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2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59篇
耳鼻咽喉   2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70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258篇
内科学   71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40篇
特种医学   53篇
外科学   158篇
综合类   468篇
预防医学   178篇
眼科学   26篇
药学   178篇
  5篇
中国医学   136篇
肿瘤学   59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继发寰枢椎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57例RA继发寰枢椎脱位的患者,男14例,女43例;年龄46~79岁(61.8±12.4岁)。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2.5~36.8年(17.5±3.7年),诊断RA后出现上颈椎相关症状时间为1.5~19.4年(8.9±2.4年)。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枕颈部疼痛、颈部姿势异常和活动受限。术前神经功能ASIA分级:B级3例,C级12例,D级20例,E级22例;JOA评分4~14分(8.7±1.8分),VAS 4~10分(7.4±1.5分)。寰椎前向脱位44例,其中寰齿前间距(anterior atlantodental interval,AADI)>10mm者8例;寰椎后向脱位9例;寰椎前后向脱位4例。6例合并下颈椎不稳,10例合并枕颈部其他畸形。13例枕寰关节先天性融合及骨性融合无枕寰关节活动度者采用枕颈固定融合术治疗(A组);44例有枕寰关节活动度的患者采用寰枢椎融合固定融合术治疗,其中16例寰枢椎脱位牵引不能复位的患者先行前路经下颌下寰枢椎关节松解术再一期后路行寰枢椎融合术治疗(B组),28例寰枢椎脱位牵引能复位的患者直接采用后路寰枢椎融合内固定术治疗(C组)。定期随访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影像学观察寰枢椎复位和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A组手术时间100~130min(118.2±13.5min),术中出血量100~300ml(190.5±42.8ml);B组手术时间180~240min(221.4±20.3min),术中出血量100~260ml(157.3±36.1ml);C组手术时间100~130min(109.4±12.1min),术中出血量100~200ml(124.1±32.7ml)。术中均未发生椎动脉和脊髓损伤。所有患者随访期间复查颈椎CT及MRI显示寰枢椎序列重建满意,齿状突区域脑脊液线清晰,脊髓无压迫,术后AADI为2~3mm(2.4±0.4mm)。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84个月(34.4±10.3个月),术后12个月随访时,2例ASIA分级B级患者恢复至C级,C级患者6例恢复至D级、3例恢复至E级,9例D级患者恢复至E级,其余患者无变化;JOA评分改善至10~17分(14.6±3.5分),VAS评分降至1~5分(3.6±1.4分),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1例患者植骨块发生自发性部分吸收,随访1年半时植骨块吸收停止并部分融合,未再次行植骨术;其余患者植骨均融合。随访期间均未发现螺钉松动、移位、断裂和寰枢椎再脱位、失稳现象。结论:RA累及上颈椎时会造成寰枢椎脱位导致脊髓受压,依据枕寰关节活动度情况采用寰枢椎融合术或枕颈融合术治疗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2.
犬双侧迷走神经干切断术对Oddi括约肌肌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双侧迷走神经干切断术对Oddi括约肌(SO)肌电的影响。方法 禁食16~18h(可自由饮水),成年杂种犬麻醉后,实验组行膈肌水平双侧迷走神经干切断术加幽门成形术,对照组仅行幽门成形术。手术后8周行SO肌电记录(SOE)。结果 实验组慢波幅度明显升高,快波未观察到显著性变化。结论 双侧迷走神经干切断术对SO肌电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3.
烧伤创面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的耐药性研究邵海枫李珍大宗永兰杨毓华陈飞作者单位:210002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全军医学检验中心微生物室(邵海枫、李珍大、宗永兰、杨毓华),烧伤科(陈一飞)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是烧伤创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不仅治疗棘手,...  相似文献   
74.
在梗阻性黄疸(obstructive jaundice,OJ)的病理过程中,肝脏是最容易受到损害的器官。梗阻性黄疽致肝损害的机制是复杂多样的。Kupffer细胞作为肝脏内的巨噬细胞,参与了梗阻性黄疸致肝损害的诸多环节。梗阻性黄疸致肝损害的首要病理因素是内毒素血症(Endotoxemia)的形成。当人血的内毒素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就可激活Kupffer细胞,被激活的Kupffer细胞不仅可产生大量的炎性因子导致肝损害,而且还加剧内毒素血症的形成、参与肝脏炎性反应、氧化应激等病理过程来损害肝细胞。  相似文献   
75.
目的:研究头颈部面罩和胸部体罩固定在胸上段食管癌(EC)三维放疗计划系统(TPS)放疗应用中对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胸上段EC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放疗时体位固定工具不同,将患者分为面罩组46例和体罩组82例,所有患者均取仰卧位并采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进行干预,体位固定方法为面罩组以热塑头颈面罩固定,体罩组采用热塑体膜固定,比较两组摆位误差、剂量分布、危及器官受照剂量、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面罩组X轴、Y轴和Z轴摆位误差绝对值明显低于体罩组(P<0.05),面罩组射线均匀性指数明显低于体罩组,射线适形度指数明显高于体罩组(P<0.05),两组肿瘤靶区Dmax、Dmin和Dmea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面罩组双肺V10、V20、V30以及脊髓Dmean均低于体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面罩组和体罩组患者客观缓解率分别为58.70%和54.88%,两组近期疗效比较...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讨个案管理师主导的MMC随访平台在2型糖尿病患者院内外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内分泌科2018年10月—2019年3月收治的105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n=52)和对照组(n=53),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健康教育和随访工作,试验组患者实施由个案管理师主导的MMC平...  相似文献   
77.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改良卧位拉伸运动及肩部肌力训练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采用温针灸联合改良卧位拉伸运动及肩部肌力训练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26例。男11例,女15例。年龄27~71岁,中位数49岁。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测量肩关节内旋和外旋活动度,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价肩部疼痛情况,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评价肩关节功能。结果:治疗结束时,肩关节内旋活动度、肩关节外旋活动度、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均大于治疗前[47.42°±10.26°,67.53°±7.81°,t=9.424,P=0.000;62.80°±8.08°,75.34°±6.68°,t=10.835,P=0.000;(47.77±10.44)分,(67.54±7.81)分,t=12.994,P=0.000],肩部疼痛VAS评分小于治疗前[(5.89±1.28)分,(2.58±1.14)分,t=17.382,P=0.000]。结论:采用温针灸联合改良卧位拉伸运动及肩部肌力训练治疗肩...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比较地佐辛与瑞芬太尼在经腹直肠癌根治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于医院接受经腹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镇痛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应用地佐辛麻醉镇痛,试验组应用瑞芬太尼麻醉镇痛,比较两组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离开麻醉恢复室时间、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布氏舒适评分(BCS)]、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麻醉前,两组MAP及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开始时和结束时MAP及心率的降低幅度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离开麻醉恢复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苏醒时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苏醒后2 h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苏醒时及苏醒后2 h的BCS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  相似文献   
79.
目的 验证和探讨在高能同步辐射光源辐射屏蔽计算中半经验公式和蒙特卡罗模拟方法的一致性和适用性.方法 分别采用半经验公式和蒙特卡罗模拟独立计算单电子打靶时屏蔽体外产生的周围剂量当量.结果 Jenkins半经验公式计算结果与蒙特卡罗模拟结果比值范围为111%~153%,Sakano半经验公式计算结果与蒙特卡罗模拟结果比值为...  相似文献   
80.
拔T管后胆汁性腹膜炎的原因及诊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临床上,胆总管切开置T管引流术后,拔除T管引起胆漏,并非少见。我院1999年~2005年胆总管切开术后拔除T管发生胆汁性腹膜炎14例,现将其发生原因、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自1999年~2005年共行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322例,拔除T管后发生胆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