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94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9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腰椎滑脱症的三种手术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徐侃  陈正形  陈其昕  陈维善 《中国骨伤》2002,15(12):705-707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腰椎滑脱症患者共48例,男23例,女25例,根据Meyerding分离,Ⅰ度28例,Ⅱ度18例,Ⅲ度2例,采用(1)前路BAK植骨或髂骨块植骨9例;(2)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18例(前路融合4例,后路14例);(3)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横突间植骨融合21例。结果:术后随访时间3-60个月,平均21.5个月,根据疗效评定标准,术式(1)(2)(3)的优良率分别是66.7%、100%、81%,术后术式(3)断钉发生1例;术式(2)皮下积液1例,术式(2)约1/3病例发生神经根病,2-3周后消失。结论: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方式很多,具体应根据病人的年龄,滑脱类型,滑脱程度,椎间盘突出情况及椎管的形态做出相应的选择。  相似文献   
52.
随着核磁共振(MRI)问世、推广、普及,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发现率日益增多。现将本科自1997.10~1999.6收住行手术治疗13例患作一回顾分析。  相似文献   
53.
There are few rerorts on delayed neurologic deficit after stab injury with a retained intraspinal foreign body and granuloma formation. Thisstudy reported a 24-year-old man presented with progressive neurologic deficits, an unusual case of delayed myelopathy with an intraspinal nonmetal foreign body granuloma, which was misdiagnosed as tuberculosis of neural arches before operation because the patient almost forgot the event that he was stabbed in dorsal region 4 years ago.  相似文献   
54.
腰椎活动节段精确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采用一种新型CAD方法用CT资料精确建立腰椎L4-L5节段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 方法用一种改良的"非种子区域分割方法"提取腰椎目标区域得到二值图像;再用反应腰椎曲度的"最佳切割平面"从初始表面模型获得非平行的切割轮廓线并建立"分段线性子空间";后者经仿射变换到"规则子空间"后快速重构腰椎曲面,最后经逆变换恢复原三维空间的形状特征.将L4-L5节段表面模型所有结点的坐标数据和三角面片信息导入ANSYS 进行网格划分. 结果所构建的有限元模型包含L4-L5节段所有重要解剖结构,压缩、屈曲、伸直载荷下有限元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验生物力学结果相符合. 结论包含先进算法的CAD技术实现了腰椎复杂几何模型的快速、精确建模.  相似文献   
55.
前臂骨不连61例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56.
本文对61例前臂骨不连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认为其发生原因除医源性因素外,以下几种因素也甚为重要:高能量的原始创伤;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合并下尺桡关节僵硬.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7.
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初步疗效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腰椎椎体间融合技术能提供坚强的节段稳定.从而有效地治疗多种腰椎退变性疾病。这一技术也在不断发展,近年来报道的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由下其独特的优点而受到关注。现对我院2002年12月至2003年12月应用TLIF术式治疗55例患者的初步临床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8.
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中BAK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本文报告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治疗使用BAK作后路植骨融合,目的在于明确手术适应征和探讨BAK在再手术治疗的优点及并发症。方法:对1998-2001年8例腰突症再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及手术操作进行分析,6例为原间隙椎间盘再突出,2例为原间隙侧隐窝狭窄。结果:本组病例随访8-30月,全部骨性融合BAK移动、脱落、下陷,术前症状基本消除。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进行规范操作,腰突症再手术中使用BAK作后路植骨融合是安全、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9.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退变时椎体形态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111例研究对象分成3组:对照组27例,L4/5椎间盘轻度退变组53例,重度退变组31例。将所有研究对象的X线片及MRI片输入计算机,在侧位X线片上测量椎体的前高、后高及矢状径,并计算椎体矩形指数及相对高度和矢状径,在MRI上观察退变椎间盘相邻椎体骨髓信号改变。结果:(1)对照组L4、L5椎体矩形指数男女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2)L4、L5椎体矩形指数在对照组、腰椎间盘轻度和重度退变组逐渐减小,两两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3)L4、L5椎体相对前高和后高在对照组、腰椎间盘轻度和重度退变组逐渐减小而相对矢状径逐渐增加,两两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4)椎体骨髓的MRI信号改变区域主要位于外周终板的下方,重度退变组的信号改变率大于轻度退变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腰椎间盘退变时椎体倾向扁平化,其扁平化程度与椎间盘退变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60.
谢建新  陈其昕 《中国骨伤》2016,29(10):947-953
目的 :探讨颈椎椎体次全切除后施术椎的前移现象和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164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资料,男88例,女76例;年龄38~74岁,平均56.2岁;颈前路C4椎体次全切除术31例,C5椎体次全切除术87例,C6椎体次全切除术46例。CT矢状位分别测量手术前后施术椎椎管后壁与相邻上椎体前上缘和下椎体前下缘连线的直线距离,计算两者的差值,以评估施术椎发生前移的程度。运用快速聚类法,将施术椎的移位距离作为变量,根据前移距离的大小,90例归为前移距离较大组,74例归为前移距离较小组。对施术椎前移与颈椎术后曲度改变及施术节段的关系进行分析;术前及术后1周、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观察患者改善率,并对施术椎前移与椎管对角线直径和临床疗效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64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29.5个月。施术椎与术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前移,其中最大值3.52 mm,最小值1.12 mm,平均(2.14±1.02)mm。根据聚类结果,前移平均距离(3.07±0.21)mm归为在前移距离较大组(90例,54.9%);前移平均距离(1.55±0.32)mm归为前移距离较小组(74例,45.1%);施术椎前移与各施术节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P=0.996);施术椎的前移距离与颈椎曲度指数存在正相关性(r=0.724);前移距离较大组的颈椎管对角线径减少发生率高于前移距离较小组(χ~(2)=4.45,P=0.035);疗效不满意组中出现施术椎前移距离较大患者的发生率也明显高于疗效满意组(P0.05)。结论: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后可出现施术椎不同程度前移,明显前移可能造成脊髓的再压迫,影响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