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7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急性脊柱创伤的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各种影像检查对急性脊柱创伤的诊断价值及限度。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5 2例急性脊柱创伤病例 ,均在伤后 48h内行X线平片、CT及MRI检查。结果 :共检出椎体骨折 2 78例 ,X线平片、CT及MRI检出率相同 ,三者对附件骨折的检出率分别为 9.1%、2 3 .4%、14 .3 %,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P <0 .0 1)。 15 2例MRI直接显示脊髓损伤。结论 :在急性脊柱创伤的影像诊断中 ,X线平片可作初检手段 ,CT对骨折检出率最高 ,MRI对脊髓损伤诊断最佳 ,三者结合可提高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2.
早期脑梗塞的动态CT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MR直接造影在肩关节盂唇SLAP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35例SLAP损伤患者已行肩关节MR造影和关节镜检查,由两名医生观察分析,通过对照比较,评价肩关节MR造影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准确度。结果 MR直接肩关节造影灵敏度和特异度、准确度,分别是94%、96%和90%;可靠性指标用Kappa值为0.76。结论 MR直接造影是诊断肩关节SLAP损伤地可靠而准确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造影对乳头溢液的病因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2012乳头溢液患者术后病理明确的40例乳腺导管造影检查的影像资料。结果乳腺导管扩张症伴囊性增生症6例,导管内乳头状瘤13例,导管内癌5例,单纯导管扩张9例,纤维囊性乳腺病及乳腺增生7例。结论乳腺导管造影对乳头溢液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诊断治疗依据,为外科医生确定手术切除范围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弥散加权神经成像在臂丛神经成像中的参数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弥散加权背景抑制神经成像(DWIBS)不同扫描参数对臂丛神经图像质量的影响,优选最佳扫描参数。 方法 将18名健康志愿者等分为3组,对第一组每名志愿者行3个b值的弥散加权成像扫描。选择成像质量最好的b值,调整分辨率,对第二组行弥散加权成像。选择第二组成像质量最好的参数组合,调整并行采集因子分别为2、4、8,对第三组行弥散加权成像。观察不同b值、不同参数下的臂丛神经解剖细节和成像质量。 结果 NEX为8、层厚3 mm、b值为300 s/mm2、分辨率158×158、并行采集因子为4的冠状位图像能够分辨臂丛神经的干股束支等解剖细节,图像质量较好。 结论 优化后的DWIBS能满意显示臂丛神经,可作为臂丛神经成像的常规序列之一。  相似文献   
16.
伍晓六  雷益  夏军  刘品霓  陈静 《海南医学》2011,22(13):28-29
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骨道位置准确性的评价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12月97例患者关节镜下行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术后,经螺旋CT扫描并进行三维重建的影像资料,观察固定螺钉、骨道、骨道出入口及移植物等结构情况。结果 CT三维重建清晰的反映了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骨道及其出入口的位置、固定物及移植物等情况。结论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是前交叉韧带重建术评价的重要方法,为临床术后提供了最准确、最直观的影像资料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磁共振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8年1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的22例手术病理证实性索–间质肿瘤患者的磁共振表现及临床特征。结果:颗粒细胞瘤6例,均呈囊实性病灶,边界清晰,混杂T1低信号,T2高信信号,实性部分明显强化,伴子宫内膜增厚;纤维-卵泡膜肿瘤14例,实性或囊实性,实性者呈T1WI,T2WI低信号,强化不明显;硬化性间质瘤2例,类圆形肿块,肿瘤边缘部分早期明显强化,肿瘤内部延迟强化。结论:卵巢性索–间质肿瘤有一定的临床特征和磁共振特征,可以有助于与其他卵巢病变相鉴别。  相似文献   
18.
19.
脑膜瘤是一种极为常见的成人颅脑肿瘤,该病的患病率约占所有颅脑肿瘤的30%,多数为良性的WHOⅠ级肿瘤,少数为WHOⅡ~Ⅲ级肿瘤。部分脑膜瘤可观察到肿瘤向邻近硬脑膜、蛛网膜及蛛网膜下腔侵犯,或镜下在邻近骨骼、肌肉、脑组织标本中找到肿瘤细胞,称为侵袭性脑膜瘤。侵袭性脑膜瘤的生物学特性、诊断及治疗与非侵袭性脑膜瘤略有不同,术后复发率、病死率也较非侵袭性脑膜瘤明显升高。2016年中枢神经系统肿瘤WHO分类中,首次将脑膜瘤脑浸润列为脑膜瘤WHO分类标准之一。本文就侵袭性脑膜瘤的诊断、影像学评估、治疗及相关研究进展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并对比研究丘脑底核(STN)的MRI最佳直视化扫描序列.方法 对10例正常人及10例帕金森病(PD)患者深部脑电刺激术(DBS)前进行扫描,与以往常规序列对比,半定量分析各种扫描序列对于STN显示的情况,术后复查并确认患者微电极记录(MER)电极探针位置.结果 T2 flash2D和T2-SPACE,SWI imaging序列半定量评分高于常用的T1-mprage、T2-TSE序列及FLAIR序列,并与患者术中MER确定的电极探针位置有较高的一致性.结论 使用T2 flash2D、T2-SPACE和SWI imaging序列可以准确预定靶点位置,能够提高定位精确度,避免并发症,提高手术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