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31.
大脑横断面解剖与MRI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脑主要结构在薄层横断面上的形态及其变化规律,为此区域的影像识别与分析提供依据.方法从首例中国可视人数据集中选出大脑有关的横断面图像与相对应的MRI图像对照.结果在人体大脑横断面标本与相应的MRI轴位图像上,清楚显示出大脑主要结构的形态与影像特征.结论首例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的大脑断面标本图与MRI图像有良好的对应关系,通过对照观察,可在MRI上精确识别脑沟、回及脑内结构,为临床影像诊断提供详实准确的断层形态资料,对脑内微小结构占位性病变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2.
结核性脑膜炎约占全身结核性疾病的6%,是结核杆菌在颅内播散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结核感染性疾病.由于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故引起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33.
季节因素与高血压脑出血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广州市季节因素与高血压脑出血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广州市南方医院高血压脑出血425例临床资料,对其在不同季节的发病情况及其与血压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春季发病105例(24.71%),夏季90例(21.18%),秋季115例(27.06%),冬季115例(27.06%),秋、冬季发病人数多于其他季节,四季发病人数经非参数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9);秋季收缩压及舒张压,分别为(165.98±34.81)mm Hg、(96.20±18.97)mm Hg,均为最高;春季收缩压(155.72±28.64)mm Hg,冬季舒张压(91.04±19.41)mm Hg均为最低;经单向方差分析及其事后最小显著差数法(LSD法)分析,收缩压秋季与春季、秋季与冬季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P=0.022),舒张压秋季与冬季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结论季节因素对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具有一定影响作用,在脑出血的预防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其发病的季节特点。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机械振动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2月~2015年10月就诊于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骨科医院康复理疗科及骨质疏松门诊的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60例,分为阿仑膦酸钠组(ALN组)和机械振动组(WBV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抗骨质疏松基础治疗,分别于入组时、治疗6个月后测定骨密度。结果WBV组治疗6个月后L1~L4、左股骨颈、左股骨上端、Ward's三角、左股骨大粗隆BMD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其中Ward's三角BMD变化率最大(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N组治疗6个月后L1~L4、左股骨颈、左股骨上端、左股骨大粗隆BMD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其中L1~L4 BMD变化率最大(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Ward's三角BMD虽有增加,但治疗前后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WBV组左股骨(颈、上端、大粗隆)、Ward's三角的变化率均高于ALN组,而ALN组腰椎BMD变化率要高于WBV组。结论阿仑膦酸钠能明显增加腰椎骨密度;而机械振动对股骨、髋部骨密度提升明显,其中Ward's三角可以作为机械振动治疗指征和疗效判定指标;机械振动尤其适用于绝经后骨质疏松治疗。  相似文献   
35.
咽旁间隙的薄层断面与MRI对照研究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提供首例中国可视化人体有关咽旁间隙(PPS)的形态学信息,为咽旁及其周围间隙疾病的影像识别与诊断提供薄层断层解剖学依据。方法 从首例中围可视人数据集中选出咽旁间隙有关的横断面图像和相应的MRI轴位图像对照,观察咽旁间隙。结果 在人体横断面标本与相应的MRI轴位图像上,清楚显示出咽旁间隙的形态、内容和毗邻关系;并提出咽旁间隙在横断面卜的最佳显示平面。结论 鉴于咽旁间隙在颈深部解剖中所处的重要位置,在颈深部疾病影像诊断中,可将咽旁间隙作为关键性结构,根据其位置的改变,对颈深部疾病进行定位诊断。  相似文献   
36.
病例介绍患者 男 ,2 0岁。左下肢骨折 ,行“骨折复位、内固定术”。2 4h后出现昏迷并逐渐加重 ,体温 3 8.4℃ ,双侧瞳孔不等大 ,对光反射灵敏 ;四肢肌张力高 ,双侧巴氏征阳性。影像检查 :CT检查无异常。 2d后MRI见双侧大脑半卵圆中心、双侧脑室周围脑白质区、丘脑、豆状核及  相似文献   
37.
脊柱区颈段断层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测中国可视化人体男性脊柱区颈段连续横断面的重要结构。方法 应用首例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在薄层断面图像上观察和测量脊柱区颈段椎管、脊髓、横突孔、椎动脉等结构。结果 首例中国可视化人体的薄层断面图像上清楚地显示了脊柱区颈段的骨性组织、结缔组织、神经血管等重要结构。结论 首例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能够提供完整精确的断面数据,脊住区颈段的断面解剖观测为临床上该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38.
丘脑的薄层断面定位解剖和三维重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对丘脑的神经核团进行薄层断面定位解剖和计算机三维重建 ,为功能和立体定向神经外科在丘脑区域的手术提供解剖资料。方法 采用大体标本冰冻薄层断面切片技术 ,将人脑从冠状位、矢状位和轴位 3个方位进行0 43mm的薄层连续切片 ,以连合间径线的中点为原点建立空间坐标 ,对丘脑内部神经核团进行定位测量 ;在SGI工作站 ,对首例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中丘脑的内部核团进行计算机三维重建。结果 丘脑内侧核分别出现在冠状位的Y0~Y -3 0层面 ,矢状位的X +6~X +2 4层面 ,轴位的Z0~Z +4 0层面 ;丘脑外侧核分别出现在冠状位的Y +10~Y -3 6层面 ,矢状位的X +14~X +3 8层面 ,轴位的Z0~Z +4 0层面 ;测得的丘脑内侧核靶心坐标 (X ,Y ,Z)为 5 12± 1 13、-6 68±1 5 7、7 5 8± 1 2 7,丘脑外侧核的靶心坐标为 12 47± 1 2 1、-5 43± 1 19、10 64± 1 78;丘脑内部神经核团的三维重建清晰显示出丘脑内部神经核团的立体形态、空间位置和毗邻关系。结论 丘脑的薄层断面定位解剖和三维重建 ,便于手术者掌握丘脑的空间形态 ,对于功能和立体定向神经外科在丘脑区域的手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全身机械振动对去势骨质疏松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24只7月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全身振动组、福美加组。治疗8周后,收集左侧股骨和全血分别行骨矿含量、骨密度和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模型组的骨矿含量和骨密度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与福美加组骨密度高于模型组和全身振动组(P0.05),而全身振动组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200/S、30/S、3/S、TK、IR、EPT高于对照组(P0.05),全身振动组30/S低于模型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去势大鼠存在血流变异常反应,全身机械振动可改善全血中切粘度30/S异常状态,提高骨矿含量和骨密度。  相似文献   
40.
目的 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脑内神经递质的变化,并观察抗PD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 用脑电超慢涨落分析仪测定了2007年8~12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的6t例PD患者和48例正常对照者脑内神经递质的变化.对患者进行PD统一评分量表(UPDRS)第Ⅱ、Ⅲ、Ⅴ部分评分.评分结果与患者多巴胺(DA)水平行相关性分析.观察患者停用多巴丝肼片后48h和服药后1.5 h脑内神经递质的变化.结果 PD组的D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减低(4.39±2.31,7.35±2,74,P<0.01),其它神经递质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DA水平与UPDRS评分和Hoehn & Yahr分级呈负相关(r=-0.317,P=0.013;r=-0.430,P=0.001).服用多巴丝肼片后脑内DA水平明显高于停药后(9.95±3.94,4.38±2.10,P<0.01).结论 PD患者脑内DA存在明显变化,利用脑功能分析仪测量脑内神经递质的变化可为PD诊断及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