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53篇
肿瘤学   1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0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本文研究了维甲酸(RA)对体外培养的新生大鼠皮肤上皮基底细胞DNA和蛋白质合成的影响。RA(16 μmol/L)明显降低基底细胞~3H-dT掺入;显著增加~3H-亮氨酸和~3H-组氨酸掺入细胞蛋白质。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与双相电泳辅以放射自显影术,证实有5种分子量不同的蛋白质受RA诱导合成,其中3种蛋白质为细胞表面膜蛋白。用~3H-甘露糖标记细胞糖蛋白糖链,发现RA可促进~3H-甘露糖的掺入,而且细胞表面糖蛋白中~3H-甘露糖掺入量比对照组增加43%。结果提示RA抑制上皮基底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合成蛋白质,主要为蛋白质的转换率增强,以及增加糖蛋白糖链合成。  相似文献   
12.
利用离心、盐析及DEAE-纤维素、羟基磷灰石、葡聚糖-G100多步层析法将牛睾丸AR分离纯化,醛糖还原酶(aldosereductase,AR),并利用体外酶动力学方法测定其底物特异性,为寻找有效的醛糖还原酶抑制剂提供线索。结果:纯化的酶经SDS-pAGE电泳鉴定示一单一蛋白条带,牛睾丸ARMr约为(40000±1000)u,AR底物特异性,按1/km大小依次排列为:P-硝基苯醛,DL-甘油醛,D-葡萄糖醛酸,D-木糖,D-半乳糖,D-葡萄糖。  相似文献   
13.
肝癌诱导分化治疗基础和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肝癌诱导分化治疗基础和临床研究上海医科大学卫生部糖复合物重点实验室(200032)陈惠黎恶性肿瘤的诱导分化治疗是近年来肿瘤生物学和肿瘤治疗学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阵地。由于这种治疗方法不损害正常细胞,采取“改邪归正”的手段取代过去有杀伤大量正常细胞副作用的...  相似文献   
14.
研究醛糖还原酶抑制剂防治糖尿病肾脏病变的意义。利用糖尿病SD大鼠动物模型观察了醛糖还原酶抑制剂sorbinil对大鼠尿蛋白和肾脏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糖尿病鼠用sorbinil治疗后尿蛋白呈下降趋势,肾小球基底膜厚度及系膜基质堆积明显减少。结论: sorbinil对肾脏病变有明显疗效,使用醛糖还原酶抑制剂防治糖尿病肾病将是一条有希望的新路。  相似文献   
15.
同工酶谱是研究细胞基因表达的良好指标。近年来国外已广泛利用同工酶谱的变化来观察个体发育或组织癌变时的基因表达,其中以丙酮酸激酶(PyK)的研究较为活跃。丙酮酸激酶至少有三种同工酶;L型主要存在于哺乳动物肝脏、肾皮质等与糖异生有关的组织中;M(或 M_1)型存在于骨胳肌、心肌和脑中;而K(或M_2)型则广泛存在于除骨胳肌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纤连蛋白及其片段 N-糖链结构。用明胶-Sepharose 4B亲和柱纯化培养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所分泌的纤连蛋白(Fn),用胰糜蛋白酶限制性水解,获得明胶结合片段和肝素结合片段;用肼化的凝集素与经过碘酸氧化后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缩合的方法制备 4种 HRP-凝集素(Con A, DSA,WGA,LCA)探针,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明胶结合片段(Mr43 × 103)、肝素结合片段(Mr30 ×103,25 ×l03)在切除唾液酸及平分型 N-乙酰氨基葡萄糖(GIcNAc)前后的 N-糖链结构。结果: Fn的 N-糖链主要存在于 Mr分别为43 × 103、30 ×103、25 ×103的3个片段上,其结构为二、三(主要是C2C26)或四天线的复杂型糖链;糖链末端连有唾液酸(SA);都含有核心岩藻糖(c-Fuc;平分型 GlcNAc只存在于 43 × 103片段所连的糖链中,而且很可能与 C—Fuc共同存在于二天线或C2C26三天线精链上;Fn的糖链中不含有N-乙酰乳糖胺重复顺序。结论:在Fn不同片段上均含有复杂型N糖链,并存在核心岩藻糖结构,平分型GlcNAc只存在于43 ×103片段上。  相似文献   
17.
一、概论酶是生物细胞自己制造的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人体的一切生理机能都以物质代谢为基础,而体内物质代谢的化学过程几乎都是由酶催化的。当酶在体内生成的过程或其活性受到抑制时,可引起代谢失常而导致疾病。临床上常测定血液(或尿)中某些酶的活性来帮助诊断疾病,或利用某种酶来治疗疾病,故酶在医学上具  相似文献   
18.
次生性同工酶(secondary isozyme)是指酶蛋白在内质网上合成时或合成后经不同的修饰反应而产生的同一种酶的不同分子形式。这些修饰反应包括磷酸化、乙酰化、酰胺水解、肽链切断、二硫键生成及糖链的添加等。因一般发生在酶蛋白翻译之后,故又称翻译后同工酶。国际生化命名委员会认为这种同工酶的生成并非发生在基因水平,应称为Synzyme比较恰当。在这些修饰反应中,糖链的添加最引人注目,这是不同组织中糖蛋白性同工酶产生的主要原因。如众所周知的碱性磷酸酶  相似文献   
19.
本项目属于糖生物学的研究范畴。糖生物学是继蛋白质和核酸研究的另一新兴领域,正是由于蛋白质和核酸化学的成熟才带动了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时代的出现,糖生物学的成熟必将带动分子生物学的另一场突破。糖链作为信息分子,参与糖蛋白的分拣、投送、分子识别和细胞识别;糖复合物的糖链能控制细胞的分裂和分化,调节细胞的生长和衰老,在免疫性疾病治疗上也有极其广泛的  相似文献   
20.
恶性肿瘤的诱导分化治疗是近年来肿瘤生物学和肿瘤治疗学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阵地。由于这种治疗方法不损害正常细胞,已成为肿瘤治疗上新的里程碑。笔者曾用形态学、生物学及生物化学等方法在体外细胞培养水平证明了全反式维甲酸(RA)对人肝癌细胞7721确有诱导分化作用,使其诸多表型向正常逆转。最近还将研究深入到分化机制和体内实验,并应用于临床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