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总结7例同种异体单肺移植资料的移植方案、肺保存及移植后管理监测情况。7例同种异体单肺移植患者中特发性肺纤维化3例,慢性阻塞性肺病2例,双侧矽肺、肺气肿1例,双肺结核右毁损肺1例。7例供体均为脑死亡者,供肺均采用Euro-Colins液或低钾右旋糖酐液灌注并良好保存。受体与供体血型匹配,5例患者行右侧单肺移植,2例行左侧单肺移植。肺支气管、肺动脉为端端吻合,肺静脉为心房-心房吻合。移植前后均常规应用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肺移植后进行全面指标监测,包括心肺功能、抗生素使用及免疫抑制药物的调整。7例患者均未出现支气管、肺动静脉吻合口并发症。5例移植后2个月内死亡,1例存活近1年,另1例存活近2年。死亡者中4例死于肺感染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死于多曲霉菌感染致严重肺出血。6例移植后出现排斥反应,其中1例出现3次。肺移植手术适应证的选择、供肺的选择和保存、肺移植操作以及移植前后的管理已逐渐成熟,移植前心肺功能差者、移植后使用免疫抑制药物同时合并严重感染者病死率仍很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6例肺移植手术的方法、肺保存及术后管理监测.方法选择1996~2005年进行的6例同种异体肺移植,其中男5例,女1例,平均年龄53.6岁;特发性肺纤维化3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2例,双肺结核右毁损肺1例.供肺均为脑死亡,采用Euro-Colins或LPD液肺灌注并良好保存.受体与供体血型匹配,均行右肺移植,肺支气管、肺动脉为端端吻合,肺静脉为心房-心房吻合,手术前后均常规应用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术后全面监测,包括心肺功能、抗生素使用及免疫药物的调整.结果本组未出现支气管、肺动静脉吻合口并发症.6例中5例术后2个月死亡,1例存活近1年.死亡者中4例死于肺感染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死于严重肺出血.6例术后均出现排斥反应,其中1例术后出现2次.结论肺移植手术适应证的选择、供肺的选择和保存、手术操作以及手术前后的管理已逐渐成熟,术前心肺功能差者、术后使用免疫药物同时合并严重感染者病死率仍很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移植手术方法、肺保存、术后管理加以总结.方法:2004年12月行1例COPD同种异体肺移植术.供肺者为脑死亡,患者采用低钾右旋糖酐灌注液(LPD)液肺灌注.受体与供体血型匹配,行右肺移植,肺支气管、肺动脉为端端吻合,肺静脉实行心房-心房吻合,手术前后常规应用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术后监测心肺肝肾功能、使用抗菌素及调整免疫药物.结果:未出现支气管、肺动静脉吻合口并发症.目前手术后存活1年,已恢复体力和劳动能力.结论:肺移植是多学科协作的复杂工程,我们在手术适应证的选择、供肺的选择和保存、手术操作以及手术前后的管理上已逐渐成熟.  相似文献   
14.
1 骨质疏松的生化指标11 与骨矿物质有关的生化指标111 血钙 血钙在血液中以三种形式存在,即蛋白结合钙、离子钙和小分子阴离子结合钙,只有离子钙具有生物活性,占血清总钙的50%。成人血清总钙的正常值为2.15~2.55mmol/L,血清离子钙正常值为1.12~1.23mmol/L。原发性骨质疏松(POP)患者血清总钙、离子钙水平一般正常,若骨吸收增加血清钙亦可升高,伴有骨折者血清钙显著低于无骨折者。112 血磷 血磷在体内仅次于钙,血清无机磷以蛋白结合磷、离子磷和复合磷的形式存在。成…  相似文献   
15.
SARS是一种由变异的冠状病毒引起的严重急性呼吸系统传染病,由于其传染性极强,死亡率高达10%以上。早期死亡与SARS引起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相关,后期则与合并症有关,其中合并气胸与预后有十分密切关系。现将我们对5例(2.08%,5/240例)SARS合并气胸病人的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从1987年Cooper等报道肺移植成功,目前世界肺移植已近2万例。国外患者随访1年生存率90%以上,5年生存率达50%,我国肺移植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步,我们报告的是近2年我院的3例单肺移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支气管剔除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合理方法和安全性。方法分析61例支气管剔除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通过支气管碘油造影或胸部螺旋CT明确诊断并确定病变部位,术中仅对有病变的肺段支气管剔除并切除有病变的肺组织,保留正常的肺组织。结果行左肺下叶切除+舌段支气管剔除45例,右肺下叶切除+右肺中叶支气管剔除11例(上中叶无肺裂),左舌段切除+前基底段剔除3例,右中叶切除+前内基底段剔除2例。手术并发症5例,其中肺炎1例,心律失常3例,肺不张1例。无手术死亡者。60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个月-16年。除1例仍有少量咳痰外,其余病例未再出现咳脓痰和咯血症状,均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X线检查剔除肺段肺膨胀良好。结论支气管剔除术能较好地保护肺功能,减少并发症,是治疗支气管扩张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病人 男,52岁.咳嗽、痰中带血10天.胸部增强CT示右下肺叶中心型肺癌,侵及右下肺静脉,完全阻塞,侵犯左心房,右侧胸腔积液,纵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图1、2).超声心动图示自右下肺静脉延伸出团块样肿物突入左房顶部,大小2.2 cm×2.1 cm(左房前后径2.8 cm,占心房容量39.47%).骨扫描、脑MRI未见转移征象.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性,55岁。因咳嗽、咳痰、发热2周,发现右肺下叶肿物1周入院。患者2周前因感冒出现咳嗽,咳少量黄粘痰,伴低热,经抗生素治疗症状缓解。1周前胸片提示右肺下叶大片团块状阴影,复查CT提示右肺下叶基底段可见不规则团块状软组织影,呈分叶状,认为肺癌可...  相似文献   
20.
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26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3年3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263例肺大泡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24例,女39例;年龄15~73岁,平均42.7岁。气胸位于左侧114例,右侧142例;双侧7例。首次发作气胸34例,2次及1:21-发生气胸229例。全部采用电视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结果平均手术时间(73.2±28.1)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2±4.1)d。随访243例,平均随访18-3个月。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无气胸复发。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