愈合迅速、副作用小等优点,是目前根除Hp、治疗Hp感染的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较为理想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5.
甘草酸二铵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抗炎作用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观察甘草酸二铵(DG)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抗炎机制. 方法 40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5-氨基水杨酸(5-ASA)组和DG组,每组10只.用2,4-二硝基氯苯 乙酸联合建模法制备UC大鼠模型.观察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黏膜组织学变化及髓过氧化物酶(MP0)活性,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白介素-6(IL-6)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核因子-kB(NF-kB)表达. 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相比,DG组和5-ASA组大鼠的DAI、组织学损伤评分、MP0活性、血清IL-6水平和结肠黏膜NF-kB表达显著降低(P<0.05).但DG组和5-ASA组各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DG可有效治疗UC,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F-kB的活化及IL-6的产生和表达来抑制炎症反应,其疗效与5-ASA相当.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乙酰半胱氨酸对酒精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酒精灌胃法制作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大鼠模型。5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n=10):正常对照组、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组、乙酰半胱氨酸低、中、高剂量(150,300,600mg/kg)组。测定并比较各组大鼠肝脏指数,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以及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与丙二醛(MDA)含量;并观察光镜下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SOD、GSH—Px活性降低(均P〈0.05),血清ALT、AST活性和肝组织MDA含量增加(均P〈0.05)。治疗结束后,与模型组比较,乙酰半胱氨酸各剂量组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肝组织SOD、GSH—Px活性均升高(均P〈0.05),血清A岍、AST活性和肝组织MDA含量降低(均P〈0.05),并能不同程度地改善肝脏组织病理损伤。结论乙酰半胱氨酸能够有效地改善肝功能,降低脂质过氧化物水平,对酒精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评价益生菌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活动期诱导缓解及缓解期维持治疗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 (1980年1月~2014年11月)外文数据库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1989年1月~2014年11月)等中文数据库,采用RevMan5.3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10篇文献符合标准,其中7篇入选益生菌治疗活动期UC组,5篇入选益生菌治疗缓解期UC组(有2篇同时入选以上2组)。纳入的10篇文献中有6篇提供了不良反应例数。系统评价结果:(1)对单独服用益生菌或安慰剂治疗活动期UC进行比较,益生菌组的诱导缓解率明显高于安慰剂组(RR=1.43,95%CI 1.14~1.80,P=0.002);(2)对益生菌与美沙拉嗪合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活动期UC进行比较,益生菌组的诱导缓解率与美沙拉嗪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CI -0.22~0.104,P=0.0508);(3)对益生菌与美沙拉嗪维持治疗缓解期UC进行比较,益生菌组与美沙拉嗪组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0,95%CI 0.79~1.2,P=0.98);(4)益生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其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92,95%CI 0.74~1.15,P=0.47)。结论益生菌较安慰剂可明显提高活动期UC的临床缓解率;益生菌对缓解期UC维持治疗的疗效与美沙拉嗪相当;益生菌具有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8.
109.
110.
双岐三联活菌对实验性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我国,溃疡性结肠炎(UC)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目前认为,UC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与免疫、肠道微环境改变、遗传、感染等因素有关,其中免疫和肠道微环境的改变在发病中的作用尤为重要。在免疫因素中.目前研究较多且作用比较肯定的有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恢因子-κB(NF-κB)及白细胞介素-10(IL-10)。近来文献报道UC患者肠道菌群失调可能参与UC的发病。因此,人们尝试用益生菌治疗UC。我们采用乙酸大鼠结肠炎模型.通过应用不同剂量的益生菌治疗.观察大鼠结肠黏膜组织学和细胞因子(TNF-α、NF-κB及IL-10)的变化,寻找其最佳治疗剂量,同时进一步阐明益生菌治疗大鼠实验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