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 从蛋白质水平初步探讨晚发型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寻找并鉴定与之有关的生物标志物.方法 选择经病理证实的8例晚发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及5例正常老年人颞叶脑皮质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双向凝胶电泳后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及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法进行质谱分析,搜索数据库鉴定蛋白质.结果 分别获得两组脑组织双向凝胶电泳蛋白质组表达图谱,DJ-1蛋白在疾病组明显上调.结论 DJ-1蛋白可能成为具有临床诊断意义的晚发型阿尔茨海默病潜在标志物,从而帮助开发靶向目的 蛋白质的新型抗神经退化药物.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49岁,右利手,因脑出血术后左侧肢体无力2个月于2004年9月17日转我院治疗。患者2个月前打麻将时突发左侧肢体无力,送当地医院治疗。头颅CT显示: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出血量约60ml(图1)。行右侧顶叶入路脑内血肿清除、脑组织减压术。术后患者意识清楚,左侧肢体无力无明显好转,遂转我院治疗。体格检查:神志清,言语明,情感智能正常,GCS评分15分,左侧中枢性面舌瘫,左侧肢体肌力Ⅰ级,浅、深及复合感觉减退,右侧正常,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排石汤配合体外碎石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36例加服排石汤,4周后观察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有效率67.9%,治疗组有效率8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排石汤配合体外碎石治疗肾结石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损伤部位除血管内皮、软脑膜、蛛网膜、脑实质外,亦可发生视神经、动眼神经、面神经等颅神经损害,但同时合并面神经、听神经损伤和截瘫很少见.通过对2005年收治1例混合型暴发型流脑合并周围性面瘫、耳聋和截瘫的报告分析,旨在提高对该病特殊表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以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障碍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但其发病机制仍不清楚.将蛋白质组学技术应用于大脑研究其关键问题在于查找病因及发病机制,从而实现早期诊断、有效治疗及筛选大量治疗药物[1].目前本领域的研究主要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咽旁间隙及周围结构的三维数字模型。方法 :从首例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中选出与咽旁间隙有关的横断面图像 ,在PC机上 ,提取间隙及周围结构轮廓进行三维重建。结果 :重建出咽旁间隙及其周围的腮腺、肌肉、下颌骨和血管等结构。重建结构均能单独显示、任意搭配显示或总体显示 ,可在三维空间位置上绕任意轴旋转任意角度。结论 :首例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能提供完整精确的断面数据 ,咽旁间隙及周围结构的可视化模型准确反映了该区域的空间毗邻关系 ,为该区域病变的影像诊断和外科手术治疗提供了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首例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脊柱区颈段的三维重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建立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男性脊柱区颈段的三维可视化模型。方法 应用首例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选取从寰椎上缘到第7颈椎下缘的连续横断面图像。在SGI工作站上对颈椎、脊髓、椎动脉、椎间盘、颈神经等结构进行计算机三维重建并立体显示。结果 建立了脊柱区颈段重要结构的三维可视化模型,重建后的结构可多彩色立体显示,既能单独显示,也能任意搭配或总体显示,可在三维空间位置上绕任意轴旋转任意角度观察。结论 脊柱区颈段的可视化数字模型,用三维图形方法显示该区结构的空间构形,将有助于解剖学教学,并可为颈部疾病的影像诊断和外科手术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原位牙的连续横断层解剖与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提供原位牙的断层解剖研究办法和形态学资料,并进行三维可视化研究,建立原位才的立体形态。方法 从首例中国可视人数据集中提取全牙的断层图像,观察牙的形态结构,利用MedView1.0软件进行三维重建,观察牙及其周围结构的关系。结果 牙龄完整,能清晰显示牙及其周围解剖结构的形态及毗邻关系;重建结构清晰,能清楚显示牙在牙槽内位置和方向。结论 冰冻铣切技术能完整保留牙齿各断面,可作为牙断层解剖的研究手段;三维可视化可以建立标准的原位牙及牙冠的计算机三维模型。  相似文献   
19.
首例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完成   总被引:130,自引:28,他引:102  
目的 建立中国的数字化可视人体 (Digitizedvisiblehuman)。方法 选择经肉眼观察、CT和MRI检查无器质性病变的中等身材、中年男性人体标本 1例 ,经外形测量、血管灌注后 ,用 5 %明胶包埋 ,置入 -3 0℃盐水池中冰冻 1周 ,然后在 -2 5℃低温实验室中用TK 63 5 0型数控铣床 (铣切精度为 0 .0 0 1mm)从头至足逐层铣切。逐层用高清晰度数码相机摄影 ,完成人体模型数据获取 ,得到人体结构数据集。利用连续断层图像数据 ,在SGI图像工作站上 ,利用本课题组自主开发的三维重建软件包进行人体结构的三维重建和立体显示。结果 所选用标本为男性 ,3 5岁 ,身高 170 0mm ,体重 65kg ,重庆人 ,非器质性疾病死亡。CT扫描层厚 :头颈部为 1.0mm ,其他部位为 2 .0mm。MRI扫描层厚为 1.5mm。连续横断面层厚 :头部和颈部为 0 .5mm ,其中颅底部为 0 .1mm ,其他部位为 1.0mm ,全身共计 2 5 18个断面。数字化摄影分辨率为 62 914 5 6(3 0 72× 2 0 48)像素 ,每个断面图像文件大小为 3 6MB ,整个数据集数据量为 90 .64 8GB。结论 ①本文报道的研究结果为首例中国可视化人体 (ChineseVisibleHuman)的正式报道 ,使我国成为第三个拥有本国可视化人体数据集的国家。其研究结果同时在国际互联网站发布 ,网站为 :http : www .chine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急性期抑郁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对152例住院急性期病例采用汉密尔顿(Hamil-ton)抑郁量表评定抑郁程度,同时对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进行测评。根据抑郁量表测评结果将病例分成抑郁组和非抑郁组,从性别、年龄、卒中类型、病灶部位、单一或多发病灶、神经功能缺失程度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阐述卒中后抑郁与诸因素的关系。结果本组病例卒中后抑郁发生率为40.8%,抑郁的发生与性别、卒中类型无关(P>0.05);卒中后抑郁发生率在大脑皮质下病变与其他病变部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神经功能缺失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与病变部位、病灶数及神经功能缺失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