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17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化学性眼外伤十分常见。化学物品的溶液、粉尘或气体进入或接触眼部,都可引起眼部损伤,统称为化学性烧伤。1 致伤原因和特点1·1 酸性烧伤 酸性物质对蛋白质有凝固作用,形成一凝固层,能阻止酸性物质继续向深层渗透,因此组织损伤相对减轻。1·2 碱性烧伤 常见的碱性烧伤多由强碱如氢氧化钠、生石灰、氨水等引起。碱能溶解脂肪和蛋白质,与组织分解后能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欧姆龙 HEM-770A型电子血压计的实用检测方法及专用插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测查一般资料、生理指标、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社会支持量表(SSRS)、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医学应对问卷(MCMQ)、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82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为期1个月的追踪研究,42例常规治疗联合心理干预,40例常规治疗。结果1.SF-36生存质量影响因素逐步回归结果:影响有性别、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收入、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回避和屈服)和人格特质。2.①SDS分值具有随治疗时间逐渐下降的趋势[心理干预组:(57.24±8.85)分,(54.71±7.51)分,(54.00±8.10)分;对照组:(57.98±8.11)分,(56.71±7.51)分,(55.00±8.11)分,F=4.501,P<0.05],心理干预组SDS分较无干预组下降明显(P<0.05)。②SAS分值具有随治疗时间逐渐下降的趋势[心理干预组:(50.10±9.41)分,(48.20±6.82)分,(47.29±7.84)分;对照组:(51.23±10.10)分,(50.10±7.24)分,(48.29±7.38)分,F=1.801,P<0.05],两组SAS分下降程度类似(P>0.05)。3.治疗前后心理干预组在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精力、情感职能四个方面较无心理干预组改善明显。结论1.影响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生存质量因素包括性别、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收入、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回避和屈服)和人格特质。2.心理干预可以明显缓解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抑郁情绪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继发抗磷脂综合征(APS)及血栓性微血管病(TMA)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2019-10-29收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风湿免疫科的1例SLE继发APS及TMA患儿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对该类疾病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患儿女,12岁,病初全身水肿、尿少、皮肤溃疡伴感染,有血小板减少及贫血,肾功能损害,抗核抗体(ANA)及抗心磷脂抗体(aCL)阳性,肾脏病理示弥漫球性增生性狼疮性肾炎Ⅳ-G(A)伴TMA,明确诊断为SLE继发APS及TMA,使用血浆置换、甲基泼尼松龙、环磷酰胺、丙种球蛋白、血液透析滤过及抗凝、抗感染等治疗,患儿放弃治疗后死亡。结合国内外报道13例儿童SLE继发APS患者以及本例患儿资料,14例患儿中,女11例,男3例;14例患儿均发生血栓事件,静脉血栓9例,动脉血栓2例,微血管血栓3例;血小板减少11例,溶血性贫血7例,狼疮性肾炎4例,其中弥漫性增生性狼疮性肾炎Ⅳ2例,膜性肾病2例,1例(本例)抗磷脂综合征肾病,表现为TMA;14例加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10例患儿抗凝治疗,13例患儿病情好转随访无血栓事件复发,仅本例患儿因放弃治疗后死亡,死亡原因肾功能衰竭。结论 SLE合并APS患儿病情重,早期免疫抑制及抗凝治疗可有效缓解病情,血栓事件复发率低,但继发TMA时治疗效果及预后差,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5.
非一期愈合伤口是指组织遭破坏的开放性伤口,或者组织遭破坏及感染的伤口,常常因迁延不愈,发展到局部组织坏死,甚至导致截肢、致残等.制氧仪通过从空气中提取高浓度氧气,经过一次性延长管向患者伤口局部持续不断地供应微流量氧气,每台可持续720 h 给氧,抑制皮肤创伤中细菌繁衍,促使患者伤口愈合加速,克服现有伤口处氧气供应不足.本临床试验通过使用制氧仪持续微流量局部供氧的方法,治疗非一期愈合伤口,观察伤口愈合情况,验证制氧仪微氧治疗皮肤创伤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可溶性凋亡因子及抗氧化分子在血管性痴呆(VD)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并探讨其检测临床价值。方法 76例VD患者根据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分为轻度(26例,21~26分),中度(26例,10~20分)和重度(24例,0~9分),同期选择3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可溶性Fas(s Fas)、可溶性Fas L(s Fas L)等可溶性凋亡因子表达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力(TAC)、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谷胱甘肽还原酶(GR)等抗氧化分子表达水平。结果 VD组血清s Fas、s Fas L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患者痴呆程度加重,血清s Fas、s Fas L表达水平呈明显升高趋势(P0.05);VD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力(TAC)、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谷胱甘肽还原酶(GR)等抗氧化分子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患者痴呆程度加重,血清抗氧化分子表达水平呈明显降低趋势(P0.05)。结论 VD患者血清可溶性凋亡因子水平明显升高,而抗氧化分子水平明显降低,对早期诊断和判断病情严重程度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行之有效的大学生健康教育方法,以便更好地开展大学生健康教育。方法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对大学生开展健康教育。结果大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卫生习惯形成率、自愿接种各种疫苗率均提高,常见传染病发病率逐年降低。结论通过健康教育,增加了大学生的健康知识,增强了大学生的防病意识和自我保健技能,促进了大学生健康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儿童发锰含量超标与儿童神经行为的关系。方法选取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和清徐县3所小学,整群抽取4-5年级学生各200名儿童进行基本情况调查、WHO神经行为核心测试组合(NCTB)测试及头发中钙、铁、锌、锰含量的测定。结果经t检验,暴露组平均反应时间为(626.9±126.9)ms,明显高于非暴露组的(580.4±99.4)ms,(P〈0.01);暴露组数字译码(46.0±13.73),视觉记忆(7.0±1.7),目标追踪打点总数(186.4±51.5)的得分均明显低于非暴露组(50.3±19.5),(7.7±1.5),(198.8±58.1)(P均〈0.05)。暴露组儿童发锌和发锰含量(146.01±39.95),(2.67±2.42),明显高于非暴露组(136.52±38.18),(2.11±1.35)。经相关性分析,儿童发锰含量与正确反应次数呈显著负相关,发锰含量与错误反应次数、平均反应时间、最慢反应速度、反应时间的标准差均呈显著正相关(P均〈0.05)。结论儿童发锰含量与儿童神经行为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9.
小儿七珍丸治疗小儿乳食积滞、痰火互结证40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小儿七珍丸对小儿乳食积滞、痰火互结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阳性药物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的方法进行,观察试验组患儿302例,对照组102例.试验组服用小儿七珍丸,对照组服用健儿药丸.疗程定为1 d,晨起空腹服药一次,服药24 h后对疗效与安全性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试验组痊愈率33.77%,总有效率94.04%;对照组痊愈率27.45%,总有效率89.22%,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各中医症状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年龄、病程、病情与疗效无关(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小儿七珍丸治疗小儿乳食积滞、痰火互结症疗效确切,临床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硬脊膜动静脉瘘(spinal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SDAVF)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提高对于SDAVF的认识。方法 对6例确诊SDAVF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资料以及治疗与转归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患者中5例为中老年男性,1例为青年女性。6例患者的病灶部位均在胸腰段脊髓,其中3例有脊髓圆锥及马尾神经根受累。双下肢麻木症状发病3例,骶尾部或双下肢疼痛发病2例,下肢无力发病2例,6例患者均有尿便和性功能障碍,1例急性起病,5例亚急性或慢性起病。2例呈进行性病程,无明显波动,4例病程中病情有明显波动。脊髓磁共振检查(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全部病例均见到脊髓轻度增粗和髓内弥漫性长T2异常信号灶,4例脊髓表面尤其是背侧可见到迂曲血管流空影,腰骶段受累病例更加明显。6例均行脊髓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见到供血动脉形成的动静脉瘘口以及明显蜿蜒迂曲延长的引流静脉从而确诊本病。全部6例患者的临床体征水平与影像学上病变水平均不甚一致,影像学表现重于临床。4例患者接受了1~3次的介入栓塞治疗,其中3例取得较好疗效,但这3例患者均有复发。结论 SDAVF有其临床和影像学特点。男性中老年患者多见,主要为胸段脊髓或腰骶段脊髓、神经根的症状体征,下肢感觉异常、疼痛、步态异常或运动障碍、尿便和性功能障碍均是常见的临床表现,可先后受累。病程可呈慢性进展,可在波动中进展,也可以进展中有波动。脊髓MRI检查对于本病的诊断可有提示。及早规范的血管栓塞或手术治疗可能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