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3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3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46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114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238篇
预防医学   57篇
药学   103篇
中国医学   69篇
肿瘤学   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731.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以可溶性形式高效表达弓形虫SAG1基因的截短片段,并进行纯化及免疫反应性鉴定。方法利用NcoⅠ、HindⅢ双酶切,从本室建立的pET-30a( )-SAG1重组质粒中获取SAG1基因的截短片段,并将目的片段连接到经同样双酶切的质粒pET32a中,构建表达重组质粒pET-32a( )-trSAG1。将重组质粒转入E.coliBL21中并进行诱导表达。表达蛋白经Ni-NTA agarose纯化后, Western-blotting分析其免疫反应性。结果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ET-32a( )-trSAG1 ,通过IPTG诱导得到了以可溶性形式表达的重组SAG1蛋白,相对分子质量40 000,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纯化的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ELISA试验表明重组SAG1蛋白能被弓形虫免疫兔血清及弓形虫感染人血清识别。结论在大肠杆菌中以可溶性形式高效表达了弓形虫SAG1基因的截短片段,表达蛋白能被弓形虫免疫兔血清及弓形虫感染人血清识别,有望成为一种有价值的诊断抗原。  相似文献   
732.
SARS是一种全新的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疾病,除了复杂多变的躯体症状,往往还伴随有精神症状或心理问题。方法通过向住院患者发放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Zung焦虑自评量表(SARS),我们对89例SARS患者住院期间的抑郁与焦虑状况进行的调查分析。结果 SARS患者中,出现抑郁与焦虑的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年龄分布上,20岁至50岁之间的抑郁患者明显多于20岁以下和50岁以上的患者,焦虑患者年龄分布比较均一;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组患者抑郁、焦虑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未用激素组。  相似文献   
733.
[摘要] 目的 了解武汉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40岁以上住院患者脑卒中危险因素人群分布特征,观察研究健康教育对脑卒中危险因素知晓率、治疗率、达标率及脑卒中发病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武汉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40岁以上住院患者进行脑卒中筛查,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共筛查了2710人,通过统一的脑卒中风险评估表进行脑卒中风险评估,按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分组,对其人群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和描述。对该人群进行规范的健康教育干预1年,在干预前后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知晓率、治疗率、达标率及脑卒中发病率的评估。结果 除脑卒中外,不同性别组各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TIA、血脂异常、脑卒中家族史外,不同年龄组各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不同文化程度组中,脑卒中、血脂异常、糖尿病、缺乏体育锻炼这些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干预1年后,脑卒中危险因素知晓率、治疗率、达标率及脑卒中发病率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武汉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40岁住院患者中,脑卒中危险因素整体水平较高;高血压病、心房颤动、糖尿病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增加的趋势;高血压病、缺乏体育锻炼、血脂异常、糖尿病为人数分布前四位的危险因素;健康教育干预能并明显改善脑卒中危险因素知晓率、治疗率、达标率及脑卒中发病率。  相似文献   
734.
蚯蚓纤溶酶的抗肿瘤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观察蚯蚓纤溶酶 (EFE)对体外人癌细胞株及体内人癌裸鼠移植性肿瘤生长的影响 ,对该药进行临床前抗肿瘤药效学评价。方法 采用MTT法观察蚯蚓纤溶酶对体外人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用人胃癌BGC82 3和人乳腺癌B37裸鼠移植性肿瘤模型对蚯蚓纤溶酶进行体内抗肿瘤药效学观察。结果 蚯蚓纤溶酶在体外对人癌细胞的生长无抑制作用 ;灌胃给予蚯蚓纤溶酶 2 0 0~ 10 0 0mg·kg-1,可明显抑制人胃癌BGC82 3和人乳腺癌B37裸鼠移植性肿瘤的生长。结论 蚯蚓纤溶酶具有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735.
人工培养鹿茸细胞的药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次给小鼠PO人工培养鹿茸细胞(ACPAC)能明显增加未成年小鼠前列腺—贮精囊和睾丸重量,对小鼠肝脏RNA和蛋白质合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明显降低CCl_4中毒小鼠肝中丙二醛(MDA)含量,且具有抗疲劳作用,并能增加小鼠血浆中睾丸酮含量。体内和体外实验证明,人工培养鹿茸细胞对单胺氧化酶(MAO)活性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36.
目的 在大鼠5/6肾切除慢性肾衰模型,观察XLF—Ⅲ-43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保护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在大鼠行5/6肾切除,4周后分组并开始给药。实验共设6组,每组10只鼠,设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氯沙坦阳性药组.7.5mg/kg、15mg/kg及30mg/kgXLF—Ⅲ-43治疗组。于术后4、8、12、16周,检测大鼠肾功能指标BUN、Scr、尿蛋白量(UP/day),以及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水平。于术后16周,处死动物,做肾脏病理检查.半定量分析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737.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米库氯铵及预注法给药应用于成人眼科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行眼科眶壁骨折修复术及眶内肿物摘除术的择期全麻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使用米库氯铵为全麻肌松药。A组:米库氯铵0.2 mg/kg组;B组:米库氯铵0.3 mg/kg组;C组:预注米库氯铵0.1 mg/kg,顺序给予其他全麻诱导药后,静注米库氯铵0.2 mg/kg。使用肌松监测仪进行肌松监测并记录药物起效时间、临床作用时间、完全恢复时间及恢复指数,并记录注药后各组出现的呛咳、屏气、体动、面部及前胸潮红和低血压等不良反应例数。结果 B组和C组起效时间明显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的临床作用时间及恢复指数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完全恢复时间较A组和C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均出现不良反应:A组9例,B组10例,C组3例。结论增加米库氯铵的诱导剂量可以缩短起效时间,获得良好的肌松效果,米库氯铵预注法不但能达到上述效果,且对苏醒时间几乎无影响,同时可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38.
目的 观察脑苷肌肽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7例进展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应用脑苷肌肽为治疗组(55例),未用脑苷肌肽组(52例)为对照组.治疗组除应用脑苷肌肽外,两组治疗基本相同;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48 h、治疗2周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和治疗4周后的临床疗效.治疗7 d及14 d测定两组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值,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48 h,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NDS明显改善,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善;治疗后2周,与治疗前比较,两组NDS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相比对照组,NDS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7 d及14 d治疗组NSE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NSE均低于治疗前.结论 应用脑苷肌肽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739.
本文合成了一系列新结构的2-(1-取代哌啶-4-氨基)喹唑啉衍生物,采用MTT法评价了化合物对5种肿瘤细胞系的抑制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哌啶环上引入小体积的疏水性烷基取代基,得到的化合物4j~4l、5a、5b和5d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活性,IC50值在微摩尔水平。在小鼠移植瘤模型实验中,化合物4l表现出了较强的体内抗肿瘤活性,在200 mg.kg1的剂量下,对H22肿瘤生长抑制率为72.9%,对Lewis肺癌的抑制率达到了80%。  相似文献   
740.
目的 人工建立一套规范的实验室条件下的广州管圆线虫生活史过程,探索广州管圆线虫人工繁殖的技术和方法.为深入研究广州管圆线虫病,提供充足、有效的试验材料.方法 从广州管圆线虫疫区采集广州管圆线虫中间宿主褐云玛瑙螺,解剖分离三期幼虫,经口感染SD大鼠.6周后采集镜检鼠粪,贝尔曼漏斗法分离粪便内一期幼虫感染实验室养殖的二代褐云玛瑙螺白化种白玉蜗牛25只,3周后解剖螺镜检三期幼虫并计数.将阳性螺直接喂食饥饿SD大鼠10只,感染2周后检测血清,6周后镜检鼠粪,并分别于3、5、8周时解剖大鼠观察虫体.结果 感染3周后解剖白玉蜗牛镜检可见三期幼虫,大鼠感染2周后检测血清特异性抗体阳性,6周后镜检鼠粪可见一期幼虫,3周后脑部解剖可见四期幼虫,5周、8周后心肺部解剖可见成虫与虫卵.结论 利用SD大鼠与白玉蜗牛为宿主在实验室条件下成功建立广州管圆线虫生活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