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68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1.
目的:观察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CIMT)在偏瘫患儿上肢功能恢复中的疗效.方法:手功能障碍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组(简称CI组)50例,对照组50例,CI组采用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治疗:限制健侧肢体动作,在治疗期间给予30min强化训练,同时配合家庭中的日常生活限制健侧手使用每天到6h,根据制定的任务对患侧肢体的反复训练5次/周,连续12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中精细运动商(FMQ)来进行评价,对照组采用常规作业疗法为主,进行上肢和手功能训练,5次/周,连续12周.结果:CI组治疗后FMQ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间的治疗后评分差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CIMT可以在短期内改善偏瘫患儿上肢运动模式和提高手的精细动作,其疗效明显优于常规康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2.
陈立峰  彭莉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7):1997-1998
通过学习心肺复苏现场急救与"生存链"五环节实用简化流程,总结分析近年来我院在实践工作中抢救4例心搏骤停患者的得失,进而加深对现代急救医学新概念的理解,并得出现场急救"五早"环环相扣。专业医务人员应确保心肺复苏术(CPR)的高质量,非专业人员亦应学习和接受CPR教育,全社会共同构建突发性卫生事件的救护体系,使更多的危重病患者有接受进一步治疗的时间和机会。  相似文献   
63.
陈立峰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2):3482-3484
介绍促胰岛素分泌药(磺酰脲类和非磺酰尿类)、非促胰岛素分泌药(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药——噻唑烷二酮类和非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物的机制,并结合糖尿病类型、各类药物特点进行综合分析。针对不同的糖尿病患者,应根据其特点合理选用降糖药。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钛网颅骨修补术后早期并发症常见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我科行钛网颅骨修补术83例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情况回顾性分析。结果 83例患者中发生各类并发症共15例。结论钛网颅骨修补术虽简单易行,但仍有可能发生一些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应引起重视,并注意预防,而一旦发生应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65.
参照国内其他大型综合医院实验室情况,并结合本院实际,阐述了建设医院中心实验室的意义和应遵循的原则。对中心实验室的管理模式和设备配置等方面的问题也作了较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66.
目的:评价中药骨疏康联合运动早期预防骨质疏松疗效。方法:三月龄去卵巢大鼠为模型,分为单纯运动组(OVX+ET)、中药治疗组(OVX+GSK)、运动加中药组(OVX+GSK+ET)、假去势组(SHAM)、倍关力组(OVX+ES)、去势组(OVX),治疗时间3月。治疗结束时测各组大鼠骨密度;检测骨生物力学性能。结果:①大鼠股骨灰重/干重和股骨、腰椎体骨密度在OVX+GSK+ET组显著高于OVX+ET、OVX+GSK、OVX,但达不到SHAM组和OVX+ES水平,有统计学差异;②L5腰椎压缩试验最大承载应力在去卵巢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股骨三点弯曲试验在OVX+GSK+ET和OVX+ET负荷能力最强。结论:①运动联合中药早期干预能对抗去卵巢引起的大鼠骨量丢失,有协同作用,能改善骨生物力学性能;②跑步运动能改善股骨生物力学性能,减少骨折发生。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颅内压监测下侧脑室外引流治疗高血压性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疗效。方法收集60例高血压性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临床资料,无颅内压监测组32例,未应用颅内压监测,颅内压监测组28例,加用颅内压持续监测,比较两组的再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总体预后。结果颅内压监测组与无颅内压监测组相比,再出血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死亡率降低,恢复良好率提高,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颅内压监测下侧脑室外引流治疗高血压性丘脑出血破入脑室可以更加直观、更准确地了解患者颅内压力的变化情况,根据颅内压控制引流速度、合理应用脱水剂及控制血压、保证有效满意的脑灌注压,进而降低了再出血率、减少了并发症,改善了患者的预后,安全性更高、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68.
69.
目的:建立大鼠血浆中二氢杨梅素(DMY)的定量检测方法,并用于其药动学研究。方法:大鼠经单剂量灌胃方式给药后,不同时间点断头取血。血样经乙酸乙酯萃取后,采用反相高效液相-紫外检测法,以乙腈-0.1%磷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波长292nm检测,以二氢杨梅素/卡马西平峰高比定量。结果:二氢杨梅素和内标与血浆中杂质能完全分离;在标准曲线线性范围(20~1000μg/L)内线性关系良好,所得回归方程r=0.9999,检测限为20μg/L,定量下限为40μg/L。日内及日间精密度RSD分别为0.94%~9.1%、5.5%~5.9%,准确度RE为5.5%~9.1%,相对回收率为89.5%~104%。大鼠灌胃给予二氢杨梅素的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二室模型。结论:本方法灵敏、准确,符合生物样品分析指导原则的方法学要求,适用于二氢杨梅素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70.
<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脑卒中的发病率也在飙升,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约占脑卒中发病率的80%,脑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病理基础。通过回顾2012年我科收治的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对脑动脉狭窄与血尿酸(UA)及血脂水平的关系进行探讨,为脑卒中的病因诊断、治疗及预防提供新思路。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2012年1~12月石家庄市第三医院收治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2例,男41例,女21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