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微环境对受损神经的存活和再生至关重要,其中少突胶质细胞/髓鞘来源的抑制性蛋白(MAG、Nogo和OMgp)对轴突再生的抑制作用是通过与一个共同的受体(NgR)结合而转导抑制活性。NgR传导信号介导的髓鞘抑制效应可能在中枢神经的发育、可塑性的调节方面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32.
目的通过对岩斜区的显微解剖,提高岩斜区脑膜瘤的切除程度与术后疗效。方法使用6例成人尸头标本,模拟经乙状窦前入路,在显微镜下(5~25倍)进行解剖观察;并回顾性分析8例经乙状窦前入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该入路可清楚地显示上中斜坡、内耳门和海绵窦的结构;全组患者中肿瘤全切除者4例,次全切除者2例,大部切除者2例。结论经乙状窦前入路具有手术操作距离短、视野暴露充分、早期离断肿瘤基底血供的特点,特别适用于岩斜区脑膜瘤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总结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的经验和技巧 ,以提高肿瘤的全切率及面神经的保留率 ,预防并发症。方法 对我院自 1997年 6月至 2 0 0 2年 6月经乙状窦后入路手术切除 4 2例大型听神经瘤 ,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 本组肿瘤全切 38例 (90 .4 % ) ,近全切除 4例 (9.6 % ) ,面神经解剖保留 31例(73.8% )。结论 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对大型听神经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入路 ,熟悉桥小脑角区解剖和熟练手术技巧是术中保留面神经的关键  相似文献   
34.
重复食管合并食管癌1例杨世喜陶进闫胜平患者女性,40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6个月就诊。体检:较清瘦,未见其它明显阳性体征。行食管钡剂造影中,发现钡剂下咽困难,而有较多空气进入胃内。在造影过程中,患者无呛咳现象。X线示,食管上段可见一约9cm长之不规则狭...  相似文献   
35.
现行脉冲回波超声成像装置存在的固有缺点直接影响了超声成像装置的轴向分辨率,使得成像系统产生随机相位噪声或斑纹噪声。本文分析了产生随机相位噪声或斑纹噪声的原因及其对成像系统轴向分辨率的影响,并给出了一些斑纹噪声的模拟和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对急性肺损伤后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伤后2h内入院的急性肺损伤25例,抽取伤后2 h、4 h、8 h、12 h、24 h、48 h、72 h血液,对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进行检测,16例经早期、小剂量、短期内应用甲泼尼龙治疗[入院即开始予以静脉滴注甲泼尼龙2 mg/(kg.d),3 d后再逐渐减量至伤后7 d停用,激素组],9例未应用甲泼尼龙及其他激素类药物治疗(对照组),检测比较各水平的变化。结果 IL-6、IL-8在肺损伤后48 h达高峰,TNF-α在肺损伤后24 h达高峰,激素组上述各炎症指标在肺损伤12 h开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肺损伤与血清IL-6、IL-8和TNF-α有关,早期、小剂量、短期内应用甲泼尼龙有助于减少炎性递质释放,改善因炎症性反应而引起的肺换气功能障碍,防止肺进一步损伤,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37.
目的 通过对颅内血管母细胞瘤(HBs)的影像学、病理和治疗分析,探讨HBs的诊断、形成原因和疗效. 方法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神经外科自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应用肿瘤切除术治疗35例颅内HBs患者,根据影像学表现分为大囊小结节型、小囊大结节型和完全实质型.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肿瘤标本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NSE和CD34的表达. 结果 本组肿瘤全切除34例,次全切除1例,术后无死亡.出院后28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至3年.其中1例复发(大囊小结节型)行伽玛刀治疗.HE染色显示纤细血管相互吻合成网状,分隔脂质胞浆;免疫组化染色显示不同类型肿瘤CD34阳性细胞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囊小结节型肿瘤NSE阳性细胞数最多,小囊大结节型其次,实质型最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HBs无特殊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是主要诊断方法.治疗首选手术切除,手术全切除是降低复发的关键.HBs囊腔的形成与肿瘤间质细胞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蝶骨嵴脑膜瘤的手术方法 与技巧.方法 对蝶骨嵴区域的显微解剖、蝶骨嵴脑膜瘤的血液供应和手术技巧进行研究并应用于35例蝶骨嵴脑膜瘤的手术中.结果 (1)翼点入路能较好地显露鞍区前部的解剖结构;额颞颧入路可较多地显示中颅窝和鞍区后部的解剖结构;额颞眶颧入路对海绵窦的显露具有优势.(2)蝶骨嵴脑膜瘤血液供应可分三种类型:单纯颈外动脉供血,颈外、颈内动脉双重供血和单纯颈内动脉供血.(3)全切除蝶骨嵴脑膜瘤29例(Simpson Ⅰ、Ⅱ),次全切除6例.死亡2例.结论 熟练掌握颅底解剖、神经介入和显微外科技术,可明显提高蝶骨嵴脑膜瘤的全切率,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39.
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探讨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23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急诊行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清除血肿。结果23例术后按日常生活活动评分(ADL)评定预后:Ⅰ级3例,Ⅱ级11例,Ⅲ级7例,Ⅳ级1例,死亡1例。结论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是一种损伤轻、疗效优、预后好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0.
正中医推拿有着历史的悠久,它基于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经络是人体内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清医书《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指出"因跌扑闪失,以致骨缝开错,气血郁滞,为肿为痛,宜用按摩法。按其经络,以通郁闭之气,摩其壅聚,以散瘀结之肿,其患可愈。"所谓"通则不痛",如果气血运行顺利,身体自然健康,如果气血运行受阻,就会产生疾病,"痛则不通"。推拿疗法可以让经络畅通、阴阳平衡,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刘峰(1966-),主任中医师、教授,为中华中医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