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94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9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骨折的损伤特点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骨折的损伤特点,探讨治疗方法。方法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骨折11例,保守治疗1例(L1压缩性骨折者);手术治疗10例,其中前路手术减压内固定3例,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内固定、植骨7例。结果切口无感染,无脑脊液漏。1例T12L1骨折行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内固定并植骨术(未行椎管探查或减压),麻醉苏醒后发现脊髓神经症状由术前的C级加重为B级;1例L3~5骨折伴马尾神经损伤行前路手术后第2天出现内固定松动、骨折椎再次移位,脊髓神经症状加重,再次行前路内固定取出和后路长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植骨术。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0个月~5年,平均(32±4.8)个月,手术患者中8例植骨于6个月获得融合,2例不能明确是否融合。后期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或断裂现象。脊髓神经损伤者除1例A级无改变、1例C级加重为B级(末次随访时为C级)、1例D级加重为A级外,其余3例有Ⅰ~Ⅱ级的恢复。9例无腰背痛,2例遗留轻度腰背部酸痛。结论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骨折患者宜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植骨治疗。  相似文献   
42.
<正>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作为改良的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不但具备椎体间融合术的所有优点,同时避免了PLIF技术的缺点。标准的TLIF技术需要2枚融合器,且常需取自体髂骨植骨。不  相似文献   
43.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手术时机及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24例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手术患者,根据手术时间分为A组(1周内手术)和B组(1周后手术)。根据损伤时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治疗后随访JOA评分,比较手术治疗前后A、B两组JOA评分增加幅度。结果所有患者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A组患者脊髓功能恢复程度比B组好。结论手术治疗效果明显,手术疗效与手术时机有关,伤后至手术时间越短,效果越好。只要术式选择合理、手术操作正确,前后路手术均能获得脊髓神经功能不同程度恢复。  相似文献   
44.
目的:研究终板凹陷程度变化对腰椎运动节段生物力学影响。方法:在以往建立的腰椎L4~5运动节段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基础上,采用CAD方法精确构建三种不同终板凹陷角改变的有限元模型,有限元模型的椎间盘前凸角、小关节间隙等其余形态学参数及网格划分均保持一致。垂直压缩、屈曲、伸直、前后剪力5种载荷条件下,分别对三种有限元模型生物力学参数进行测试。结果:负载条件下,终板凹陷角增加、终板凹陷程度减小可导致终板-椎间盘界面应变减小,椎间盘刚度及髓核内压增加,椎间盘膨出、纤维环纤维张应力、纤维环基质应力、腰椎后部结构应力以及关节突接触力减小。结论:终板凹陷程度的减小增强了椎间盘对椎体的保护作用;同时可通过影响终板的形变减少对椎间盘的营养传递。  相似文献   
45.
1 病历资料 患者男,21岁,于2006年5月21日晚被破啤酒瓶刺伤左颈致大出血,同伴即用双手紧箍其全颈,送至当地医院。入院时心跳呼吸已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后,心跳恢复,颈部作品予以加压包扎,伤后4h转来我院。  相似文献   
46.
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早中期疗效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腰椎运动节段疼痛的早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156例行TLIF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男73例,女83例;平均年龄52.8岁。共175个融合节段,包括L,22个,L2,33个,L3,417个,L4,587个,L5S166个。术后平均随访25.4个月。影像学评价包括融合率、椎间盘后高及腰椎运动节段前凸角;临床疗效评价包括改良Prolo功能评分、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患者满意度指数。结果本组融合率为90.9%,术后椎间盘高度、运动节段前凸角较术前显著改善(t=3.200,P=0.003;t=2.689,P=0.011)。根据改良Prolo功能评分,术后疗效优良率达87.8%,融合组的优良率显著高于不融合组(χ^2=6.943,P=0.021)。VAS术后较术前显著降低(t=3.636,P=0.001),融合组术后VAS显著低于不融合组(t=2.391,P=0.022)。患者术后满意率仅为78.8%,腰痛组满意率显著低于下肢痛组(χ^2=4.532,P=0.025)。术后14例出现并发症,仅2例为严重并发症。结论TUF手术可安全应用于腰椎所有节段的融合,具有较高的融合率,能有效恢复运动节段椎间高度及腰椎前凸,但多数患者术后仍残留不同程度的症状。椎体间坚强融合与手术疗效有关,术中对融合区域软骨终板的清除不彻底以及椎体间植骨量的不足是导致融合失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7.
脊髓有效组织保留与神经功能恢复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观察脊髓压迫损伤减压后脊髓横截面面积恢复情况 ,并探讨脊髓有效组织的保留与神经功能恢复的关系。 方法  5 4只SD大鼠按不同压迫时间分为 1,6 ,2 4h三个压迫组 ,每组 18只 ;应用不锈钢螺钉造成脊髓压迫损伤 ,观察减压前、减压后 1周、减压后 4周三个时间段。于观察期结束行神经功能评价 ;计算脊髓横截面面积恢复率及脊髓有效组织保留率 ,及其与神经功能恢复的相关性。 结果  ( 1)三组动物神经功能恢复比较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 2 )三组脊髓横截面面积恢复率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 3)三组脊髓有效组织保留率分别为 ( 87.4± 6 .1) %、( 5 5 .7± 5 .9) %、( 2 9.5± 9.7)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并与神经功能恢复呈显著正相关 (r=0 .90 2 ,P <0 .0 1)。 结论  ( 1)脊髓组织有良好的黏弹性 ,不同程度压迫损伤减压后均有较好的外形恢复 ;( 2 )脊髓有效组织保留率可客观地判断脊髓损伤程度及神经功能恢复预后。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不同MRI影像特征判断下颈椎韧带结构损伤的可靠性。方法术前对132例下颈椎损伤患者行MRI检查并由两位观察者分别以T1加权像连续中断(T1D)、T2加权像纵形高信号(T2L)、T2加权像横形高信号(T2T)作为标准来判断前纵韧带、后纵韧带损伤,然后与术中探查结果进行比较,观察者间的一致性采用Kappa检验(Kappa值≥0.75说明一致性较为理想,Kappa值〈0.4说明一致性较差);以术中所见作为金标准,计算不同MRI特征诊断前纵韧带、后纵韧带损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采用T1D判断前、后纵韧带损伤,两观察者间一致程度不够理想(Kappa值分别为0.112、0.285),且敏感性(50.1%~58.3%、523%~73.O%)、特异性(30.3%~40.4%、4712%~48.6%)、准确性(47.0%~484%、48.4%~54.1%)等均较低;采用T2L进行判断,虽然两观察者一致程度尚可(Kappa值分别为0.667、0.537)、特异性(78.8~85.9%.90.3~97.2%)也较高,但其敏感性(39.4~50.0%、23.8~49.2%)较低。而采用T2T,不但两观察者问一致程度相当满意(Kappa值分别为0.852、0.799),而且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88.9~9117%、82.6~90.5%)、特异性(889~97O%、97.2~98.6%)、准确性(88.9~93.5%、91.7~96.8%)、阳性预测值(93.6~98.2%、88.1~90.0%)及阴性预测值(81.5~865%、95.0~95.9%)。结论MRI表现中韧带的T1D、T2L特征均不能作为判断下颈椎前、后纵韧带损伤的可靠标准,但T2T特征可以准确地判断前、后纵韧带损伤,有助于评价脊柱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9.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梅盛前  陈其昕 《中国骨伤》2006,19(2):124-126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是指没有骨折或脱位的颈部创伤所导致的急性颈脊髓损伤。通常多见于儿童,具体损伤机制至今仍不明了。X线、CT检查提示颈椎无骨折脱位,MRI检查有脊髓损伤的表现。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脊髓中央型损伤综合征常见。临床治疗可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如何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仍存在争议。本文就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病因、损伤机制、临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0.
激光颈椎间盘汽化减压术安全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初步探讨激光椎间盘减压术在颈椎间盘外科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 :采用 7具新鲜人颈椎标本 ,使用 4组不同能量半导体激光对颈椎间盘进行汽化 ,测量汽化后汽化腔的面积、组织学变化及椎间盘周围部位温度变化。采用 12具新鲜羊颈椎标本 ,使用 4组不同能量激光汽化减压后 ,放置CTM 140 4试验机上进行压缩、拉伸刚度测定。结果 :椎间盘汽化后体积随能量的增加而加大 ,汽化腔局限于髓核内 ,周边纤维环及软骨终板未见明显破坏 ,椎间盘周围结构的温度变化不大 (<2℃ ) ,压缩、拉伸刚度减少。结论 :半导体激光颈椎间盘汽化减压术具有一定安全性 ,汽化后颈椎间盘的刚度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