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3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8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71.
神经外科监护病房医院感染流行病学分析及耐药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病原学分布特征及其耐药性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对某院NICU的179例医院感染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179例患者共培养出菌株346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52.89%),革兰阳性球菌为38.15%,真菌为8.96%。以下呼吸道感染居多(83.80%),其次为泌尿道感染(10.61%)、血管相关性感染(2.79%)、中枢神经系统感染(1.68%)和血液系统感染(1.12%)。结论:降低NICU内医院感染率的重点是控制下呼吸道感染,急性期加强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后期加强对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额外预防措施,有效控制耐药菌株的发生。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交通事故致特重型颅脑损伤(GCS 3~5分)患者的伤情特点及提高救治水平的方法。方法对我院自2001年6月~2008年5月采用综合治疗的资料完整的76例由交通事故导致的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分析,其中高速公路组24例,普通公路组52例,并对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发生的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高速公路组24例,死亡12例,死亡率为50%;生存者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恢复良好3例(12.5%),中残2例(8.3%),重残4例(16.7%),植物生存3例(12.5%)。普通公路组52例,死亡39例,死亡率为75%;恢复良好6例(11.6%),中残4例(7.7%),重残2例(3.8%),植物生存1例(1.9%)。结论高速公路伤员多为男性青壮年,送院时间较长,多发伤比例高,休克发生率高,GCS评分3分患者极难生存。但只要积极救治,高速公路伤员也可以取得与普通公路相似的疗效。  相似文献   
73.
天幕裂孔切开术在治疗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时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为了提高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方法 对64例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有脑干伤患者在开颅清除血肿去骨瓣的基础上加行天幕裂孔切开术。结果 GCS 3 ̄5分22例,6 ̄8分42例,恢复良好38例(59.3%),中残10例(15.6%),重残6例(9.4%),植物生存4例(6.3%),死亡6例(9.4%),结论 对此类病员积极开展天幕裂孔切开术能进一步降低病残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74.
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116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分析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的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分析116例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的交通性脑积水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后两周复查头颅CT,脑室形态恢复正常103例,脑室形态改善13例,随访2个月至2年,临床症状明显好转62例,好转44例,无效10例,术后分流管阻塞4例,分流过量2例,感染2例,癫痫1例。结论交通性脑积水通过合理选择手术适应证,术前及术后预防性使用敏感抗生素,改进侧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手术方法,提高了手术有效率和降低了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75.
弥漫性轴索损伤(DIA)是交通事故致颅脑损伤中的特殊类型,其预后在颅脑损伤的各种类型中相对较差。1996~2002年,我院共收治弥漫性轴索损伤92例,占同期颅脑外伤的2.2%,占同期重型颅脑外伤的8.5%。  相似文献   
76.
外伤性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外伤性骑跨横窦的硬膜外血肿,为颅内血肿的一种特殊类型[1]。我院自1984~1997年9月共收治25例,占我院同期后颅凹血肿的29.1%,占颅内血肿的2.1%。现报告如下。临 床 资 料1.一般资料:本组男19例,女6例;年龄5~63岁,平均28.7岁,14岁以下儿童13例,占52%,其中5~7岁6例。伤因:交通伤11例,跌伤8例,坠落伤5例,打击伤1例,均系一侧枕部着力。16例为急性血肿,7例为亚急性血肿,2例为迟发性血肿。血肿量25~75ml,平均36.5ml。3例合并对冲性额叶硬膜下、脑内…  相似文献   
77.
目的 分析应用硝普钠控制血压对防止开颅术后患者再出血的作用。方法 对 14 4例开颅术后复发高血压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其中 69例给予口服药降压 ,75例静脉应用硝普钠降压。结果 硝普钠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优于口服降压药组 ,颅内再出血率明显低于口服降压药组 (P <0 .0 5 )。结论 正确使用硝普钠能有效控制开颅术后高血压 ,明显减少术后复发血肿 ,降低死亡率 ,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8.
CT血管造影诊断破裂脑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运用CT血管造影(CTA)诊断破裂脑动脉瘤。方法对怀疑颅内动脉瘤破裂的16例病人施行CTA检查,采用PhilipsTomoscanAVP1螺旋CT机,120kV,200mAs,层厚1.5mm,螺距1,重建间隔0.05mm。造影剂为欧乃派克100ml,2.5~3.0ml/s的速度经肘正中静脉注入,16~18s后扫描。数据经计算机工作站处理后以MIP和SSD法显示,由放射科医师和神经外科医师共同阅片。结果本组16例病人共检出13例16个动脉瘤,其中前交通动脉瘤8例,后交通动脉瘤1例,基底动脉梭形动脉瘤1例,左侧大脑中动脉瘤破裂合并右侧颈内动脉瘤1例,后交通动脉瘤合并同侧颈内动脉床突周围段芽孢状微小动脉瘤2例。10例脑动脉瘤做了开颅手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5例,生活自理2例,重度残废2例,植物生存1例。未手术的3例病人,其中1例Hunt-HessⅤ级者术前准备时死亡,1例放弃治疗死亡。1例基底动脉梭形膨大者保守治疗,遗有脑干受压症状。结论CTA具有快速、简便、安全、可靠的优点,可作为破裂脑动脉瘤和急诊手术前首选的检查。  相似文献   
79.
作者在援疆工作1年中,根据当地具体设备条件,采用磁共振检查后直接开颅切除脑血管畸形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病例1女性,19岁。既往有2年内3次脑出血病史,因突发剧烈头痛伴呕吐,意识不清,2小时后入院。入院查:浅昏迷,GCS8分,瞳孔等大,光反应存在,左侧肢体瘫痪,肌力  相似文献   
80.
小脑幕裂孔切开术治疗脑疝的有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索更安全、简便的小脑幕裂孔切开方法.方法 对1994年7月至2006年10月收治的136例重型特重型颅脑伤合并有颞叶钩回疝患者在开颅清除血肿去骨瓣的基础上加行小脑幕裂孔切开术,采用正确的切口、合适的体位,使用特制的钩刀.结果 GCS 3~5分51例,6~8分85例,恢复良好72例(52.9%),中残21例(15.4%),重残16例(11.8%),植物生存8例(5.9%),死亡19例(14.0%).结论 安全、简便的小脑幕裂孔切开术可进一步改善脑疝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