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3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74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学研究已成为心血管疾病研究的焦点。本文综述了动脉粥样硬化病因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分别从人巨细胞病毒分子生物学特性、血清流行病学、分子生物学研究以及心脏移植后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可加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方面阐述了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及防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2.
目的 研究中国人肥厚型心肌病的致病基因,阐述基因型-表型的关系.方法 对21例无血缘关系的肥厚型心肌病先证者进行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基因(cMYBPC3)突变筛查,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其功能Ⅸ的外显子片段,双脱氧末端终止法测序.家系资料调查包括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心脏超声和心电图.结果 在2例先证者中发现基因突变.其中H12为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的先证者,为cMYBPC3基因第32号外显子Pro1208fs突变,即在人类基因组第21078处发生了碱基C的缺失.H19为散发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在cMYBPC3基因第17号外显子发现Gly507Arg突变,即在人类基因组第10 966处发生了碱基G→A互换,使甘氨酸变为精氨酸.H12发病年龄较晚,临床表现轻微.H19为24岁青年男性,超声心动图示肥厚累及部位广泛,室壁较厚,舒张功能减退明显,左心房明显增大.80例正常对照未发现异常.结论 cMYBPC3基因Gly507Arg和Pro1208fs突变可能致国人肥厚型心肌病.  相似文献   
43.
伴刀球蛋白A(Con A)是一种由刀豆植物中提取的凝集素,其分子上存在与糖分子的特异性结合点,因此常应用于糖敏感给药系统中。文中首先介绍了基于Con A的溶胶-凝胶互变糖敏感系统的早期研究情况,提出早期研究普遍出现的难题,即系统中Con A流失产生的毒性以及系统糖敏感性的降低;而近年来的研究则采用将Con A固定在单体上或聚合物上试图解决此难题。文中还介绍了采用基于ConA的溶胶-凝胶互变糖敏感系统作为模拟性胰腺进行的基础性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4.
CVB3-VP1 siRNA对CVB3复制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柯萨奇B组病毒3型衣壳蛋白1(CVB3-VP1)特征性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对CVB3复制及VP1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根据CVB3VP1基因的序列及其结构特征,设计并用化学方法合成小于扰RNA(siRNA).以CVB3感染HeLa细胞,通过脂质体介导以siRNA转染HeLa细胞.48 h后,观察细胞病变的程度,用TCID5o法测定病毒滴度,免疫荧光法测定CVB3-VP1蛋白的表达,RT-PCR法检测CVB3-RNA的水平.结果:化学合成的4对针对CVB3-VP1的siRNA,发现其中有两对(VP1-1、VP1-2)对CVB3的复制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VP1蛋白的表达明显减少;细胞病变的程度也明显减轻.结论:CVB3-VP1siRNA可有效地抑制CVB3在HeLa细胞中的复制及表达VP1.  相似文献   
45.
体外器官培养法评价四种高分子材料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玻璃管架法培养鸡胚股骨的体外器官培养法评价了指关节、Ⅴ型节育环、男性依赖性假体修复件和宫颈帽四种硅橡胶材料,并进行了组织学观察和电镜的超微结构变化检查。结果显示:组织学观察,阴性对照毒性分级为0级,阳极对照毒性分级Ⅳ级,男性依赖性假体修复件硅橡胶的毒性分级为Ⅱ级,余为Ⅰ级。超微结构电镜观察,阴性对照软骨细胞呈双核,核大,核膜完整,胞浆中的内质网丰富,有少量空泡。阳性对照细胞明显变性,胞膜破裂,细胞器溶解,部分核膜破裂,核内有空泡变性。男性依赖性假体修复件硅橡胶所致细胞浆内部分区域细胞器结构不清楚,粗面内质网数目较少,显示了轻微的毒性反应,其它三种材料未见异常,四种材料中以男性依赖性假体修复件材料对组织器官的影响较为明显,但均属轻度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46.
镍钛记忆合金的医学基础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镍钛汜忆合金在模拟体液介质中有轻度变色现象,但在动物体内埋植后却没有。在大鼠皮下和骨内埋植10个月的实验说明,对局部组织无损害,炎症反应轻,组织修复过程时间短,未见变色、腐蚀和细胞毒性迹象,具有较高的生物相容性和较低的生物退变性。在相当于生物寿命2/5观察期内,未见局部肿瘤产生。与316L不绣纲和碳纤维增强碳相比,镍钛记忆合金是一种较好的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47.
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常作为指南对心力衰竭分类的依据。随着心力衰竭诊疗技术的进展,更多心力衰竭患者出现LVEF的改善。2021年多国心力衰竭学会联合报告,对射血分数改善型心力衰竭(HFimpEF)作了统一名称和定义,但目前仍缺乏权威指南讨论HFimpEF的诊疗。故本文将根据现有的研究证据,对HFimpEF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讨论HFimpEF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48.
目的:综合分析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应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方法。分析两组患者的总满意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拆线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总满意率为95.00%,对照组总满意率为70.00%,观察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4/40),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5.00%(14/40),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与拆线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能够大大提高患者的总满意率。  相似文献   
49.
病毒性心脏病小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慢性病毒性心肌炎和感染性扩张型心肌病小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动态变化。方法以柯萨奇病毒B3感染Balb/c小鼠建立急、慢性心肌炎和扩张型心肌病的系列动物模型,同期设正常对照;经组织病理学方法和超声心动图验证模型后,以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各组小鼠心肌细胞凋亡。结果各期感染小鼠心肌细胞凋亡率较同期对照组明显增高,心肌细胞凋亡率依次分别为(8.2±1.4)%vs(1.3±0.5)%,(15.3±1.1)%vs(2.7±0.7)%,(13.9±2.1)%vs(3.1±0.6)%,(均P<0.01)。结论心肌细胞凋亡贯穿病毒性心脏病全程,可能对其病程和预后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0.
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9例双侧人工全髋关节同期置换术患者的护理,认为由于双侧假体同期置入及手术时间长,失血多,容易引起伤口感染。预防的措施是术前做好术区皮肤准备,术后保持引流管通畅,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及肢体情况,保持正确体住,预防关节脱住和深静脉栓塞,指导患者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