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49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 使用静脉推注和区域性动脉灌注两种给药途径,研究表阿霉素在大鼠胰腺和血液中的分布。方法 经颈静脉推注表阿霉素或经髂外动脉插管至腹腔干动脉及肠系膜动脉,行胰腺区域性动脉灌注,剂量均为7.5mg/kg体重。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及胰腺组织中表阿霉素的含量。结果 区域性动脉灌注给药上升21.69%。结论 与静脉推注法比较,区域性动脉灌注法可提高胰腺组织中表阿霉素的浓度。  相似文献   
22.
目的 依托咪酯语言及记忆评估的Wada试验(etomidate speech and memory-Wada testing, eSAM-Wada)在我国还未见相关报道,而血管超选下eSAM-Wada试验国内外还未见报道。探讨eSAM-Wada试验的安全性及其对运动、语言和记忆功能评估的效果。 方法 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我中心5例行eSAM-Wada试验的难治性癫痫患者,观察操作过程中患者运动、语言及记忆功能的改变和术中的不良反应。结果:5例患者均可完成整个评估流程,智商偏低的患者仍可配合完成。2例患者完成血管超选下的eSAM-Wada试验。3例左利手患者中,2例(66.7%)语言优势侧仍位于左侧半球,2例(100%)右利手患者语言优势侧均位于左侧半球。4例左侧半球病变的患者,2例(50%)记忆的优势侧仍位于左侧颞叶,1例(25%)记忆为双侧优势,1例(25%)记忆优势侧转移至右侧颞叶。2例患者进行了后续切除性手术,1例患者进行了立体定向脑电图电极引导下热凝毁损术,1例患者出现左下肢一过性无力,运动、语言及记忆功能改变均与eSAM-Wada试验预测结果相符。2例患者(40%)出现癫痫发作可能与操作流程中依托咪酯静脉推注给药速度过快有关,后给药速度改为>30秒后,患者再无癫痫发作。不良反应需要进一步观察。结论:eSAM-Wada试验是全面评估运动、语言及记忆评估较为可靠且相对安全的方法。与血管超选技术结合,可以更加有效的指导涉及功能区的颅脑外科手术治疗。由于病例数量有限,结论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3.
“汗”,五液之一,为体内津液代谢之产生。《素问·宣明五气》曰:“心为汗。”汗作为一种正常的生理代谢产物,在机体阴阳失调的情况下,会发生相应的病理变化,成为疾病的症状之一。“汗”又是一种治疗方法。《素问·热论》曰:“其未满三日者河汗而已。”汗法是八法之一。故“汗”者,既是疾病中常见的症状,亦是治疗上常用的方法。《金匮要略》这部研究杂病的经典,对“汗”的论述可谓详、尽、精、活,即以“汗”为症状来辨别病证、预后凶吉,又以“汗”为治疗大法,灵活运用、不漏禁忌,更有以“汗”为第二致病因素,探致病由、严格汗…  相似文献   
24.
不同手术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康复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出血可来源于脑内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的坏死、破裂,其中以动脉出血最为多见而显重要。在所有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中,高血压脑出血约占据10%~20%,是高血压病伴发的脑小动脉病变在血压骤升时破裂所致。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在药物难治性癫(DRE)术前侵袭性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8年11月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和深圳大学总医院开展SEEG置入的DRE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无创的评估检查,提出可疑致灶位置和传播路径的假设,制定SEEG置入方案,最后根据SEEG和电刺激结果,制定最终手术切除或射频热凝方案,完成外科手术。结果 31例DRE患者共成功置入电极359根电极,平均11.58根/人,电极置入失败13根(3.62%),无追加电极置入情况。术后出现迟发性颅内出血1例,未出现颅内感染、脑脊液漏等并发症。SEEG置入后,20例患者行致灶切除,8例患者行致网络射频热凝术,1例致灶位于功能区行迷走神经刺激术,2例患者未行手术治疗。31例患者随访时间为6~30个月,平均为(11.68±7.46)个月。20例行致灶切除术患者术后国际抗癫联盟(ILAE)分级Ⅰ级17例(85.00%,17/20)、Ⅱ级2例(10.00%,2/20)、Ⅲ级1例(5.00%,1/20),8例行致网络射频热凝术患者术后ILAE Ⅰ级6例(75.00%,6/8)、Ⅲ级2例(25.00%,2/8),2种不同治疗手段间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13例磁共振成像(MRI)阴性患者中术后ILAE Ⅰ级10例(76.92%,10/13)、Ⅱ级2例(15.38%,2/13)、Ⅲ级1例(7.69%,1/13),15例MRI阳性患者中术后ILAE Ⅰ级13例(86.67%,13/15)、Ⅲ级2例(13.33%,2/15),两者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结论 无论是MRI阳性还是MRI阴性的DRE病例,SEEG均可以提高致灶定位的精准性,SEEG指导下外科治疗DRE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6.
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诊断垂体微腺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18F-fluoroethyl-2-deoxy-D-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18F-FDG PET)在垂体微腺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垂体微小占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垂体微腺瘤14例,垂体增生1例,垂体囊肿(Rathke囊肿)1例,比较其MRI、18F-FDG PET检查结果及手术所见.结果 在18F-FDG PET显像中,垂体微腺瘤表现为均匀的放射性摄取增高,与MRI和外科手术中发现的肿瘤位置相一致;垂体增生和Rathke囊肿不摄取.在14例垂体微腺瘤中,MRI检出10例(71.4%),18F-FDG PET检出12例(85.7%),两者相结合共检出14例(100%).结论18F-FDG PET显像可以清晰地显示垂体腺瘤,与MRI相结合可以提高垂体微腺瘤的阳性发现率,并对鉴别垂体增生和Rathke囊肿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脊髓和马尾神经损伤后疼痛的神经外科治疗方法、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脊髓和马尾神经损伤后疼痛患者14例,年龄28~72岁,病程8个月-28年;疼痛位于下肢感觉减退和缺失区,为烧灼、压榨或痉挛样疼痛,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y scale,VAS)8~10分;均伴有不同程度的下肢肌力下降.14例患者共行脊髓背根入髓区(dorsal root entry zone,DREZ)毁损术15次.结果 随访3个月-3年.6例疼痛消失,5例疼痛明显减轻,停用或少量使用镇痛剂,VAS 2~4分;3例疼痛无明显改善.所有病例无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 DREZ毁损术对脊髓和马尾神经损伤后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8.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病人的资料,其中丘脑痛3例,臂丛神经撕脱伤后疼痛1例,均经正规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给予运动皮质10Hz的rTMS(1000次刺激)治疗,每个疗程5d,共3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每个疗程后以及全部疗程结束后1个月、6个月和1年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汉密尔顿抑郁评分(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评分(HAMA)来评估疗效。结果全部疗程结束后,疗效满意3例,疗效差l例。疗效满意病人中,随访1年后复发2例。副作用为治疗期间头面部轻度疼痛1例。结论rTMS对部分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安全有效.尤其是面部和肢体疼痛的病人。但其疗效不持久,可作为运动皮质电刺激的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29.
作为疼痛治疗的一项基本技能,星状神经节阻滞技术以其广泛的适应症越来越普遍的应用于临床。然而这种看似简单的临床诊疗技术,实则背后蕴藏很多机理和风险。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对星状神经节阻滞技术的深入研究,特在此与大家一起梳理并展望,使其更精准和安全的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30.
脊髓背根入髓区毁损术治疗臂丛神经撕脱伤后疼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脊髓背根入髓区毁损术治疗臂丛神经撕脱伤后疼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5例臂丛神经撕脱伤后疼痛患者接受脊髓背根入髓区毁损术治疗.分别于术后2周、6个月和1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汉密尔顿抑郁(HAMD)和焦虑评分(HAMA)来评估手术疗效.结果 手术早期,100%的患者疗效满意,经过1年的随访,疗效满意率逐渐下降.但是比较术后2周和术后6个月,以及比较术后2周和术后1年的VAS评分,结果 显示无统计学差异.并发症主要包括同侧下肢的轻度无力(3例)和同侧下肢深感觉障碍(3例),在术后6个月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 脊髓背根入髓区毁损术是治疗臂丛神经撕脱伤后疼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