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40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目的了解椎前软组织肿胀和手术范围、手术节段及相关并发症之间的关联,探讨侧位X线在椎前软组织肿胀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侧位X线测量计算123例颈椎前路融合术患者的椎前软组织肿胀宽度,按照C3水平椎前软组织肿胀宽度9.98 mm为分界,将病例分为肿胀组(大于9.98 mm)61例和非肿胀组(小于9.98 mm)62例,比较分析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肿胀组术后呼吸困难发生率为21.3%,高于非肿胀组的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胀组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为83.6%,高于非肿胀组的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节段手术后椎前软组织肿胀平均为8.29 mm,明显低于双节段和多节段手术(11.55 mm和10.40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节段手术后(C4以上)椎前软组织肿胀为10.94 mm,明显高于低节段手术后(C5及以下)的8.63 mm(P0.05)。结论颈椎前路融合术患者术后椎前软组织肿胀程度较高时术后吞咽困难和呼吸困难等并发症发生率也较高;多节段手术或高节段(C5以上)手术患者术后椎前软组织肿胀程度较高。因此,根据颈椎侧位X线评估椎前软组织肿胀程度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2.
目的依据护理研究生核心能力指标体系确定导师负责制下护理导师团队的构成,提高护理研究生培养质量。方法在查阅文献、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初步构建导师负责制下护理研究生导师团队,采用Delphi专家咨询法对指标进行评价筛选。结果经过两轮咨询后,各专家意见趋于一致。两轮咨询有效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0.70%、92.31%;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3、0.88;指标变异系数为0.077~0.241;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35(P0.01)。最终确定了以护理教育专家为主导师,由临床护理人员、护理管理专家、临床医疗人员、统计人员共同构成的导师负责制下护理研究生导师团队。结论构建的导师负责制下护理研究生导师团队结构合理,可为提升护理研究生核心能力和培养质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3.
胸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和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回顾性研究30例胸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分别对胸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和手术治疗方法进行描述。结果: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5例,侧后方或侧前方入路摘除致压物14例,后路全椎板切除侧后方入路摘除致压物11例,术后随访1~8年,手术优良率达83.4%,结论:胸椎侧后方或侧前方入路摘除椎间盘及后路全椎板切除侧后方入路摘除椎间盘是手术治疗胸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84.
颈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颈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Axis系统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41例。所有病例术前均行X线、CT及MRI检查并根据测量结果对每一椎弓根钉实施个体化置入。[结果]41例全部获得6~12个月随访,切口均Ⅰ期愈合,无1例近期死亡。共置入螺钉218枚,有196枚(90%)位置正确,22枚存在不同程度偏差,其中1l枚造成神经根损伤,1枚疑有血管损伤。有38例获得满意复位并骨性愈合,有3例因系陈旧骨折脱位术中未完全复位,术后出现神经根刺激症状,其中1例术后因退钉而改行前路手术。在25例脊髓及神经根损伤病例中,有6例系脊髓完全损伤,术后均无恢复;其余19例为脊髓和神经根不全损伤,术后神经功能均获明显改善甚至恢复正常。[结论]颈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安全有效方法之一。合理选择手术适应证,熟悉颈椎解剖结构。术中规范操作以及置钉个体化等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5.
从导师团队的构成、导师团队成员的选定、导师团队成员的遴选标准、导师团队成员的职责等方面对国内外研究生导师团队及相关发展情况进行综述。我国有关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团队导师制实践和探索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存在部分问题和不足。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一步探索适合我国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团队导师制的建设方法,以提高我国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86.
目的分析车祸伤致脊柱骨折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车祸伤致脊柱骨折的预防及救治水平。方法总结沈阳军区总医院骨科自2006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66例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本组166例患者,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40~59岁,占50.0%(83/166)。驾驶员是主要致伤身份,占48.2%(80/166)。235个损伤节段中,颈椎、胸椎、腰椎及骶尾椎损伤所占比例依次为40.9%(96/235)、30.2%(71/235)、28.1%(66/235)、0.9%(2/235),其中,L1、C2、T12分别为17.0%(40/235)、14.0%(33/235)、12.3%(29/235)。合并症及神经损伤发生率在年龄≤19岁组最高,分别为50.0%和50.0%。行人组的合并症发生率最高为43.5%,驾驶员组的神经损伤发生率最高为55.0%。结论由车祸伤致脊柱骨折的流行病学特点可见,驾驶员是主要车祸伤来源,根据车祸时的身份不同,神经损伤和合并症发生情况有所不同,应根据其特点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87.
目的建立C2~4节段Hangman骨折和应用内固定技术固定骨折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探讨三维有限元方法在研究Hangman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一名成年男性志愿者进行C2~4节段CT扫描,以所得CT扫描图像为基础,利用ANSYS 6.1等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C2~4节段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包括椎体和椎弓、椎间盘、韧带成分)。结果对各组有限元模型设定边界条件后予以模拟加载后,C2、3节段:Hangman骨折加韧带椎间盘切除模型在各个方向上均较固定模型ROM增大,在屈伸运动时增大最明显。椎弓根钉固定模型在屈伸运动时ROM小于Hangman骨折模型。C2、3和C2~4钢板固定组在各个方向的ROM较其他组小,两组之间相差很小,相差最大值为0.07°。C3、4节段:C2~4钢板固定组各向ROM均较其他组明显小,而其余各组间的ROM相差不超过0.16°。在对三组固定器械的应力进行计算时,各个方向上应力大小顺序均为椎弓根钉相似文献   
88.
目的 构建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指标体系,为推动我国护理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在查阅文献、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初步构建护理研究生核心能力框架,采用Delphi专家咨询法对各指标进行筛选,经过两轮咨询各专家意见趋于一致.结果 两轮咨询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3.75%、95.56%;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2、0.87;一、二级指标变异系数分别为0.072~0.165、0.077~0.204;一、二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28、0.21(均P<0.01).最终确定包含临床实践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临床科研能力、专业发展能力等8个一级指标,24个二级指标的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论 该指标体系的构建更注重临床护理科研能力,可作为护理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的考核评价工具.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比较单切口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ED)与传统开放椎间盘切除术(OD)治疗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我科接受椎间盘切除手术的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25例,入院时随机分为MED组(n=12)和OD组(n=13),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中出血量、摘除椎间盘重量、手术切口长度、Oswestry评分的改善情况以及临床效果满意率.结果 MED组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明显高于OD组(P<0.05),MED组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明显小于OD组(P<0.05).两组术中摘除髓核组织重量无明显差别(P>0.05).和术前相比,术后MED组和OD组的Oswestry评分具有明显改善,但术前和术后两组间均无明显差别(P>0.05).两组间临床效果满意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于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OD和单切口MED均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单切口MED术中出血量少、切口长度小、术后下床时间早、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更加符合微创理念.  相似文献   
90.
目的比较研究椎间盘镜手术(microendoscopediscecto-my,MED)与常规开窗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差别,探讨MED手术的基本概念、手术适应证、禁忌证、手术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方法总结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患者随机抽签法分两组,一组行MED手术,另外一组行常规开窗手术,记录每一例手术的时间、切口大小、出血量、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恢复工作时间等,并随访1年内手术效果。部分患者复查了MRI。结果术后两组患者的症状都有明显缓解,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别,但MED手术创伤小,失血少,切口仅长1.6cm,行皮内缝合,不需拆线,术后3d即可下床活动,4d出院。结论MED椎间盘手术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肯定,效果与常规开放手术相同,该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患者术后恢复快、不影响腰椎稳定性等优点,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