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5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41.
<正> 为了探查GFAP和S-100阳性星形胶质细胞在大鼠局部脑缺血区的分布形式和数量变化,运用  相似文献   
42.
目的:研究小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后不同运动训练方式对大脑皮质胆碱能(Ach)纤维密度的影响。方法:45只雄性C57BL/6J小鼠,建立小鼠MCAO模型。将MCAO小鼠随机分为运动1组、运动2组、对照组。运动1组跑笼训练1小时/天,共90天,运动Ⅱ组跑笼训练15天,停止30天,再跑笼45天;对照组跑笼固定不转。分别在MCAO后15、45、90天;观察小鼠大脑皮质Ach纤维密度改变。结果:MCAO后运动15天后,各组皮质Ⅲ、Ⅴ层Ach纤维密度无显著差异(P>0.05)。运动45天后,运动1组比对照组在皮质Ⅲ、Ⅴ层正常侧Ach纤维密度显著增高(P<0.05),比运动2组皮质Ⅲ层正常侧Ach纤维密度高(P<0.05),在缺血侧,3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90天后,运动1组与运动2组及对照组比较,在正常侧皮质Ⅲ、Ⅴ层纤维密度均增高(P<0.05),运动1组比对照组缺血侧皮质Ⅲ、Ⅴ层纤维密度均高(P<0.05),运动1组比运动2组皮质Ⅴ层纤维密度高(P<0.05),运动2组比对照组缺血侧皮质Ⅴ层纤维密度增高(P<0.05)。结论:运动训练促进了小鼠MCAO后双侧大脑皮层胆碱能纤维的发芽,恢复期训练仍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 纹状体Parv中间神经元被认为是连接纹状体传入和传出神经元之间的枢纽&;#65377;本实验旨在观察证实纹状体Parv神经元胞体&;#65380;树突和轴突的形态学特征和在纹状体的分布及其与纹状体不同区域之间的关系&;#65377; 【方法】 对成年雄性SD大鼠常规灌注固定和取脑;半导体冰冻切片之后进行免疫组化PAP方法单标记和双标记;光镜观察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并进行计数和计算其百分比;应用SPSS软件统计处理&;#65377; 【结果】 Parv阳性神经元在纹状体呈现散在不均匀分布,在纹状体背外侧区的分布多于其它区域(P < 0.001);Parv阳性神经元在Matrix间区分布的百分比显著高于Patch间区(82.0%比18.0%,P < 0.001);纹状体Parv阳性细胞为典型的中等大小的中间神经元(平均直径11.68 μm),胞体呈多边形或卵圆形,外侧区胞体直径大于内侧区(P < 0.01);阳性神经元树突密集,表面光滑和未见树突棘;神经元轴突细长,在纹状体可见其分支&;#65377; 【结论】 Parv阳性中间神经元在纹状体背外侧区的密集分布&;#65380;高百分比聚集于Matrix间区和典型的中间神经元特征,提示其可能对纹状体不同区域的投射神经元具有选择性和特异性作用&;#65377;  相似文献   
44.
大鼠脑缺血区局部炎症和细胞免疫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大鼠脑缺血区局部炎症和细胞免疫的形态和位置,探讨其与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大鼠大脑皮质缺血区的单核/巨噬细胞、小胶质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形态分布和浸润时程及其相关免疫分子的表达。结果 脑缺血3d后,巨噬细胞激活抗原1(ED1)阳性细胞聚集于大脑皮缺血性半暗带区;脑缺血1周时,其数量显著增加,并迁移到脑缺血中央区,此变化持续到脑缺血后2周。脑缺血后3在,缺血性半暗带区内的OX42阳性细胞发生肥大和增生性改变,并持续到脑缺血后3d出现,脑缺血1周时,其形态和数量变化最显著,并持续到脑缺血后2周。在脑缺血3d时,大量白细胞分化抗原(CD3)阳性细胞聚集于大脑皮质缺血性半暗带区,以血管壁及其周围为主。脑缺血1周时数量最多,并迁移到脑缺血中央区。脑缺血后2周时,阳性细胞稍减少。结论 脑缺血诱导单核/巨噬细胞细胞、小胶质细胞和T淋巴细胞在大脑皮持缺血区聚集和激活,并表达相关的免疫分子,提示脑缺血启动了脑组织局部炎症和免疫反应,此可能与缺血性脑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45.
白介素-1βmRNA在缺血侧大脑半球不同区域表达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比较缺血侧大脑半球尾壳核、视前区和顶叶皮质白介素-1βmRNA表达的差异,探讨脑不同区域对缺血敏感性的病理机制。方法:运用原位杂交技术对30只SD大鼠进行了研究。结果:缺血侧大脑半球尾壳核、视前区和顶叶皮质微血管内皮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显示白介素-1βmRNA的强杂交信号,尾壳核杂交信号较视前区和顶叶皮质出现早而强。顶叶皮质的白介素-1βmRNA阳性信号的高峰也明显迟于尾壳核。结论:白介素-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察和证实胶质细胞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所属内脏痛觉敏化反应的时程和形态特征。方法借助单次延长应激(SPS)方法构建内脏痛觉敏化模型,32只雄性SD大鼠被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SPS术后1 d组、SPS术后7 d组、SPS术后14 d组,应用免疫组化、免疫印迹技术探测腰段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形态结构和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免疫组化实验显示,正常脊髓灰质内明显可以探察到大量GFAP+的细胞,其形态呈星形胶质细胞的典型特征:即微小的胞体和细长的突起,其在脊髓灰质的分布不显示明显的区域特性。定量和比较资料显示,SPS不同时间组的GFAP+细胞密度均多于对照组,7 d组增加最显著。结果同时显示,GFAP~+胞体大小在7 d和14 d组均大于对照组,以7 d组的最大。正常脊髓灰质也明显可以探察到小胶质细胞(Iba1~+),其密度和胞体大小在SPS 1 d组和14 d组与对照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且14 d组差异最为显著(P<0.05),但7 d组的变化不明显。免疫印迹实验显示,正常脊髓灰质背角可以明显探测到GFAP和Iba1蛋白。定量资料显示,SPS 7 d组和14 d组的GFAP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7 d组升高最显著。SPS不同时间点均可诱导Iba1~+蛋白的高表达,且以14 d组最显著。结论结果提示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形态结构和蛋白水平的变化可能牵涉到内脏痛觉敏化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47.
大鼠纹状体parvalbumin阳性中间神经元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纹状体parvalbumin (Parv)阳性中间神经元在神经通路上的突触连接.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和神经示踪方法标记SD大鼠纹状体Parv及其相关神经元,光镜和电镜观察阳性神经元的结构和位置关系.结果:Parv阳性中间神经元中等大小,散在分布于纹状体,以背外侧居多.光镜免疫双标记显示Parv阳性中间神经元与皮质、丘脑和中脑黑质的传入轴突终末形成明显的形态位置上的邻近关系,其轴突终末则与纹状体不同类型投射神经元在光镜下也形成邻近关系.Parv阳性中间神经元的免疫电镜观察显示阳性产物主要游离于胞体、树突和轴突的胞质内.Parv阳性中间神经元的胞体和树突均接受大量的非对称型突触传入.Parv阳性轴突终末平均大小为(0.62±0.28)μm,可见其与纹状体神经元的树突、胞体和树突棘形成对称型突触,其中与树突形成的突触占69.64%,与胞体和树突棘形成的突触分别为26.78%和3.58%.结论:纹状体Parv阳性中间神经元形态学上与皮质、丘脑、黑质以及纹状体投射神经元形成突触连接,提示其可能在调节纹状体信息传入和输出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证实钙调蛋白Parvalbumin(PV)和Calbindin-28KD(CB)阳性神经元在大鼠脊髓不同节段不同区域内的形态及分布特征。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常规灌注固定,取第5~8颈髓、3~6胸髓和1~5腰髓节段;振动切片之后进行免疫组化PAP单标记;光镜观察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和分布特征、并进行计数和测量;用Excel软件对阳性神经元数量、胞体大小、突起数量进行统计处理。结果PV阳性神经元主要存在于后角的Ⅱ层和胸核、中间带外侧、中间内侧核、前角的Ⅷ层;CB阳性神经元主要存在于后角Ⅰ~Ⅱ层、中间带,前角的Ⅷ~Ⅸ层之间。后角细胞较中间带及前角细胞数量多,胞体小,突起少。在不同区域,两种阳性神经元的细胞数量,胞体大小,突起数目都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不同节段同一区域的比较中,只有腰前角PV阳性神经元的胞体比较大(P﹤0.05)。结论PV阳性神经元在胸核及中间内侧核的聚集以及阳性纤维在薄楔束和后角Ⅱ层胶状质内的密集分布提示其与机体痛觉传入﹑本体感觉及内脏感觉的联系;CB阳性神经元在前角Ⅷ~Ⅸ层之间的特征性分布说明其与闰绍细胞功能有关;两种钙调蛋白在脊髓不同节段之间的形态及分布基本无差别提示它们的功能并没有特异地对应于躯体或内脏。  相似文献   
49.
目的;比较大脑基底节区和皮质区对大脑局部缺血/再灌流损伤反应的敏感性。方法:运用免疫组化和酶组化方法对36只SD大鼠局部脑缺血区血管 细胞粘附分子VCAM-1的表达和单核/巨噬细胞的浸润概况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大脑皮质缺血区血管内皮细胞VCAM-1的表达发生于脑缺血1h表达高峰发生于脑缺血1h/再灌流16h;而在缺血侧基底节区,其表达高峰则发生在脑缺血1h/再灌流4h。单核/巨噬细胞的浸润,在皮  相似文献   
50.
为了深入研究血管周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在脑缺血病理过程中的形态学变化规律 ,对不同缺血时间的大鼠大脑皮质缺血区和尾壳核区的血管周细胞的变化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探查。结果显示 :(1)在脑缺血早期 (3 d,1周 ) ,ED2阳性反应的血管周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 ,无明显的突起。数量增加的阳性细胞主要位于大脑皮质缺血灶外围的血管周围 ,并随血管走行而分布 ,缺血灶中央区的阳性细胞数量少。在缺血侧尾壳核 ,阳性细胞的数量明显增加 ,呈卵圆形或杆状 ,阳性细胞大多数位于尾壳核的实质内 ,少数位于血管壁内 ;(2 )在脑缺血后期 (4周 ,6周 ) ,大脑皮质缺血灶外周的 ED2阳性细胞的数量、形态和分布形式与脑缺血早期相比 ,也无明显变化 ;但在脑缺血灶的中央区有大量的 ED2阳性反应细胞 ,呈圆形 ,无明显突起 ;脑缺血后期 ED2阳性细胞主要位于尾壳核外侧区 ,其数量与缺血早期无明显的变化 ,但细胞形态变化显著 ,大多数细胞胞体肥大并有 2~ 3个明显的突起。脑缺血后期 ,在侧脑室脉络丛出现大量 ED2阳性反应的细胞 ,其胞体肥大 ,并有多个突起。结果表明 :慢性局灶脑缺血导致大脑皮质缺血区和尾壳核区的血管周细胞发生特征性的形态学改变。提示 ,血管周细胞与慢性脑缺血病理变化有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